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交往中部分追求者被污名化的社会原因研究——以“舔狗”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5
/ 4

两性交往中部分追求者被污名化的社会原因研究——以“舔狗”为例

郭文雯、王子豪、周威澎、崔芊芊、李晨欢、陈子垚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6


摘要:“舔狗”一词最早于2016年出现在网络贴吧并于网络媒体中广泛传播,逐渐渗入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这些由网络传播蔓延开来的污名,反映的不仅是简单的情感表达或发泄,更是对当代中国青年思想与文化的一种折射,亦或是一种潜在的趋势与预测。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欲探究在两性交往中部分追求者被污名化为“舔狗”的社会原因以促进两性关系良好发展。本文将主要从泛污名化、群体舆论、刻板印象等五个角度进行社会原因分析并作出进一步的讨论与思考。

关键词:“舔狗”;污名化;泛污名化;网络媒体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这个就比如说,我主动追求一个人,那我肯定是用心主动的跟她交往,主动地请她出去吃饭,对吧?因为是我要追求她,所以这些应该是我主动地发起,所以说,这其中就存在了一种不平等,但是也不是那种不平等,就是这些动作都是由我来发起的,她没有发起,按道理来说,我请她吃餐饭,她下次也应该请我喝杯奶茶,是吧?但是因为我是追求者,所以我要主动地去请她,这其实都是追求一个人正常方式吧,所以说这种就是正常的。但是更严重的就是所谓的“舔狗”,平时的话呢,就是把这种严重的追求行为把它降低了,所以这个词用得很普遍。”


据资料显示,“舔狗”一词最早于2016年出现在网络贴吧并于2018年在网络媒体中广泛传播,逐渐渗入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追求者被称为“舔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狗”一词多含贬义,人们对此类群体冠以“舔狗”一词以表轻蔑的态度,此词的出现伊始就带着对某些特定人群的贬低含义。

这种文化何以流行?其产生机制与过程及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又反映了当下中国青年怎样的集体认知?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挖掘。在“舔狗”一词流行之前,就已经有诸如“绿茶婊”“屌丝”等群体性污名的存在与传播,这些由网络传播蔓延开来的污名,反映的不仅是简单的情感表达或发泄,更是对当代中国青年思想与文化的一种折射,亦或是一种潜在的趋势与预测。

“污名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更多关注受污者由于其所拥有的贬损特质,而在社会中逐渐丧失其社会身份、社会信誉和社会价值,因而遭受社会区隔与社会歧视的过程。”网络秽语的污名化传播及其相关研究不在少数,例如关于“屌丝”“绿茶婊”等污名化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转变,“舔狗”一词进入大众视野。当我们深入思考这一社会现象时,该词所表征的群体表现出独特性,而对此类群体的研究尚未明晰。

在互联网普及初期,为了提高网络交流效率,人们根据键盘输入特征创造了简写、谐音、表情等网络语言形式。此后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更多新的网络语言形式被创造出来。随着网络生活的日常化,一些网络语言已成为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日常话语。 “舔狗”一词作为词汇演变型的网络语言迅速普及,已经从最初的形容两性关系中无尊严无底线的追求者,发展到用来嘲讽广大追求者群体。“舔狗”一词从字面上看便带有贬义色彩,同样的追求者,在从前或许被称为“深情”,而在如今却被称为“舔狗”。

这样的污名是如何形成的?其产生机制与过程又是怎样的?此污名给被污名者是否造成了困扰?目前的现有研究中尚未对“舔狗”群体进行精确的定义,本文试图将“舔狗”群体的概念界定为:在两性关系中,将自己放在比爱慕对象更低的地位上,单向自愿付出且收不到正向反馈的群体。本研究欲探求在两性交往中部分追求者被污名化为“舔狗”的社会原因,以促进两性关系良好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具体方法为访谈法。在访谈对象的选取上中,主要以直接或间接有过与本研究内容相关经历(如自称/他称为“舔狗”的经历)的访谈对象为主。在进行访谈时,研究者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与受访者进行深入互动与探讨,受访者活跃的回答状态与积极的反馈内容对本研究的完善与深入起到了很大作用。本研究访谈对象共计18人,每次访谈时间60分钟,访谈前设计好访谈提纲,采用开放、信任的会谈方式并鼓励受访者主动分享亲身经历与情感故事,在不断的发问中推动访谈的深入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访谈对象的选取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仅根据本研究选取的访谈对象的特征展开一定范围内的抽象、提炼与总结,鉴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多变性与独特性,笔者希望后续研究能够对这一现象进行更多的阐释与拓展,希望能引起读者、相关学者或部门的关注。


