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混合式教学的前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4
/ 2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混合式教学的前端分析

郑玉兰

福建省大田职业中专学校 福建省 三明市 3661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也正有序地开展。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面向社会服务需求的必修课程,一直以来存在着听课效率低、教学质量低、课程推广低等问题,为了有效发挥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职业持续发展,开展混合式教学前端分析很有必要。本文就当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混合式教学存在的前端问题、前端策略和前端准备展开分析,以求混合式教学能够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带来创新,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助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统化,助力中职生成人、成才和成功。

关键词:中职生 职业生涯规划 混合式教学模式

社会的高速化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为了解决中职生刚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困境或一岗难求的困难局面,开展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刻不容缓。积极的与专业导向相融合,做好职业生涯教育,为学生开辟新的道路,制定科学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之路,这对即将踏入社会或升学的中职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当前信息数字化的的时代,积极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借助信息化的技术融入混合式教学,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实施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推动学生高效的发展。

一、当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混合式教学存在的前端问题

1.1师资条件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面向中职职业教育的一门必修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每一位面临就业、升学的中职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过就目前来看,中职教育中虽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并未受到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关注,导致不少中职学校出现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这也导致其它学科岗位的教师来担任此科目的讲师,难以有效发挥此科目的功能作用。这些教师不仅没有相关资格证书,同时也不具备相应的教学经验与手段,导致课程无法满足教育发展要求,只是一门应付性科目,难以发挥实质性的意义。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也存在不合理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是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专业性对口,同时理论与发展与专业同步,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细致划分,课程导向不明确。

1.2开课资金投入不足, 大纲不规范

不少中职学校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系统性认识,认为其既不是专业课程,也不是重要的理论素质课程,认为没有必要在其上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更别提相关预算与教学设备,在进行课程配套上也未明确学生发展要求,甚至直接套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导致目标定位错误。中职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存在明显的区别,但是不少中职学校并没有关注,导致不少学校缺乏科学性课程大纲,缺乏学科性标准与教学任务,难以满足课程的发展需要,发挥其育人功能。

二、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前端策略

2.1做好前期规划,优化课程内容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有一定的职业发展导向性,因此在课程构建中需要明确其教育原则与要求,并在设计中帮助教师优化课程编排思路,并符合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良好的、具备专业导向的教学大纲,从而保障课程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依托教材选择教学内容:要有效发挥课程的导向作用,首先需要科学的选择课程教育内容,并明确学生发展要求,与职业规划相匹配,能够推动学生更好的发展与成长,为后续的就业或者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根据实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并逐步确定课程教育的总体教学目标。通常需要具备这几大点目标,如熟悉理论、知方法, 会规划、能就业, 讲合作、重意识,以而实现全方位、三维面的教育,推动学生发展。

(3)满足社会服务发展的要求:依据“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学策略, 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或“任务驱动”教学法。

2.2依托信息平台,构建课程专栏

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需要整合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教育平台,并根据学科特点来编排符合课程发展的课程专栏。

(1)课程信息专栏:也就是让学生知道课程的目标,为什么要学,同时还要清楚如何去学。

(2)课程通知专栏:借助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与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信息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平台,让学生明白职业规划的思路与信息,能够及时调整自身发展状态。

(3)课程资源专栏:借助信息化平台,为学生构建特色化的信息化教育系统,其中将融合电子课件、微课集、图片库、视频库、案例集等系列课程教学栏目。

(4)课程延伸专栏: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融合教学元素,积极整合资源内容,为学生提供如思维导学、职业发展测试、课后拓展等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所需。

三、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前端效果

3.1前端总结思路清晰

(1)根据课程设计进行思维导图的引导学习:对每个课程任务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优化,在完成相关重点、难点知识后,需要观看相应的电子课件、微课、视频等媒体素材, 完成相应的单元测试内容,并就教师在课堂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思考,为教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制定线上任务,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 借助信息化的平台,利用电子课件、微课等平台资源巩固相关知识,并对职业生涯需要完成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并逐步在线上、线下形成系统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满足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要素所需。

(3)依据教学反馈调整策略:根据学生完成自测题情况, 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提出的问题, 教师应于课前及时地进行教学调整, 一方面根据自测题中出错率较高的知识点, 重新确定本教学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 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 就与学生讨论、交流、答疑过程中的问题, 重新设计系列针对性较强的线下教学活动,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讨共同完成任务, 帮助学生解开心中所惑, 达成教学目标。

3.2总结效果特色明显

反思一个教学周期、两个班混合式试点教学工作开展情况, 经过相关数据的调查与反馈,整合混合式教育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效果。同时学生对其自身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并改善了不少课堂中的不良习惯,如学生更认真的参与学习,并自觉完成相关教学内容,课堂玩手机、课堂聊天等不良现象有了明显地降低,同时课堂的质量也有了很大提升,最明显的收获是不少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在专业课堂的学习也更加认真了,这一系列地改变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1)课程教学特色鲜明:一是教学内容符合实际, 体现了“入学知规划、毕业能就业”的目标要求;二是教学策略设计得当, 采用了“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学策略;三是教学评价科学合理,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 过程与实践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四是信息技术应用有效, 充分应用了微课、视频、动画、游戏等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 完成了特定教学任务。

(2)课程教学效果突出:丰富有趣的线上资源、指向明确的线上任务、精心设计的线下活动, 确保学生“看懂、会做”,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信心;线上学习,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咨询收集的能力, 线下活动, 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线上数据、调查问卷显示, 在混合式课程教学中, 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由“低头个体”一族向“抬头组织”团队转换, 有效达成了课程学习目标, 提高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文军,钱姬君,陈秋哲.中职学生“智慧虹”职业生涯规划平台的开发与实践[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0,19(10):23-28.

[2]李剑,陈晓.中职“三段式”职业生涯教育模式探究[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0,19(10):35-38.

[3]蒋慧子,彭虹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探索[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0(05):30-35+50+108.

课题信息:本文为“2019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立项课题《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研究》(项目编号:JAT191872)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