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应着力回归环评本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30
/ 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应着力回归环评本质

周名菊

江苏润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的背景下,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和生态平衡的维持成为了现阶段各行业工作开展中重点关注的问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从环保专业的角度对建设单位工作开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的规范和标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目标不断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需要结合现阶段的工作要求做好改革和创新工作,力求达到制度回归评价工作本质的效果。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建设单位;环境评价

引言: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仅要有政策上的指导,更要求评价工作的开展要符合具体项目建设的情况,在实际的评价工作中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并且为取得更好地评价结果不断晚上优化评价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环境评价影响制度的总体概述

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是一项在项目建设活动开展前,基于降低不良因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提出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和评价制度。关于这一制度的提出背景,与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发展现状有一定的关联。另一方面,当人们掌握了科学的评价指标和制度体系,意味着其对于环境的掌控能力也在不断加强。这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进一步优化建设工作来讲也有非常积极的实际意义。具体的制度执行过程包括了基于环境条件对工程建设的预测以及对污染情况的预测,这也是为了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明确规避问题和负面影响的方法。

二、制度规范的具体内容层次

(一)制度应用范围

环境影响制度规范属于系统性的宏观规范内容,在应用范围和评价指标上都有非常具体的实际要求。关于制度应用的具体范围,主要集中在一部分在生产建设中容易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项目内容上,这主要是因为当工程项目的推进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不仅对项目建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要进一步进行评估和分析,对于环境本身的影响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1]

(二)评价内容层次

关于具体的评价工作开展而言,其评价的内容有严格的规范性要求。主要包括了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针对建设工作的具体方案进行评价。二是这对建设区域的自然环境状态进行观察评价。三是针对方案执行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四是针对可能造成的污染和问题提出相应的缓解和优化方案,并对方案本身的环境可行性进行评价。关于不同评价内容的设置功能要点,在下表1中显示。

表1 环境评价制度内容的功能要点一览表

序号

内容要点

功能要点

1

建设方案

明确方案的适宜性

2

建设环境

明确建设开展的适宜性

3

环境影响

总结分析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4

方案初步制定

寻找减低影响的方法

三、制度建设与相对与企业发展的漏洞

(一)基于环保部门的企业分类

1.高投资企业

这部分企业是指在实际建设运行中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企业,这部分企业投入的建设项目在具体实施环节更容易受到环保部门的重视,且项目的推进和实施会受到多方面的支持,成为一部分不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高效企业[2]

2.自主建设企业

这部分企业的主观关注度较之高投资企业而言相对较低,但其仍然具有自主开展工程建设和推进的能力。且在开工前并没有经历与环保部门达成沟通的环节,而是直接进入到建设环节。

3.不具有资质的企业

这部分企业实际的运行状态在稳定性和正当性上都有所不足,这些不足使其成为环评工作开展的盲区,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并没有能够发挥出对这部分小企业的监管工作[3]。这也是环保评价制度需要进行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因。下表2是结合企业分类总结出的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工作应当注意的要点一览表。

表2 基于制度改革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一览表

序号

内容要点

改革要点

1

高投资企业

减低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2

自主建设企业

加大监管制度力度

3

无资质企业

重视改造完善

四、回归本质的改革要点分析

所谓的回归本质,是指制度的改革要立足在为环境改善和工程建设服务的方向上,对于现阶段存在的实际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并且从实际出发完善制度体系本身你,达到切实指导环评工作的效果。

(一)剔除外部因素影响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投资单位、投资成本等关系到企业经营发展的因素,而将环境保护作为评价工作效果的核心问题进行充分考虑,这种情况下,才能切实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方向上切实起到优化和完善的作用,这对于整个项目的建设而言是最根本拿的前提性要求。

(二)加大整体监管力度

环境评价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注意加强与制度制定部门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为制度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建议,另一方面也保证制度的内容与环评工作的相关指标相互对应和匹配,这是切实发挥制度的监督作用的有效路径,也是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4]

(三)积极完成改造优化

针对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要从环境保护和项目建设两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制定出合理的改造优化方案,为小企业的项目建设提供机会和平台,并且依托专业的制度体系为企业的改造和优化提供指导,只有将环境问题的解决作为企业发展建设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引起充分地重视,才能切实发挥出制度的内在带动力作用。企业的改造优化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而言也是具有非常显著地积极意义的。

五、结束语

综合分析可知,环境评价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依托制度的支持,而制度本身的改革也需要环境评价的实际结果作为指导。两者具备相互依存和独立发展的相互关系,在未来的环境评价工作中,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一个必然要求,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个人的实际工作提高对制度改革的重视程度,并找准改革工作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詹莉莉.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考[J].湖北农机化,2020,No.244(07):47-47.

[2]贾蕾,郭林青,冯雁,等.环评制度改革与排污许可制度实施调研报告[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9,044(002):129-134.

[3]吴满昌,程飞鸿.论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的互动和衔接——从制度逻辑和构造建议的角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23-25.

[4]孙璞.环境影响评价备案管理制度的功能定位[J].中国环境管理,2019,11(01):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