突发环境应急事件舆情分析及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1
/ 2

突发环境应急事件舆情分析及应对策略

邢方

铜川市环境宣教信息中心 陕西省铜川市 727000

摘要:当前时期,针对突发的事件的处理,往往会受到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突发环境事件对于群体性的言论和舆情处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微博、微信等多样化新媒体的出现,以及日益丰富的自媒体平台的发展,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权威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发布主体以及主流媒体产生一定的变动,本文主要结合突发环境应急事件舆情分析及应对策略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突发环境应急事件舆情分析应对策略

现阶段,舆情信息更多地是在微博以及新媒体平台上有所扩散,网民的反应也较为强烈,同时部分微信公众号,能够积极地推动舆情的发酵,而且也能够实现与其它相关新媒体平台的相互呼应,相互刺激,所以主流媒体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公众质疑,淡化了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能力,同时也会缺乏媒体平台的信息发布的监督管控。所以说做好突发环境应急事件舆情分析及应对十分重要,本文作出了相关分析,希望对后续的舆情处理有所启发。

一、突发环境应急事件舆情处置的背景

(一)网络舆情处置面临挑战。

随着社会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引发的舆论空前活跃,网络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非理性和情绪性言论在网络上蔓延,舆情处置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动摇了以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为信息发布主体,主流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社会公众为受众的信息传递方式。一般情况,舆情信息率先在微博平台快速扩散,网民反映强烈,随后微信公众号的观点有效地助推舆情发酵。信息与观点在微博与微信平台间反复呼应、相互映照、相互刺激。然而,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和功能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不仅弱化了主流媒体的信息传递和舆论引导功能,而且导致各种非官方信息在缺乏监督的新媒体平台上迅速扩散。

(二)网络舆情影响力增强

在当前时期的移动互联时代,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对于信息的被动性接触转向更加主动性的信息参与和传播,同时也借助多样化的信息方式以及信息处理方式来形成积极有效性的信息传播,尤其是面对更加多样化的虚拟网络空间,越来越多的人物都能够带动舆情的产生,其中包括有“云南一深度贫困县花两亿元修建一所中学,以及江苏响水化工企业爆炸事故等等方面都出现了多样化的舆情,也从侧面反映出网络舆情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舆情应对及处置策略

(一)做好舆情的监测

当前时期,结合网络舆情的处置,应当要做好舆情的监测,尤其要做好对于舆情信息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升级,结合不同的舆情展开深入的调查研判,并形成统一途径,做好材料的信息整理和处理,回应人民关切,所以应当要明确工作机构和工作职能,可以设立新闻应急办和临时舆情处理机构,对于舆情处理工作的机制责任和措施展开精准性的信息的发布,同时也应当要明确做好信息处理的有效性优化安排,在针对具体化的疫情处理过程中,应当要明确舆情信息的重要性节点,政府部门要做好积极有效性的措施,表明对于突发事件中相关受害者的关怀和事实主体责任的规范。

(三)完善舆情处理指标

在针对舆情的处理过程中,应当要根据不同的舆情发展形势,要做好基于事实以及时间、地点和参与者以及网民反映及影响范围,外媒关注度等多样化的因素来展开,尤其要构建起更加完善的资源库数据库专家库,针对不同的实践信息反馈来实现动态监测和综合性的收集,同时也应当要强化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要总结和反思舆情分析及判断的目标,积极的借助多样化的方式来做好对于舆情的收集信息处理,不断地完善舆情处理指标体系。

(四)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在新时期的舆情处理过程中,应当要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基于信息收集、文本分析、语义分析和数据统计的方式,来有针对性地做好多样化的信息数据方式,同时要借助多样化的学科来做好逻辑的有关性推理,来分析和研判出舆情的基本特征及发展情况,并做好积极有效性的研究分析,当然,还应当要完善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要做好对于突发事件性质的判别,及时发现,及时提交,及时预警。同时,要密切关注舆情处理工作流程的方法,找出工作中的盲点和缺陷,不断提高后续舆情处理的质量。

结语:总体来说,在针对突发环境应急事件舆情处置时,由于网络舆情处置面临挑战以及网络舆情影响力增强,所以需要做好做好舆情的监测;把握舆情处理四原则;完善舆情处理指标;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此有效提高舆情处理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悦,杨桦.基于大数据的自然灾害事件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平台[J].灾害学,2018,33(04):13-17.

[2]马艳,张乃光,丁森华.大城市应急广播特点与需求分析[J].电视技术,2018,42(03):68-74.

[3]赵俊,化存才,何伟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有效影响因素体系与解释结构模型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9(S1):1-5.



个人简介:邢方,出生于1986年6月8日),女,汉,陕西宜川,,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环境保护宣传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