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3
/ 2

试析如何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

谢林松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浦江高级中学 201112


摘要 步入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有两个不容忽视的课外因素的影响,即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冲刺,学业繁重;美术本身非常重视有特长的学生,不太重视教学和学生的角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美术教学经常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对此,如何引领学生进入美的境界,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就成为广大高中美术教师琢磨的主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

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高中美术教育不急要体现出整体性和基础性,还要适当体现出适应性、现实性以及超前性,更要以“美”启“智”,以“美”育“德”,以“特色”促进“全面”的实现。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不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艺术,注重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那么,身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呢?


一、明确师生定位,奠定欣赏课的基础

素质教育背景下,各学科的课堂教学都逐渐开始向平等、民主转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地位也随之发生着明显的转变。高中美术教师要想上好欣赏课,首先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转变自身教育教学观念,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促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地去评论美术作品,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主动分享给同学,并在交流中积极总结作品内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深刻感受到自己的课堂主体地位,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额,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驾驭能力,更好的掌握课堂发展,进而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知识路上的“引路人”,奠定上好欣赏课的坚实基础。

在欣赏《原始人的创造》时,笔者就以“探索美术起源”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探讨美术是来源于“巫术”还是“劳动”,让他们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亲身感悟和欣赏美术作品,然后总结自己的看法,并展示和分享给其他同学,以此加深学生对美的欣赏和体验,从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增强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带入美术情境,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工具的普及,实现了美术作品的立体化呈现。信息技术与艺术融品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拓展美术作品的信息量,从而促进学生美术审美素质的提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欣赏、教授以及示范融为一体,动与静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其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理解并掌握美术理念。

与传统课堂相比,多媒体教学形式所携带的信息量非常大。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无法一一展示作品,学生只能从片面的角度了解和欣赏作品的某一方面,但却无法触类旁通。然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对课堂时间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一节课所展示的信息量甚至会超过一本课本所涉及到的信息。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给学生一一展示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门类,让自成一体的中国古代艺术在一节课中就成系统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此,学生的眼球很快就会被大量的可视化信息所吸引,兴趣盎然的参与到美术课堂当中,获得最佳化的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美术欣赏的认识程度,丰富教师的美术教学手段,实现了美术教学的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适应并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美术积极性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美术课堂教学中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因而是一个独立的认知引导系统。美术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还是教师与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仅凭教师授课是很难达到的。

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并动员学生不论对错,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如,谈谈自己对某一作品的理解和看法。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对美术的欣赏,如家居装饰、房间点缀、手工艺品以及衣服、窗帘灯,都可以是课堂上探讨美术欣赏的内容之一,这些都是学生对美术的最直观的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及时引导,适当插入一些美术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讲授课程内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认真倾听学生意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其学习成果,从而有效激发他们欣赏和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四、建立配套评价机制,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1.多主体评价

在美术课上,教师应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等方式,其中学生自评是重点。同时,多主体性的评价还要注重民主性、开放性和广泛性的原则。

2.表现性评价

采用观察、记录、防范、录音、录像及摄影灯方式,对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进行收集,以此评价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表现性评价还要注意,信息收集必须要遵循全面性、完整性、长期性、方式多样性以及真实公正性的原则。

3.质性评价

成长记录包括“过程性成长记录”和“成就性成长记录”。成长记录的意义在于,为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进步的机会提供依据。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集美术学习包括文字和图形、自我反思、他人评价结果等美术信息在内的全过程的重要资料。教师通过学生的成长记录,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及时发掘学生潜能,发现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4.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评价学生美术作业的方式除了分数和等级之外,还包括评语、评语结合等级、座谈、展示学生作品等方式,这是学生对进步和发展的充分肯定,有助于明确学生需要克服的弱点,帮助学生照亮前行的发展方向。

5.教师成长评价体系

教师在美术欣赏课中,应该积极转变自身在教学评价中的角色,分析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等共同参与,这种评价制度可以让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从而不断地改进自身教学方式及手段,实现自我成长。

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备课,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注重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从大文化角度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共性之处,激励学生探索并研究美,善于与艺术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相结合,从而艺术史和艺术批判的角度,采用联系比较法和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综合、立体的认识艺术家、艺术品以及艺术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使其掌握语言、文字和形体的运用方法,以此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进而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王丽娜. 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美术欣赏课浅谈[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790-792.

[2]张博学,郑松林.浅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J].中国高新区,2018(13):122.

[3]王燕. 名作欣赏课怎么上 12位老师各显身手[N]. 美术报,2017-11-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