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中职教育 " 一体化 " 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王彦翱

大连艺术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改革,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出现了变化。中职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阵地,但是,以往的人才培养存在弊端,过于重视学生的理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弱。在新形势下,我国中职教育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在人才培养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重视了起来,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题,参照具体的设备,对学生讲解专业知识。“一体化”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技能,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要点。本文先简述“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最后提出“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人才培养;一体化

引言:“一体化”模式的宗旨是多方合作,实现多方共赢。我国中职学校在教学中,把学生的就业一直放在重点位置,给我国社会建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在人才应用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弱,难以满足岗位要求,中职学校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这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关,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职学校迎来了新的局面。作为学校,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老师,要理论传授和实践培训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1. "一体化"人才培养对中职教育的意义

如今,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们通过中职教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我国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进入社会就选择就业,他们基本上没有再学习的机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学生可以学习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与此同时,“一体化”模式可以培养一批技术人才,这种模式通过多个主体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的技术更加丰富,实用性非常强,不仅保障了学生的利益,还满足了技能培训学校的利益,它是一种双赢的机制。其通过就业为导向,通过多方主体的参与,实现了合作办学的模式。当然,这种模式在现实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何通过“一体化”模式培养中职人才,需要多方面人士的努力。

中职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

在中职学校教育中,若想推进“一体化”人才建设,就必须要结合学校的课程特点,把握中职学生的专业结构,这样才能完善“一体化”模式的发展,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首先,要完善公共基础课体系,在课程设计方面,思想不能过于传统,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其次,要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这些课程是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基本课程;最后,要优化企业定制课程,保证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学校要共同研究核心专业课程内容,在多方的参与下推动教学活动,完善课程设计,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需求是互相匹配的。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实现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的深度融合。

(二)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在“一体化”人才培养中,学校是核心主体,为了让学生们树立职业精神,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必须要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们进行技能训练和实践操作的主要阵地,可以有效降低学校的教学成本,还可以让学生开展具体的活动。学校可以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让学生们体验企业的生产活动。学生们通过校内操作,可以获得锻炼机会,不仅加强了合作能力,还树立了岗位意识。因此,在中职学校推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依靠校内实训基地。同时,还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外基地,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之间的联合效应。首先,企业要重视中职人才培养计划,对当前的人才培养现状要熟悉,为人才引进做好准备。同时,学校也要与企业开展合作,推动人才的培养计划。

(三)提高教师团队能力

老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才力量,如果老师的专业水平不高,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中,首先要培养专业的骨干老师。在能力提升方面,可以通过企业实践、培训学习和出国进修的方式进行,学习一些最前沿的知识。这样,他们才能在课堂研究、专业设置和技术服务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在具体的实践中,老师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不断完善实践指导能力。这样,老师在课堂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需要在日积月累中总结经验,做好老师的队伍建设是基础,也是核心。

三、结束语

职业教育是我国人才计划中的组成部分,可以给社会输送关键的人才。但是,我国中职职业体系还不完善,培养出来的人才还不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多方主体的利益,通合作共赢的方式,提高了学生技能,也让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效果更高。所以,在中职教育中,要做好人才“一体化”方面的各项建设,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朱佳萍. 中职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 000(034):91-96.

[2]魏云. 校企一体化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 2014, 000(006):72-72.

[3]赵玉水.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