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临床效果观察

罗崇富

贵州省 思南县人民医院, 贵州思南 5651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到2019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共计5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院确诊均及时开展关节镜下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通过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手术情况、预后恢复、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指标,分析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得出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了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且膝关节相关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膝关节学会评分、功能评分明显提高,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经过积极处理均显著改善,预后结果良好。结论:临床开展关节镜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确保预后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出现少量并发症能够通过提高手术技术、加强早期康复训练和相关对症治疗进行处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关节镜;手术;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骨科疾病,由于关节周围发生创伤性炎症,可能会出现难以忍受的关节疼痛、膝关节障碍[1]、骨关节变形等,给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的损害,为了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临床大多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传统手术创伤性大,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关节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得到了广大患者群体的欢迎,本次研究通过5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到2019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共计5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58-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53±1.25)岁。纳入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功能受限;符合手术的相关指征;有完整的病理资料及随访条件患者[3];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并给予积极的配合;本次研究通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其他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中途退出研究、转院、死亡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的入院确诊均及时开展关节镜下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于患者的膝关节正中位行纵向切口,并沿着髌骨旁股内侧肌的下缘对髌骨内侧路进行纵向切除,然后对患者膝关节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的探查;之后将患者损伤的前交叉韧带进行切除,将患者内、外侧软组织的痉挛症状和后侧的关节囊症状解除,凿除患者股骨和胫骨的骨赘,对膝关节畸形患者的副韧带进行放松合并,从而将患者关节囊的黏连情况缓解对患者的下肢力线进行矫正,复位膝关节;对于骨关节面切除术,在截骨时应当采用外旋约3°、外翻5-7°的手法;对于患者下肢力线的情况进行确定,并对患者软组织平衡程度以及膝关节伸屈进行检查;对于胫骨关节面切除术,应控制8-10mm的截骨厚度,保持5°的截骨面后仰;在咬除患者髌骨周围的骨质增生后,用电刀对患者的关节面部位钻取7、8个小孔,进行人工假体的植入,然后使用骨水泥进行固定;等到完成复位后,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屈伸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在患者术后应当进行抗感染治疗,留置引流管于48小时后拔除。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嘱咐患者进行恢复锻炼,在患者术后一个半月进行膝关节X线复查。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手术情况、预后恢复、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指标,分析患者的预后恢复情况得出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5ff56ee25b20e_html_abcb267ac997b10f.gif ±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VAS评分

由表1可见,所有患者在接受了关节镜下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疼痛VAS评分

治疗前

50

7.44±1.39

治疗后

50

3.23±1.18

t


16.327

P


0.000


2.2比较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指标

由表2可见,所有患者在接受了关节镜下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后,膝关节相关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膝关节学会评分、功能评分明显提高,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明显增加,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膝关节学会评分

功能评分

膝关节屈伸活动度

治疗前

50

45.32±5.17

63.21±3.21

62.34±7.26

治疗后3个月

50

84.49±5.07

82.11±3.45

81.28±5.18

治疗后6个月

50

88.35±5.13

88.46±3.71

92.87±6.09

P

<0.05

<0.05

<0.05


2.3患者手术结束后的预后恢复情况

由表3可见,小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经过积极处理均显著改善,预后结果良好,患者及其家属均较为满意,无投诉事件发生。

表3患者手术结束后的预后恢复情况

组别

例数

人数

百分比

满意度

50

48

96.0%

并发症

50

5

10.0%

投诉事件

50

0

0%


3讨论

膝关节损伤一但发病,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半月板损伤和严重疼痛,直接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4],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随着临床影像学检查的不断发展,医疗界对该疾病的认知越来越深入,采取及时的科学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方案对于延缓膝关节炎的病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了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且膝关节相关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膝关节学会评分、功能评分明显提高,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经过积极处理均显著改善,预后结果良好。

综上所述,临床开展关节镜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确保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喜龙.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9):113-115.

[2]王巍,刘飞,王新民,等.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疗效观察[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2):236-239.

[3]耿晓林,周迎峰,张超,等.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20,22(3):212-216.

[4]兰敏,聂思,廖新根,等.早期关节镜辅助一期重建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重要性[J].中国内镜杂志,2020,26(3):13-16.

[5]史文骥,毛宾尧.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评估[J].中国骨伤,2019,32(12):1085-1089.

作者简介:罗崇富(1979.03-),男,苗族,贵州思南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