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2
/ 2

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分析

宋月辉 陈默林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晋州市供电分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226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电力企业也随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电力消耗总量逐年增加,电力企业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社会和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怎样快速促进电力企业实现高效管理已经逐步成为电力企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电力企业在管理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新时期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引言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众多的危险因素,电能无法大量存储,因此电力的生产、输送、使用环节处于同步进行的模式,需要各个环节在运行过程中要保持平衡状态,这就要求电力生产必须具备高安全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电力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轻则造成设备损坏,大面积停电或者电网瘫痪,影响工业的正常生产;重则造成人身伤亡。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发展的保障。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常见题。

1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电力企业是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革新,尽管火电板块在电力行业中仍处于核心地位,但近年来国家对清洁能源的发展给予了较大的支持,清洁能源占比逐年上升,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电力供给较为充足,发电量增速呈下行趋势,电力需求相对滞后,电厂利率用继续回落。电力企业的经营效益不理想,对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随着电力市场化交易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度电成本,在市场化交易中占据有利地位,成为现阶段电力企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随着新时代管理和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力企业在未来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分析

2.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技术水平是体现一个企业经营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县供电企业的技术创新重点是抓好设备创新、人事管理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在设备创新方面,应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放在通过利用新的设备,提高企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通过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用于改造和革新现有的设备,提高设备效能通过有计划地进行设备更新,提高设备的先进水平。在人事创新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搞好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使之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在组织管理创新上,要不断研究和采用先进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作效率。

2.2互联网服务的保障

依靠互联网服务窗口,互联网企业可以有效地将能源互联网产生的能源大数据在互联网大生态圈中服务化和产品化,最终商品化。能源存储系统为最终用户保留着降低费用的希望,同时通过打时间差,改变电力生产的时间,将发电机接人到更髙质量的可分配电力生产上。电力式存储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一般为电池或电容。小到手表电池,大到数据存储中心最新式的锂电池,以及电力公司大规模的存储系统。通过调节负荷,吸收电力峰值,在电力供应突然降低时注入电力,就地能源存储可以缓解由可再生能源生产输出所造成的电源波动。生产曲线的平缓可以为电网提供更稳定、可靠的电力来源。有些电力公司对连接到电网的发电设备有要求,这就需要通过能源存储的方式来调节电力生产的波形。能源存储系统的利用,可以帮助电力公司推迟承担基本负荷电站的升级改造,或者是延迟增加新的发电能力,因为增加新的发电能力会导致成本指数级的增加。目前应用的存储能源方式多种多样,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所需的系统特性。能源可以存储的形式有:电力式、机械式、热能或者化学存储系统,每一种都有其优点和适用场合。

2.3尽力争取发电份额,提高发电量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应当遵循边际效益最大化原则,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电力公司的协调与合作,尽可能争取到更多的发电份额。同时,还应对发电量完成状况加强监控,对分时、峰谷和丰枯季节的电量完成状况进行跟踪分析,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并对发电量结构进行有效优化。此外,对于小型火电发电机组,可以进行关停处理,并适当增加风电和水电等发电量份额,通过转移电量指标的方式对电量结构进行有效优化。另外,提高发电机组的负荷率,保证节能调度工作得以顺利实施,从而充分发挥机组的经济性优势。实际上,这也是有效控制亏损,促进发电企业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径。

2.4注重管理人才培养和运用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力企业想要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就必须以长远发展的目光来考虑问题,不断提升对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管理人才的使用和培养是公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我们知道,许多管理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片面注重知识教学,缺乏实操。由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员工,由于经验严重匮乏,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电力企业在挑选人才时要做到经验性人才和知识性人才的统筹规划,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而且要具备电力生产运营经验,才能有的放矢,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发展能长期且稳定。为了更好地推动电力企业经营提升,电力企业内部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通过有效的团队合作,实现企业短期规划。此外还应对企业得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达到公司的中长期目标,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率,降低公司成本,进一步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电力企业在人才招聘后,应该重视人才培训,开展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人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知识水平,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

2.5建立健全燃料管理体制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应高度保持对燃料市场动态变化的关注,并建立与之相对应地燃料管理体制。首先,应当注重发电企业规模优势发挥,统筹规划,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调度,利用市场化手段以应对燃料价格波动。其次,加强煤炭燃料的储存与管理,尤其是燃料的运输、存储和使用环节,避免煤炭资源的无端浪费。最后,对燃料库存进行合理调整。要维持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营,往往需要保持一定的燃料库存。但是如果站在资本运营的角度进行分析,燃料库存量的控制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库存成本,所以,建议发电企业从市场和自身运营状况出发制定出相应地库存计划。

2.6有效促进信息化经营管理

通过使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企业实现了从下层执行者到上层管理者信息化的工作模式,能够高效的对工作进展状况进行汇报和反馈,不断增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作用,形成一个能动的大集体,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保证企业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还需要突破传统,充分调动企业内部的积极性,在新技术的带动下不断创新突破,更好的为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转变提供空间,从而有效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3结语

电力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需要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随着行业变化逐步革新,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为构建电力企业良好可持续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崔正纲,王文彤,李斌.浅谈我国目前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现状[M].中国电力企业周刊,2017(23):151-154.

[2]孙晓曼,陈玫文,高翔.简析当前形势下电力企业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M].邵阳电力集团杂刊,2018(13):71-72.

[3]邵东旭,周乔康.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分析[M].中国阅读,2018(2):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