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地红色文化背景,构建家国情怀的历史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02
/ 2

基于本地红色文化背景,构建家国情怀的历史课堂

张灿强

惠安荷山中学 362141

摘要: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借助本地红色文化背景开展历史课堂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文化知识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增加学生的爱国情结,丰富学生历史课程学习体验,增强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文章围绕本地红色文化历史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首先概述了本地红色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并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对象具体探究了本地红色文化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本地文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引言: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其知识的组成体系对一个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总结性的特征,借助历史课程资源的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正处于精神世界快速发展的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基于此,在日常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在丰富课本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在真实的红色文化背景下熏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祖国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助力爱国主义教育。

  1. 本地红色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借助多种校外历史资源辅助历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深入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渗透本地红色文化内容不仅可以丰富课内教学知识,同时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作用和价值:一是利用本地红色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提倡教师创新教学形式,多运用线上教学资源和实际生活教学资源的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既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征,同时又能够满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借助本地红色文化的教学资源,历史课程不再是死气沉沉、脱离现实的书本知识,相反的变成了活生生的、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这种学习体验的转变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借助本地红色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感。一般情况下,学生对于自己身边以及家乡的历史都最为了解,在学习时也最容易产生学习的共鸣,借助本地红色文化的背景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触摸和感受历史,在形成清晰的历史思维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感;三是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可以创新和完善学习方式。传统形式下的历史课堂学习过程大多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历史知识,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机械的记忆,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借助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渗透,教师可以创新课堂教学过程,在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本地红色资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体验,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并逐步培养学生探究式和体验式的学习方法。

  1. 本地红色文化在构建家国情怀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1. 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家国自豪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的意识和形态也在伴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与我们倡导的和谐社会不相符的思想观念,如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崇洋媚外等不良社会风气。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教育的缺失,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所形成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关键时期,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千变万化,作为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爱国主义的教育工作对学生思想认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国自豪感作为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学活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培养学生家国自豪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借助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将爱国主义培养从空洞的理论知识,转移到真实的场景中去,从而提高学生学体验,培养学生家国自豪感。例如,在学习“解放战争”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本教材教学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实地走一走位于惠安县崇武镇西沙湾的解放军庙,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认真体会人民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解解放军庙背后的历史故事,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历史故事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在历史场景和真实故事的熏陶下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培养学生家国自豪感。

  1. 解读历史名人,发展学生家国情感意识

家国情怀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全思想品格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日常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利用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机会,有计划的对学生家国情怀的意识进行培养,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间落实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在我国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他们全部以坚定的爱国信念和精神坚决捍卫国家的安全与和平,抛头颅、洒热血,为维护国家尊严与和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基于此,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充分发挥历史名人的影响作用,借助本地红色文化资源,通过解读历史名人的方式,与榜样的力量去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情感,从而为发展学生家国情怀的意识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在学习“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这一单元的历史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方式为学生解读惠安暴动的领导人之一林权民烈士的生平,从本地历史名人的生平介绍和学习中真实感受到革命先烈身上不屈的抗争精神以及为祖国和平统一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在英雄任务的解读学习互动中,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自身爱国主义意识和家国情怀意识。

  1. 总结历史发展进程,强化家国情怀信念

良好的家国情怀是需要坚定地信念去支撑才能够得以长久的,对于坚定的家国情怀信念的培养,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总结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活动进行教学渗透。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保存和发展最为成功的一个国家,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曲折沉浮,最终突破历史的浪潮屹立在世界面前,这其中离不开人民、国家坚定地信念作为支撑,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信念至关重要。例如,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这部分知识内容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从中国近代史的几次重大事件总结入手,对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总结。如: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抗击沙俄;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八国联军入侵以及国共合作和对立等等。每一次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关乎民族存亡,但是我们就是凭借着家国情怀信念的支撑经受住了历史一次次的考验。在教学总结互动中可以借助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辅助,帮助学生加深对家国情怀信念的理解。

总结:综上所述,乡土历史教育已经成为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师必须意识到其重要性。实际教学过程中,对现有乡土史资源进行深度研究与挖掘,并结合初中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其运用到第二课堂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同时,发现历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采用探究式学习模式,真正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格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广大初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波. 运用红色乡土文化培育学生家国情怀[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0(05):66-68.

(2)周昭根, 马泽娜. 区域历史文化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路径探讨——以潮汕文化为例[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