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2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张耀

杭州医学院,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医学影像诊断中采用医学影像技术的临床运用。方法:根据对医学影像技术中CT、DSA以及CR等相关资料研究,分析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医学影像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使临床医生在不对患者进行接触和解剖外,了解其身体内部形态、病变以及功能等所出现的变化,对诊断患者病因和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结论: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医学影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够以非入侵的方式获取患者身体内部组织病变信息。

关键词: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技术;诊断准确率;应用效果

引言

X线是最早的影像检查技术,但随着医疗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医学影像学有了进一步认知。医学影像学是利用X射线、电磁波和超声波等介质在人体间相互作用,以影像学的方式,把人体内部的相关组织器官结构和密度有效表现出来,为临床医师对患者经诊断治疗提供支持。就现下而言,临床常用医学影像学设备主要有超声、MRI摄影、X线摄影系统和CT摄影等,然而,医学设备的不同,导致其应用范围及价值存在差异。现探究在医学影像诊断中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效果。

1方法

1.1CT影像技术分析

CT主要是采用X线对受检者人体某部位或组织进行逐层扫描,然后采用计算机对诊断信息进行重建,以此获取受检者横断解剖图。现阶段,CT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应用比较广泛,并且也存在显著的临床优势,诊断过程中所获取的横切面图像分辨率也比较高,扫描操作比较简单、速度较快。

1.2X射线技术分析

X 射线技术最早是由德国一名物理学家发现的。X 射线主要利用物理学中相邻能级之间存在的能量差,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电磁波的一种。现阶段,各医院的不同领域中已经分布着大大小小不同型号的多种X射线机,X射线电视设备的出现更是方便了医生与病人对病情的观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生的劳动强度,尊重了病人的知情权。

1.3CR影像技术分析

计算机X线摄影(CR)主要是在影像板(IP)接收X线模拟信息后,扫描仪器中的激光阅读仪再次扫描影像板(IP),并使用数据转换器转换为图像。此技术能够使受检者通过以此摄影获取更多层次的身体信息,其优点在于降低受检者接受X线的剂量,并且其曝光度、宽度以及密度动态等都比较大,所以此技术可以在低剂量情况下显示更为清晰的图像[1]

1.4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分析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在外部磁场的影响下,然后利用其与受检者体内组织中与之相关性的原子核,例如 13C 和 23Na 等,从而形成磁共振现象,并经过处理后形成图像。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受检者处于静磁场中,同时还需要其保持静磁场 Z 方向和长轴方向平行,接着使用脉冲射频磁场作用受检者患处,然后采用计算机对输出共振信号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形成三维立体图像或二维断层图。

1.5超声成像(USG)技术分析

USG技术主要是采用超声波对受检者身体进行扫描,同时对其器官组织反射、投射信号等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人体器官图像。此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有点在于无创伤、无辐射并且价格相对也比较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超声成像技术主要包括A型、B型、C型、D型和M型。

1.6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分析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在外部磁场的影响下,然后利用其与受检者体内组织中与之相关性的原子核,从而形成磁共振现象,并经过处理后形成图像。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受检者处于静磁场中,同时还需要其保持静磁场Z方向和长轴方向平行,接着使用脉冲射频磁场作用受检者患处,然后采用计算机对输出共振信号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后形成三维立体图像或二维断层图。

1.7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分析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叫做数字减影技术,其特点是图像清晰,密度分辨力高,对观察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立体图像,为各种介入治疗提供了必备条件[2]

2讨论

放射医学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各具优势,两种技术在提高临床医学诊断准确性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有助于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的隐藏病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各类疾病的治愈率。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融合性较高,不仅需要多学科的相互融合,还需要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后期处理。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现代医学的进步为放射医学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放射医学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领域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为放射医学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3]。根据上述分析阐述发现,目前临床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主要以X射线、超声影像技术和磁共振成像技术为主。其中,X射线技术的开展适用于对人体组织的观察,包括骨骼自然位置、形态及异常病变等,其有较大的穿透功能。超声影像技术,界面发射是其基础,经对此机制的利用,可获取界面不同回声。根据不同的血管搏动频率、血液流速及物理特性形成的反射情况,以及不同器官组织的吸收或衰减程度,超声在传播时可成像。就当前来看,在临床诊断中比较常见的当属多普勒超声仪,此检查方法多用于对内部脏器、积水和血液的检查。MRI(磁共振成像),为使核磁共振现象在人体组织中开展,需要对原子核共振信号进行有效地利用。MRI既能有效显示出形态解剖图,同时还能有效显示不同人体组织的化学结构与动态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为了不断临床诊断的精确性,相关科研人员还应不断努力,为医疗事业做出长足的发展。同时临床医护人员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医学影像技术应用能力,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为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于大伟,曹章.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125-126.

[2]刘继勤.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影像技术,2018,30(2):38-39.

[3]王传国.浅谈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