三、社会原因分析

(一)现代社会对效率的追求

现代文明的生活实践本质上就是一个围绕着个人价值进行合理化论证的过程。当这样一种历史进程取得市场理性的跟进和支援时, 效率便构成了现代性生活价值的主导性标准之一。社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人们更为强调达成目标的手段及其相对应的效率,现代人对高效率的追求一步步塑造出快节奏的社会生活,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又与处于其中的个人发生着深刻互动,反过来催促着个人完成适应。在这个循环中,个人相较于整个社会生活处于弱势地位,单凭个人力量难以抵抗追求高效、讲求最终效益的社会大环境,更因为忙碌的日常工作而没有时间思考事物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两性交往过程中,追求者出于爱慕而真诚持久付出的追求行为被视为是不高效、不理智,甚至是拙劣、愚蠢的行为方式,当人们发现追求一方的追求效率低于预期时,隐秘的轻蔑开始产生,污名便开始萌芽。

建立恋爱关系的深层逻辑之一就是恋爱双方在一定范围内达成了合作关系,人既作为个体性存在又作为社会性存在,既需要保持个体领域的安全又需要与他人建立合作与信任关系,而信任他人和美好事物及结局这个行为本身包含着一定风险,由此,人们对美好情感的心理预期开始降低,自愿付出的追求者一方不再被视为敢于追求美好爱情的勇者,而成为没有底线的“舔狗”。访谈对象小A谈到:


“我觉得是因为社会越来越快节奏,原来大家互相为彼此真诚地付出,发现没有什么好结果的时候,大家逐渐把这种感情娱乐化,所以就出现了这种污名。就是他们不愿意相信这是一种美好的感情美好的动机,而是更愿意相信他是一个没有底线的人。这是因为这个社会人员之间不信任加剧,节奏又加快,我们没有时间去思考去细想到底真爱是什么,就觉得是钱是利益,或者是我追他只是为了一种肉欲的满足,或者我有伴侣可以炫耀,并不是说我真的爱他。”


(二)泛污名化现象

随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污名化现象亦不断增加与扩展,出现了个体自我或群体自我、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或自我赋予,或相互赋予负面的、嘲弄性的、侮辱性的标签和特性的现象,并由此导致了污名现象不断增多、污名对象不断泛化、污名内容逐渐多样、污名关系愈加交错复杂的污名化等新趋势。同时,社会大众在对这种泛污名化的反应更加敏感和强烈的同时,却存在受污者自身的心理感知相对弱化的趋向,进而影响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群体认同。这种现象,我们将其称为泛污名化。

继“屌丝”“绿茶婊”的等受泛污名化现象影响的词汇之后,“舔狗”一词成为新的污名并由网络向现实生活渗透,作为一种词汇本身明显带有贬义含义的言语表征,“舔狗”成为部分追求者群体的代名词。泛污名化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两性交往中正常的追求行为被施以污名并使之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访谈对象小H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这个就比如说我主动追求一个人,那我肯定是用心主动的跟她交往,主动的请她出去吃饭对吧。因为是我要追求她,所以这些应该是我主动的发起,所以说,这其中就存在了一种不平等,但是也不是那种不平等,就是这些动作都是由我来发起的,她没有发起,按道理来说我请她吃餐饭,她下次也应该请我喝杯奶茶是吧,但是因为我是追求者,所以我要主动的去请她,这其实都是追求一个人正常方式吧,所以说这种就是正常的。但是更严重的就是所谓的‘舔狗’,平时的话呢就是把这种严重的追求行为把它降低了,所以这个词用得很普遍。”


“大家现在对男女关系真的好严格啊,一旦有一方是更有奉献精神的,多付出一点的都会被成为“舔狗”,即便这段关系在我看来是正常的,因为完全的对等和平等在我看来是没有办法达到的,绝对的平衡是不存在的,一旦有一方多付出一点就会被大家称为是‘舔狗’。”


