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在肺结核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医学影像技术在肺结核中的应用效果

罗传会

四川省大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四川 达州 6351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尘肺病诊断中应用平板探测器数字化X线摄影DR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为在尘肺病诊断工作中推广应用DR技术提供基础资料。方法:该院选择96例接触矽尘的受检者,同时拍摄高仟伏胸片和DR胸片,胸片的肺区小阴影的密集度、分布范围、尘肺病诊断期别和形态进行分析。结果:高仟伏胸片和DR胸片的质量,DR胸片明显高于高仟伏胸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仟伏胸片和DR胸片判定小阴影总体密集度结果,经一致性分析kappa>0.75,一致性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胸片在尘肺病的影像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并可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肺结核;影像技术;影像诊断

肺结核疾病在我国极为普遍,近年来患结核病的人群随着人口的流动和增加也随之增加。其中不典型肺结核因其症状和体征都不具有典型肺炎的特点,因此难以发现并且在临床上难以正确诊断,或常被诊断为其他疾病,加大确诊和治愈难度,因此准确诊断不典型肺结核在现代治疗肺结核疾病尤为重要。近年医学影像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 DR 因其使用操作简便、图像质量好、信息量多、废片率低等优势,目前在临床 X 射线摄影检查中已普遍应用。国际劳工组织已将数字技术拍摄的尘肺 X 射线胸片列入到今后修改尘肺国际分类法的研究计划中,而今我国尘肺病国家诊断标准仍以传统的高仟伏(HKV)胸片的 X 射线表现作为尘肺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如何应用 DR 技术已成为当前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我们通过对高仟伏胸片与 DR 胸片对尘肺病的影像诊断结果对比分析,为我国在尘肺病诊断工作中推广应用 DR 技术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一、研究对象

在尘肺病普查和复查中该院选择 96 例接触过矽尘的受检者,选择 2 例未接触过粉尘且无吸烟史的男性健康者拍摄 DR 胸片,作为阅读 DR 胸片时的正常对比胸片。全部对象(96 例)分别在同一天拍摄高仟伏胸片和 DR 胸片(受检者事先知情并同意拍摄)。

二、摄影设备及投照

1、高仟伏胸片:摄影设备:岛津 500 毫安 X 光机,TJC 自动片库,HQ450 洗片机;摄影条件为:焦-片距 180cm,电压 120KV 以上,电流 100mA,曝光时间 0.02~0.05S,手动曝光。

2、 DR 胸片:摄影设备:DJ2001 数字化 DR 摄影系统,非晶硒平板探测器,柯达 8150 激光干片打印机;摄影条件:焦-片距 180cm,电压 120KV 以上,电流 100mA,曝光时间 0.01~0.05S,自动曝光。

3、读片方法严格按 GBZ70《尘肺病诊断标准》及有关读片的规定和要求,对尘肺病人的高仟伏胸片和 DR 胸片同时阅片,并写出读片结果。读片时,每张胸片都必须对照国家尘肺病诊断标准片,阅读密集度 0 级或 1 级的 DR 胸片时,均同时对照 2 例健康成人的 DR 胸片。核对每位读片者的读片结果,对其中不同的读片结果进行讨论,并以多数读片者的意见为最终的诊断结果。最后,3 名读片者同时对 2 种胸片在诊断中出现差异的每例胸片进行分析,分析两者差异的表现及其原因。

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对高仟伏和 DR 胸片质量、对尘肺病的诊断分期进行 X2 检验,用 Kappa 统计量对两种胸片影像各肺区小阴影总体密集度及诊断分期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水准为 α=0.05。对 Kappa 值(k)的参考评价原则如下:0.75≤ k<1 诊断一致性较好,0.4≤k<0.75 诊断为一致性一般,0≤k<0.4诊断为缺乏一致性。

三、结 果

1、高仟伏胸片和 DR 胸片质量的比较:由表可知 DR 胸片的胸片质量要明显高于高仟伏胸片。

5fe015d7c4617_html_9ad529e56ca1a61.png

2、高仟伏(HKV)胸片和 DR 胸片小阴影密集度,除两例胸片大阴影未统计在内,94 例受检者的两种胸片小阴影总体密集度相同的占 87.23%(82/94),7.45%(7/94)的高仟伏胸片小阴影总体密集度高于 DR 胸片,5.32%(5/94) 的高仟伏胸片小阴影总体密集度低于 DR 胸片。高仟伏胸片定为总体密集度 0 级和 l 级分别为 36 例和 49 例,占受检例数的 38.29%和 52.13%。DR 胸片定为总体密集度 0 级和 1 级分别为 37 例和 49 例,占 39.36%和52.13%。经一致性统计分析,Kappa 值=0.93,说明一致性较好。

