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文化滋养心灵一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5
/ 2

以传统文化滋养心灵一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邵洁云

东华初级中学 广东东莞市 523000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当前,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度融入中学生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规范科学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推动中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坚定文化自信大有裨益。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入手,然后阐述如何更好融入,切实发挥应有作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一、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更能给人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和人生启迪。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初中道德与法治承担着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增强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手段,二者有效结合可以更好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因此,本文拟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谈起,然后分析如何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以期对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参考。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突出的文化软实力,要讲好、讲清楚”“青少年是人生拔穗阶段,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德育课程,作为重要内容。可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现实意义。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治精神,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但受社会多元化变化,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文化渗透严重,网红等充斥网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宣传教育、传承发展等方面面临一定威胁,不良文化也给对中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产生冲击。当前,中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认同如何,是否坚定文化自信,以及他们的内心、价值取向如何,这些都是需要回答和正视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融入,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激发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立德树人,自觉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

二是丰富学科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实践意义。道德与法治学科本身就是培养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系列教材注重发挥教书育人作用,整个教材选取了许多优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有自强不息、见义勇为、向上向善等内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更能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中学生扛起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树牢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实现道德与法治精神学科教学目标。

三、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厚价值观、民族自豪感等融入道德与法治学科,让学生认识、认同,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当前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授课教师积极创新探索的地方。现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如下措施:

一是树牢融入理念、用足用好教材。教师要树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全过程的理念,新课标改革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突出学生为主体。因此,在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理念,并以教材为载体梳理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足用好每单元包括的诸如民间故事、传统节日、诸子百家思想等内容,然后着力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挖掘相关传统文化内容,有机对接学科本体,提升文化素养。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发现自己》单元,就引入了《伊索寓言》的故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贵自知”等内容,授课教师要从这些故事和文化思想中深入挖掘类似内容,讲深讲透蕴藏其中的道理,用每一堂课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是多元化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要具备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比如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活动等。其中,案例教学是更具说服力,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对于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知识更有帮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的讲解方式趣味性不强,可以适当引入例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讲解诚信方面,可以举正面的例子--商鞅立木为信,也可以举反面的例子--烽火戏诸侯,以此丰满的例子引导学生知道诚信的好处,学生应该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再比如,这次疫情当中涌现出许多无私奉献的英雄,老师可以举其中的例子教育学生懂得感恩、敬畏生命。

多媒体教学方面。多媒体直观生动,更有视觉冲击感和感染力,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对图像、动画更加喜爱和敏感,更容易理解接受。比如,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推崇的品德,在弘扬孝道优秀传统文化时,可以引入《宝莲灯》动画片段,让中学生思考小沉香为何要救母亲;还可以插入央视公益广告《为妈妈洗脚》,该片以小男孩为工作一天十分辛苦的妈妈端来洗脚水,阐述了孝的含义以及家庭的温馨。短时间的视频,能够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认同感,也更好在生活中实践,同时还可以在课余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增强爱国精神。

课堂活动方面。丰富的课堂活动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是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既能体验传统文化魅力,也更能以生动自然的方式教授传统文化。教师可以举办多样的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情境表演等。比如,《程门立雪》阐述了尊师重道,既杨时求学时害怕打扰程颐老师休息,而在门前等候,等老师开门时杨时身上落满了雪,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把这样的故事引导学生演绎出来,以情景表演的方式,一方面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中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实质。

三是强化社会实践,注重学用结合。中学生亲自去学习和体验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比在课堂学习更能理解内涵的手段,因为本身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是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重视社会实践的学用结合作用。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体验当地或外地的博物馆、文化馆,实地感受深厚文化魅力,还可以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探究活动,针对本地或其他地方丰富的地方文化、民风民俗、特色饮食等,了解传统文化特色,解读民俗魅力。同时,教师可以申请联系资源,带领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以及特色街区开展志愿讲解活动,让中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感受文化。

另外,教育要解决好“培养人、怎培养、为了谁”的思路。作为学校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机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非一时之功,必须久久为功,营造浓厚氛围。就学校而言,要按照国家要求,制定每学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计划,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充分展现。可以在校园展板上宣传本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以把《中国诗词大会》 《朗读者》 等近些年十分火爆、优秀的传统文化节目融入到校园宣传和课堂教学工作中,切实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文明中闪耀着光芒,也在新时代以鲜明的特征熠熠发光。在思想多元化、文化渗透大背景下,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受到了冲击,必须重视培养中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教育引导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丰富课堂内容、用好教材、创新方式,通过案例、多媒体教学、活动等方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入,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合格接班人,达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学生价值观养成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林振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分析[J].新课程,2020(41):226.

[2]王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7):63-65.

[3]范以军.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探究[J].教师博览,2020,10(18):76-77.

[4]刘晓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思考和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20(77):96-97.

[5]苗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0(36):219.

[6]范小珠.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情感读本,2020(08):23.

[7]张娟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6):217-219+195.

[8]黄毅菁.小课堂 大文化 强自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5):149-151+155.

[9]刘舒宁.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10]张廷福. 传统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 (9):42.

作者简介:邵洁云(1981-12-05),女,汉族,籍贯:广东阳江,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二级。

5ff428e894586_html_2b75dcefea5fc3d6.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