(三)群体舆论

所谓群体舆论,是利益相关者对某一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和情绪的集合,是群体对特定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基本一致的看法。群体舆论是微观社会环境中群体内部形成的一致意见,而群体舆论对于扩散到外部之后,人们只能作为一种信息来了解它,而由于群体舆论往往没有一个舆论权威的引导,人们较容易受到他人的直接影响,也因此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偏移与盲目跟风。因此在一个网络词汇的传播过程中,由于使用人数的增多,其本身的含义会随着适用人群的增多而适应传播群体的使用需要。如“绿茶婊”一词其本身在舆论传播的过程中由原有的特指某些特殊职业女性的含义变为“假装清纯”的女生群体之含义,这正是在传播过程中,一部分人群将它作为了其他现象的代名,并继续将这种使用方法传播至更广泛群体,这其中不仅有舆论传播过程中本身含义的转变,也有着公众受网络与舆论等影响盲目跟风的作用。

这和我们所研究的“舔狗”现象十分相似,正如在我们与访谈对象小J的访谈过程中,其表达的个人看法:


“我认为如‘绿茶婊’‘舔狗’这类词汇,由于网络等原因使得知道这个词的人越来越多了。然而其本身的含义并不是听到这些词的人们凭空自我创造的,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人们的跟风心理,当使用人数增多了,很多人就会尝试着在日常交往中使用它,并尽量契合群体舆论所带来的含义,也就是说一开始只是某种特定的行为,被创造出来后其本身的含义被扩大了,而更多人也会跟风使用它。”


而在被问及对于这种群体舆论的看法时,访谈对象小J谈到:


“我认为群体舆论在一开始就有着给某个特殊群体贴标签的倾向,而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你们所说的污名化,而网络等因素等发展实际上会进一步推动群体舆论的广泛扩张,这个词所指的人群范围便会转移乃至扩大,这是人们污名化现象扩大的重要原因。”


(四)刻板印象

早在1922年,李普曼(Lippmann)在《公众舆论》一书中就提出过“刻板印象”( stereotype) 这一概念,意指人们依照性别、种族、年龄等所进行的社会分类,进而形成对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杜秀芳,2004)。李普曼所提出的刻板印象主要是指“刻板成见”,偏向于负面印象。

刻板印象常常与“贴标签”这一行为有密切联系,正如访谈对象小J所说,“污名化行为本身我就认为有一种贴标签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中,刻板印象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一面帮助我们简化思维过程,提高认知的速度,而消极的一面往往会将我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极端化、固定化,并且易受如群体舆论等的引导而难以改变对于某一群体的不当看法,这实际上是给部分追求者贴标签现象的重要基础因素,也是其加固而难以改变的重要条件。在对“舔狗”群体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很多人之所以被这样称呼都是由于周围人群或网络人群所固有的或被灌输的认知,而从进一步讨论来看,对“舔狗”群体的刻板印象对形成实际上与部分网络媒体的造势或某些极端案例有密切联系。正如访谈对象小J所说,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舔狗’这一群体的认知主要就来自一些网络博主,我觉得这些营销号所呈现出来的极端现象让人们对这整个群体都套上了不良的标签,比如他们的案例中一些‘舔狗’甚至愿意以出卖个人尊严来换取对象的欢心,这无疑会让人们瞬间对这一群体感到鄙夷,而因此对这一整个群体都产生了相同的印象,这如果不是第一印象,也会对这个群体原本的认识发生很大的转变,正如我曾经受你们所说的刻板印象的影响而对这个群体感到疑惑与鄙视,但我真正碰到的其实大部分都不是如此,所以我认为这一词实际上是一个中性词,而不是贬义词。”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刻板印象是“舔狗”群体污名化的重要原因,而其深层次的因素在于群体舆论以及网络媒体的传播,可以说,互联网加大了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程度,使得刻板印象更为深入。


(五)被污名化群体自我认知的偏差

污名是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侮辱同时意味着或直接带来后者利益的损害,久而久之,这种污名会自我内化,使被污名者产生类似自我认同,并固化利益的损害。在“舔狗”已经被污名化,许多人已经被贴上“舔狗”的标签的情况下,这些被污名化个体的反应和自我认知却引人深思。很多人在被称为“舔狗”之后便自暴自弃,产生“反正我已经被称为舔狗,再舔一点又如何呢?”之类的思想。而用当下的网络用语,这种行为被称为“摆烂”,即“大家都说我烂,那我就承认自己烂并且并不采取行动来摆脱这种污名”的行为。而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这种“摆烂”的行为在受访者身上并不鲜见。我们可以看出,被污名者往往在被称为“舔狗”之后并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确实给被追求者带来了困扰和麻烦,而是选择自我安慰,甚至备受鼓舞,采取更加过激的追求行为。而这些追求者的行为也就导致他们更不为其他人所接受,导致他们被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污名化。又如访谈对象小C所说,


