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舱异味故障分析排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1

座舱异味故障分析排除

詹亚楠 姜博茗

航空工业西飞

【摘 要】环控系统服务用气采用发动机引气,经两部分环控组件向座舱供气的形式。本文针对某次飞行过程中空勤反映的“座舱有异味“故障进行分析,提出了该故障的排除方法及问题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引气;异味;环控系统;故障分析


一 引言

飞机环控系统承担着为座舱供气、设备舱冷却通风的任务,通过控制舱内空气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保证空勤人员工作的舒适度。环控系统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空勤人员的飞行体验,严重时会导致空勤人员昏迷,引发事故。本文针对某次飞行结束后空勤反映的“座舱有异味,且辣眼睛”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该相应的排除方法及问题的预防措施。


二 工作原理

座舱供气来源于发动机高压压气机7级或12级引气(如图1),通过各自外函道两侧的引气总管汇集到发动机下部的A3引气口处,进入引气预冷管路。

5fe05ec548279_html_dee82db06fbc759a.png

图1 发动机引气示意

在引气预冷管路上,来自发动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一级换热器与外界冷空气进行热交换,管路上设有气滤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一路通往燃油油箱进行增压,另一路进行座舱、设备舱供气,见图2。

5fe05ec548279_html_cbea5a45fe52ae4b.png

图2 引气预冷管路示意

座舱空气调节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直接通往座舱,进行座舱防雾、座舱除雾工作,另一路经二级散热器冷却,水分离水分去除后向座舱供给温度、压力、湿度合适的空气,见图3。

5fe05ec548279_html_a00bd64086377be.png

图3 座舱空气调节管路示意


三 故障分析

结合原理图及故障表现进行分析,可能导致故障产生的部位如图4。

5fe05ec548279_html_6c6779494c984eba.gif 图4 故障产生部位

座舱异味故障可能有以下来源:

1.燃油进入环控引气管路

1)A3引气盘与发动机接口处及其他发动机舱各环控管路接头。

2)环控引气与燃油增压接口处。

注:环控引气给燃油油箱增压管路接口处存在燃油需满足以下条件:飞机停放时间较长,同时增压管路两个单向活门和减压器均不密封,该种情况下,只会在试车初始阶段出现燃油异味。

2.滑油进入环控管路(发动机滑油、涡轮冷却器滑油)

1)发动机低压压气机转子与发动机进气机匣对接处、发动机低压压气机转子与中介机匣对接处在暖机时有少量油气渗出。

注:此状态会在发动及工作一段时间后,现象逐渐减弱、消失。

2)A3引气盘处渗入滑油。

3)长时间停放后涡轮冷却器滑油内漏。

3.其他杂质

气滤、水分离器、环控管路或座舱管路及通风口的杂质引起。


四 定位排除

1.对A3引气盘、发动机舱、燃油箱附近环控管路进行检查,若管路、附件安装接头无油液渗入现象,可排除A3引气盘处故障可能性。

2.对燃油增压管路处油滤进行检查,同时结合停放时间考虑,可排除燃油增压、涡轮冷却器内漏故障的可能性。

3.对气滤及水分离器进行分解检查,并用洁净的风源对其进行吹洗;使用地面空调车向座舱供风,对座舱供风管路及各通风口进行清洁。

4.地面试车,按发动机从“低转速—高转速”往复运转4次,各状态停留至少2min确保充分通风,前、后舱检查人员检查空调系统工作应正常、无异味,可排除故障。


五 总结及建议

通过分析排除,座舱异味应为发动机低速运转状态时产生的异味残留在座舱内。发动机机匣内滑靠低压空气封严,机匣内滑油与低压封严空气靠篦齿相隔,在发动机工作初期或长时间低转速运转时,低压封严压力低,低压空气出口压力小于篦齿内滑油压力,因此机匣内滑油会通过发动机封严篦齿渗出少许进入压气机。当高转速状态运转后,低压空气压力大于篦齿内的滑油压力,故障现象就会逐渐减弱消失。

为排除座舱异味故障,提出以下维护建议:

1.长时间停放后,应对环控系统进行充分的通风循环,以清除沉积在系统中的异味气体。

2.发动机滑油添加不宜过多。

3.发动机工作时,不应长时间低转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