3、高仟伏胸片和 DR 胸片的尘肺病诊断结果,对 96 例受检者,高仟伏胸片诊断无尘肺者 13 例,观察对象23 例,壹期尘肺 49 例,贰期尘肺 7 例,叁期尘肺 4 例;DR 胸片诊断为无尘肺者 21 例,观察对象 18 例,壹期尘肺 47 例,贰期尘肺 6例,叁期尘肺 4 例。2 种胸片诊断的各期尘肺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52,P=0.653>0.05)。

4、对同期别尘肺高仟伏胸片和 DR 胸片小阴影分布范围,两种胸片均诊断为观察对象 12 例,7 例两种胸片的小阴影分布范围相同。两种胸片均诊断为壹期尘肺 43 例,27 例两种胸片的小阴影分布范围相同,9 例高仟伏胸片小阴影分布范围大于DR 胸片。两种胸片均诊断为贰期尘肺 6 例,4 例两种胸片的小阴影分布范围相同。

四、讨 论

DR 胸片的一级片率明显要高于高仟伏胸片,且技术易于控制。DR 胸片的质量好于高仟伏胸片,其图像清晰度及肺内微细结构显示明显优于高仟伏胸片。在现代医学中,数字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大大改变了检测模式。诊断结核病传统X射线乳房X射线造影仍然是检测和诊断肺结核的一种选择,如果发现或怀疑肺结核损伤,诊所更有可能选择接受检测。和后续行动与X射线板相比,CT应用和图像特征还提供了更清晰、直观和完整的肺结核热点图像;根据同样的临床数据,CT对肺结核诊断的信心大大高于目前的X射线板。肺结核病例是临床诊断的,检测结果高于其他疾病。因此,当务之急是制定和提出国家检测和诊断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标准和准则。结核病加剧减少剂量的努力核磁共振和PET-CT仅用于特殊情况下的后续检查或需要鉴定诊断的病人。

本次研究中,2 种胸片的小阴影总体密集度包括 0、1、2、3级一致程度较好,[1]报道一致。Ziihringer采用高仟伏胸片与 DR 胸片非晶硒平板探测器按 ILO 尘肺 X 线影像国际分类法读片后认为,2 种胸片的读片结果是类似的,且 DR胸片影像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高仟伏胸片。2 种胸片诊断尘肺期别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中,43 例壹期尘肺中有 7 例 DR 胸片小阴影分布范围大于高仟伏胸片,和 Franzblau 的研究一致。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用 2 种胸片判定小阴影密集度为 0 级和1 级时,其一致性检验较好;在判定壹期尘肺的小阴影分布范围时,2 种胸片读片结果的差异明显,这可能就是造成本文结果中叙述的部分受检者用 2 种胸片得出不同诊断的原因。根据此次对同一受检者的 2 种胸片分析认为,主要是部分高仟伏胸片的影像质量偏差,特别是右上左下肺区的光密度偏低,虽然胸片质量都符合国家规定的一二级片的要求,但对辨认 p、s类的小阴影还是有一些影响。我们按高仟伏胸片质量要求对 DR胸片进行了评定,并没有发现差片和废片,由此可说明 DR 胸片成像质量要明显高于传统高仟伏胸片质量。由结果可知,在相同条件下,DR 摄影技术对人体的辐射危害要明显低于高仟伏摄影技术。

DR 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数字 X 射线摄影技术,既保证了图像质量,实现了医院无胶片管理,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空间,又能为尘肺病的诊断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能在尘肺病原诊断的基础上发现新的影像线索,作出更加客观的诊断。随着 DR 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只需规范 DR 胸片 X 射线检查的技术要求,编制出台相应的尘肺病 DR 诊断标准片,DR 影像系统完全可用作尘肺病的检查、诊断和分期,可以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俞曼华,张俊祥,时爱萍. 医学影像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做法 [J].实用全科医学 ,2019,4(6):62.

[2] 张祥林,吕晓虹,牛玉军.SPOC 反转课堂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10(32)9.

[3] 裴东方 , 陈少武 . 多层螺旋 CT 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 2019, 20(3): 25.

[4] 姚雪云 . 使用低剂量螺旋 CT 技术和 X 线胸片技术诊断肺结核的效果对比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18, 2(2): 11.

[5] 李才勇 . CT 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 2017, 9(22): 77-78.

[6] 朱孔乔 . 医学影像学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2017, 1(13): 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