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拓展训练对无症状期艾滋病戒毒人员运动戒毒干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6
/ 3

趣味拓展训练对无症状期艾滋病戒毒人员运动戒毒干预研究

马兴亮 1 任鹏 2 李志平 2

昆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艾滋病戒毒人员作为艾滋病人群中的更为特殊群体,因吸毒人员所处的特殊人员构成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占有一定数量的比例,昆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在运动戒毒工作的指导下,针对艾滋病戒毒人员的特殊生理、心理情况,通过集中患艾滋病的同戒人员一起开展,降低群体之间排斥和自卑心理。开展以低运动量、注重交流益智方面趣味拓展训练,帮助其在恢复身体的同时建立融入群体、相互信任方面信心,培养戒毒人员对于运动锻炼的兴趣,最终达到提升体质健康,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趣味拓展训练 艾滋病 运动戒毒 康复训练

1前言

2019年6月26日,由司法部首次举办的戒毒领域的国际性交流活动 “2019国际戒毒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戒毒领域的杰出代表分别围绕“戒毒新技术新方法——以科学运动戒毒为试点”的大会主题作报告发言。运动戒毒以其安全、经济、普适、稳定的优势得到了广泛认可。而趣味性拓展训练作为运动锻炼中的一种,被广泛运用于团体活动,对于激发运动兴趣,建立融入群体、相互信任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艾滋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的慢性致死性传染病。无症状感染期是艾滋病感染一段时期,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症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和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1],感染者除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或体征外,一般不表现其他临床症状。外周血中HIV含量极低,但体内淋巴样组织中的HIV仍处于活跃增值的状态,病毒不断向外周血释放,血中HIV抗体检测显示阳性,CD4淋巴细胞总数正常,但总体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数量缓慢减少(多为800个/μl至350个/μl),CD4/CD8比值>1,血清p24阴性。相较于其他时期,此期的艾滋病人员生命体征较为平稳,是进行药物治疗、体质康复,从而延缓病情,提高后期生存质量的重要时期。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艾滋病戒毒人员作为艾滋病人群的更为特殊群体,因吸毒人员所处的特殊人员构成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占有一定数量的比例,而对艾滋病戒毒人员的收治过程中无症状期艾滋病戒毒人员占到绝大多数,以昆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成立的艾滋病专管大队数据为例,自2019年1月1日以来收治艾滋病戒毒人员136人(不含身体重大疾病或肢体残疾免予康复训练及强戒期间转社区戒毒的艾滋病戒毒人员),占全所收治人数的9%左右,选取的136名无症状艾滋病戒毒人员样本中,(1)年龄情况: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12人,占8.8%;年龄在36岁至49岁的有103人,占75.7%;年龄在19岁至35岁的有21人,占15.5%。(2)服用抗病毒药物情况:其中服抗病毒药物55人,占44.4%。(3)身体体质情况:艾滋病戒毒人员由于身体免疫能力较低,加上长期吸毒,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体质普遍低于正常戒毒人员。经入所体质测试,体质测试结果为优秀2人,良好24人,合格43人,不合格67人,体质水平从整体的体质情况普遍较差。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通过引入心理学调查问卷,设置目前常用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针对90种病状清单,对于参与趣味拓展训练的运动戒毒艾滋病戒毒人员进行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的评估测试对比。

2.2.2数据分析法

通过在半年的对比测试中,对艾滋病戒毒人员的身体形态、成分测试、机能测试、素质测试等多方面进行定期体质测试检测;将艾滋病戒毒人员身体各项机能情况以及艾滋病中在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

2.2.3访谈法

(1)通过警察对艾滋病戒毒人员开展个别谈话,观察了解艾滋病戒毒人员沟通交流能力、融入群体情况、个人心理状态等方面变化。

(2)通过警察的对滋病戒毒人员日常考核,从遵规守纪、内务卫生、习艺劳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

(3)通过警察的日常观察,观察与其他戒毒人员相处情况以及自主锻炼方面的等意识养成情况。

2.3具体实施方案

对于戒毒人员而言,运动戒毒对增强身体素质、培养运动兴趣、磨炼坚强意志、提高拒毒能力、形成运动成瘾并代替毒品成瘾具有重大意义和实施价值。[2]在前期成立艾滋病戒毒人员专管大队的基础上,对转入康复巩固期的戒毒人员制定以循序渐进的计划方式采取三个阶段阶梯式组织进行趣味拓展训练,同时通过“体食结合”、“体医结合”、“体心结合”等多种方式共同促进艾滋病戒毒人员的运动戒毒效果提升,并定期通过体质测试和调查问卷的方式,适时了解戒毒人员运动戒毒身体及心理变化情况。

2.3.1第一阶段趣味拓展训练

趣味拓展训练是指在专业指导下,配合必要的活动道具通过团体合作等方式来实现智力、体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