“就我自己来说,我已经习惯别人这么说我了,那正当追求别人也可以说我是‘舔狗’,无所谓。反正现在不是正常追求也经常被称为‘舔狗’嘛。”


总而言之,被污名化群体自我认知的偏差和对自我要求的降低会导致被污名化群体的行为更加地令人反感,从而导致这些被污名化群体污名化的程度更深,范围更广。

四、讨论与进一步思考

正像许多社会科学概念一样,“污名”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时期,“污名”一词被用来指代身体记号,以标志其拥有者的某种不寻常和不光彩。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于1963年提出污名(stigma)的学术概念并将其作为社会歧视的起点,指在成见作用下,将个体或集团的某些特征与带有轻蔑歧视色彩的道德评价相关联。 “污名是一种社会特征,该特征使其拥有者在日常交往和社会互动中身份、社会信誉或社会价值受损”。

“舔狗”一词作为当今社会的网络热词之一,经过演变重塑,逐渐成为对部分追求者的歧视侮辱用语,基于部分追求者群体被污名化为“舔狗”的现象,本研究进一步作出以下几点讨论与思考:

一是媒体及公众平台应承担责任,引导积极社会动向。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网络匿名化的特性也为一些不良风气提供了土壤,只有引导好社会舆论,对网络媒体进行有效监督,才能减少其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公众更冷静、更客观地看待两性交往中的追求现象。

二是大学生群体应认真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冷静对待和使用网络流行用语。如今,网络流行语一方面活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了交流的趣味性;但另一方面,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当代青年乐于彰显个性却往往忽略思想上的独立性,对网络流行用语缺乏深入思考。这也启示我们青年在面对某一流行现象时要注重独立的、冷静的思考。

三是在建立恋爱关系的过程中,追求者一方应客观分析自己的行为,既要重塑信心,又要确保自己的追求行为不给另一方造成困扰。在如今正常的追求行为也有可能被污名的环境下,一些追求者容易丧失信心,对自己产生怀疑。美好浪漫的爱情体现的是人类自古以来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但同时也要求我们在追求爱情时正确看待与实施追求行为。笔者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将更为理智地看待这些现象并依旧保持着对美好真诚的爱情憧憬与期待。



参考文献:

[1]赵呈晨.嵌入式传播:网络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再生产[J].新闻大学,2020(8):16-30+126-127.

[2]张昱,杨彩云.泛污名化:风险社会信任危机的一种表征[J].河北学刊,2012(2):117-122.

[3]王路炜.群体性事件中的传播机制与舆论引导[J].出版广角,2014(10):64-66.

[4]王月洁,单韵鸣.泰国留学生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研究[J].青年研究,2018(4):84-93+96.

[5]安超.污名与自我污名:大学生身份表达与实践的二重性分析[J].北京青年研究,2015(3):19-25.

[6]皮武.教师身份受损:“污名化”的风险及应对[J].当代教育科学,2019(5):43-47.

[7]陈文敏.网络秽语的污名化传播及其伦理困境[J].南京社会科学,2016(6):105-112.

[8][美]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宋立宏译.商务印书馆,2009.

作者简介:

郭文雯(2000-),女,汉族,浙江丽水人,大连海事大学本科在读,社会工作专业;

王子豪(2001-),男,汉族,江西鹰潭人,大连海事大学本科在读,社会工作专业;

周威澎(2000-),男,汉族,山东烟台人,大连海事大学本科在读,社会工作专业;

崔芊芊(2000-),女,汉族,江苏宿迁人,大连海事大学本科在读,社会工作专业;

李晨欢(2000-),女,壮族,广西柳州人,大连海事大学本科在读,社会工作专业;

陈子垚(2000-),女,回族,广西桂林人,大连海事大学本科在读,社会工作专业。


基金项目:

本文系大连海事大学2020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01015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