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教学模式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王帝

深圳市龙岗区李博名师工作室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开展,转变教育观念是广大人民教师面临的新挑战。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学观念要根本转变,教学方式要发生变化。传统小学音乐课程设计没有充足的教学理论支撑,也没有教学模式参考,音乐课堂基本运用单一的歌唱形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更不用提对学生音乐潜能地挖掘和创造力地培养。在音乐模式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教育发生了诸多积极变化,不仅帮助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也在实际教学内容方面产生巨大进步,音乐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高,音乐课程在增加学生知识、技巧的同时,也鼓励和激发学生不断创造的能力,培养对音乐的自主探索能力。

一、常规教学,“四阶”模式,师生共益

近年来,根据音乐新课标的指引,“四阶”模式已被引入常规音乐教学。这一模式是以“板块式”教学模式为基础,延伸出的常规教学框架,包括“导入”、“感受”、“表现”、“小结及拓展”。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这种模式对于教师备课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辅助作用,不仅帮助教师开拓教学思路、激励教师不断学习和思考、优化教学方案,能够轻松做到课前整体俯视整个教学过程,反复打磨课程,同时也帮助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有章可循”,这使得不论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手老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都能游刃有余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并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审视,“四阶”模式能够极大优化学生的课堂体验并激发兴趣、培养音乐创造性。在授课“导入”阶段,一般会设计引起学生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准备活动,游戏、故事或师生互动等导入方法可以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为后面的学习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与传统的呆板教学相比,这种方式能够极大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同时将重难点提前集中体现,既能轻松攻克难点,又能让同学们每堂课都有“新鲜感”,乐在其中,保持对音乐的持久兴趣。课堂进入“感受”教学阶段时,通过律动、聆听、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输入”课堂内容,教师引导讲解、鼓励思考,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并理解音乐,也为后面的教学做了积极的铺垫。当学生吸收足够多的课堂内容时,教师会进一步引导学生“表现”,包括演唱、书写、表演甚至创作歌曲等实际操作活动。教师在学生这一“输出”的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鼓励创新,完成本堂课所有知识点和教学要求,也最大化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完成完整的音乐作品,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潮阶段”。每堂课最后的“小结及拓展”阶段,是对本堂课的完整总结,也是音乐课的点睛之笔,不仅巩固本课的知识要点,更是教师课程设计最容易自由发挥的亮点之处。这一阶段可以不拘泥于固定的演唱形式,会加入师生互动、共同评鉴、问答、歌舞表演等多种形式,极大地丰富课堂内容,同时还可以延伸至课本外教学,启发联想,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

这样一堂在“四阶”模式指导下的完整课程,以轻松地方式开始,“余音绕梁”的方式结束,适用于所有年龄阶段的课堂,学生们总是盼望下一次音乐课到来,师生互敬互爱。这样的课程不仅为学生终身音乐素养奠定坚实基础,也能让教师享受教学过程,增强职业成就感和责任感。

二、不同课型,通用模式,适用广泛

通过研究总结实际课堂操作,在“四阶”模式的基础上衍变出了不同课型的通用教学模式。例如,欣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教师通常会介绍作品及作者背景导入课堂,在讲解主题旋律和作品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律动、游戏、创编、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感受旋律、记住旋律并尝试表现旋律,同时也会在课程中评价作品优缺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拓展课堂内容。欣赏教学模式依然会遵循“四阶”模式的“导入”、“感受”、“表现”、“小结及拓展”设计课堂,从纵向、横向不同维度深度剖析作品,带给学生完整的认知。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样的课堂在教会学生欣赏方法的基础上,能更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音乐美丑观,陶冶艺术情操,培养高尚的理想和高雅的兴趣,也能帮助教师更丰富多样地开展课堂教学。

再如歌唱教学模式,通常引导同学们反复聆听。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教师通常会重点设计多样化的聆听方式,如带问题式聆听、律动聆听等,在“导入”之初提炼出本堂课的重难点,边听边讲解和启发,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同时将本课重难点贯穿整个课堂,深入了解旋律之后,带着思考学习、模唱,并顺理成章地解决课程难点,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攻克难点,在课堂上做到唱会、唱好和会唱,充分体验学习乐趣并学有所得。在实际运用中,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广泛适用于大多数教学内容,极大帮助教师完善课堂教学过程。

三、国际体系,因材施教,鼓励创造

世界三大教育体系所提出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指导。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强调,人体本身就是乐器,鼓励将乐曲的感情转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唤醒天生的本能。柯达伊教学体系注重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引导学生用肢体、表演、绘画等多种形式表现内心的音乐。奥尔夫教育体系同样注重自然发展,鼓励挖掘学生创造力。这些体系所引出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产生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例如,近年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被广泛运用于实际音乐课堂教育中。这种教学法注重以人为本,亲自参与,通过声势和节奏开展教学,加上语言、旋律和动作,培养和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创造力和表演力。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提出了“探索-模仿-即兴-创造”的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模式非常适用于中低年级的学生群体,他们的音乐基础薄弱,教师多在课堂设置上打破传统格局,采用拍手、跺脚、音乐游戏、唱跳、演奏奥尔夫乐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们可以真正具象地“触摸”和感受到音乐将音乐“形象化”,帮助学生轻松地记住音乐。学生们也不局限于坐着听讲,可以在音乐教室里走动、舞蹈等,以他们最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是一种在自然状态下的音乐教育,非常易于学生们掌握,可以迅速吸收音乐知识。当学生们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后,这种模式会指导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改变以往枯燥的“仅凭一张嘴讲授”的模式,通过鼓励学生跑跳、实践、尝试等做法,结合相应的知识点,在无形中引导学生理解深奥的知识,鼓励学生模仿并创造,加入音乐表演等形式,锻炼即兴创作能力,让他们在领悟音乐独有的精神魅力同时,迅速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挖掘音乐潜能。

这样的教学模式会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师可以有重点地设置课程环节,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教师也会着重开发不同形式的课堂设计,不断学习,创新教学内容,这对于教师业务能力提升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以教学模式指导课堂教学是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新时期的音乐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注重自我能力的提高和教学理念的更新,不断完善和充实音乐课堂,让音乐课深入学生内心,从本质上深入优化课程质量,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感知力。



[1]郭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和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37-238.

[2]毛云峰.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音乐游戏的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5):115.

[3]刘丹.初中音乐学科唱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界.2019年8期

[3]胡莺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2):13,15.

[4] 黄小蕊.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9(1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