此阶段,由于艾滋病戒毒人员运动机能较差,可以通过团体辅导、思维导图锻炼或简单的无任何训练强度的活动开展。通过此阶段趣味拓展训练促进戒毒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消除人际交往障碍,建立信任。如在活动过程中帮助队员之间建立了解和信任,锻炼戒毒人员的记忆力、智力等脑力;对于有记忆特长、表述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戒毒人员的应激发其自身优点展示,主动举手担任“观察者”、“传递者”、“搭建者”,找准自身定位,激发自信心的“巧搭七巧板”;再如活动过程中加强两人之间的默契配合,锻炼戒毒人员的方向感、运动反应能力建立互帮互助的理念的“背向投球”。

2.3.2第二阶段趣味拓展训练

此阶段,针对前期趣味训练建立起运动兴趣,可以开展简单安全的低强度的并且有较好安全防护活动开展。通过此阶段趣味拓展训练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体现个人在群体中的价值,从而获得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如充分锻炼戒毒人员手部运动,锻炼上肢协调能力通过每一名队员的通力配合完成小球的接力,培养出队员的集体荣誉感的“珠行万里”;再如通过充气龙舟道具锻炼戒毒人员腿部运动,锻炼下肢运动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旱地龙舟”。

2.3.3第三阶段趣味拓展训练

此阶段,为引导戒毒人员了解运动、热爱运动,引入具有较高安全防护的类体育竞技活动,并从中穿插介绍运动方面知识,帮助戒毒人员树立正确的运动健康观念和养成良好的生活。如通过充气滚筒等障碍道具锻炼戒毒人员四肢运动和协调能力,进行肢体的全方位的运动锻炼,通过紧张激烈的运动,让戒毒人员感受全身运动后酣畅淋漓的运动感觉的“动感五环”。

3 运动干预的结果分析

3.1实验结果

3.1.1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心理学常用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针对90种病状清单,对于参与趣味拓展训练的运动戒毒艾滋病戒毒人员进行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的评估测试对比,发现针对大部分戒毒人员存在头痛、冲动、易怒、焦虑等问题都得到了较大改善,特别是针对睡眠障碍,90%的测评人群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3.1.2数据分析结果

表1、实验组前后数据对比

合格率 良好率

前期 31.6% 17.6%

后期 47.7% 30.1%

在半年的对比测试中,艾滋病戒毒人员的身体情况都有了较大改善,身体各项机能得到有效恢复,CD4水平维持在330-600之间,CD4/CD8大于1。通过对艾滋病戒毒人员的身体形态、成分测试、机能测试、素质测试,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其结果均为有所提升。合格率从前期的31.6%,提升至47.7%;良好率从17.6%,提升至30.1%,值得注意的是艾滋病戒毒人员进行综合性体育锻炼和趣味拓展训练出现6名体质测试为优秀的戒毒人员。

3.1.3访谈考核结果

(1)个别谈话情况。艾滋病戒毒人员沟通交流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相较于没有参加的趣味拓展训练的戒毒人员,语言表达更加丰富,目光不再呆滞,抵触、不满等情绪明显减少。

(2)日常考核情况。参加趣味拓展训练的艾滋病戒毒人员在遵规守纪、内务卫生、习艺劳动等各方面都力争上游,中队的管理规范化能保持名列前茅。

(3)日常观察情况。在训练、习艺劳动以及其他文体活动中参加趣味拓展的戒毒人员之间关系融洽,基本未再发生一起摩擦和纠纷。并且部分艾滋病戒毒人员自觉利用晚饭后休息时间,开展慢跑、八段锦等徒手运动,甚至主动向警官申请打篮球、打羽毛球等运动。

4结论

经过长期的科学实践证明,运动戒毒是作为戒毒人员最为安全、绿色、无毒副作用的新型戒治方式,而针对无症状期艾滋病戒毒人员,其特殊的身体、心理情况,需要进行有针对性地科学分析,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综合施治,趣味拓展训练在改善艾滋病戒毒人员体质、调节心理、养成运动健身习惯、重塑生活信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进行科学的安全性分析,在道具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充气型道具或有海绵等发泡材料包裹的道具,保障趣味拓展训练开展过程中的安全性,并做好参训人员的安全教育并做好应急急救的预案和准备。

通过科学、安全、系统地引入趣味拓展训练,让艾滋病戒毒人员积极融入运动戒毒工作,使病残戒毒人员在全面推进运动戒毒工作中不掉队,更加有效地提升运动戒毒成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协和医学杂志,2019(48)45

  2. 于腾,马立新,张凯。浅谈运动戒毒的价值与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生物力学新方法及应用,3891-3892

  3. 钱玉想。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2018.7:169

  4. 郑志步。新编大众趣味体育竞赛游戏。北京:龙门书局,2014.1


  1.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协和医学杂志,2019(48)45


  1. 2于腾,马立新,张凯。浅谈运动戒毒的价值与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生物力学新方法及应用,3891-389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