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社区高危新生儿筛查和管理模式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地 社区高危新生儿筛查和管理模式的探讨

陆黎明

无锡市梁溪区刘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无锡 214000

摘 要: 随着我国二宝时代的到来以及围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近年来,高危新生儿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对于高危儿的保健管理是目前各级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也是促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中心内容之一。该报告通过对刘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2019年818名新生儿进行高危儿风险筛查,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模式,评价高危儿管理的效果,探讨筛查和管理中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完善高危儿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危儿 社区管理


高危儿是在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存在对生长发育和机体功能有高度危险因素的儿童。大量的研究数据证实高危儿发生生长发育障碍、并发危重病症以及神经精神发育障碍等问题都远超正常新生儿。而高危新生儿由于其自身特点,早期不能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容易被忽视,而一旦错过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将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遗症,或许终身残障。因此与一般的健康儿童相比,高危新生儿需要更多特殊的保护。而面临越来越多的高危新生儿,社区如何做好高危儿童的筛检和管理,确保每一个高危儿都回到正常的生长轨道,减少发育障碍等问题的发生,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2018-2019两年中出生新生儿产前、产时、产后危险因素筛检,分类进行管理,定期生长监测和随访,与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实行双向转诊的管理模式,总结出高危新生儿管理中的经验与存在问题,为不断完善改进高危儿保健方案提供依据,从而更有力地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资料:整群抽取2018-2019年刘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出生新生儿818人,筛查出存在产前、产时、产后高危因素新生儿239人。查看年度高危儿分级分类管理报表、高危儿管理登记本、高危儿专案管理登记表。

1.2研究方法

1.2.1筛查方法:一与妇保核对产前高危因素产妇名单,包括异常妊娠分娩史、高龄、妊糖、妊高、产前TORCH感染等因素。二及时掌握产时情况,通过查看省妇幼健康信息平台第一时间掌握早产、低出生体重、足月小样儿、出生窒息等产时因素高危儿。三通过产后新生儿访视及时了解28天内新生儿健康情况,筛查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感染败血症、持续性低血糖、先天性心脏病、颅内出血等产后高危因素。

1.2.2分类标准:根据危险因素分级,将高危儿分为A类、B类两级。

A类包括母亲因素(高龄、妊糖、妊高、残疾、梅毒感染),早产(32≤孕周<37),低出生体重(2000克≤体重<,2500克),轻度窒息(Apgar评分7-8分),轻度缺血缺痒性脑病,轻度高胆红素血症,持续性低血糖,新生儿感染。

B类包括母亲因素(艾滋病、乙肝、TORCH感染),早产(孕周<32W),低出生体重(体重<2000克),足月小样儿,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7分),中重度缺血缺痒性脑病、颅内出血、胆红素脑病、遗传代谢性疾病,A类大于等于三项。

1.2.3管理模式:根据《江苏省高危儿分类管理办法》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所有高危儿进行社区登记专案管理,将筛检的所有高危儿进行分级转诊,A类转诊至二级医疗机构,B类转诊至三级医疗机构,社区追踪转诊结果,定期随访生长情况。

1.2.4数据质控与统计:做好每月筛查高危新生儿的统计上报,定期核对系统高危儿漏报情况,质控数据准确性。严格参照统计学公式,计算率与构成比。此研究未设对照组,无统计学检验。


  1. 结果:

2.1筛检结果:2018-2019两年共筛检出高危新生儿248人,检出率为30.3%。其中18年筛检82人(19.29%),19年筛检166人(42.23%)。A 类210人(发生率25.67%)B类38人(4.64%)。如表1:

高危新生儿筛检情况(表1)

年度

活产数

高危新生儿筛检人数

筛检率(%)

高危儿分类

A类

筛检率%

B类

筛检率%

2018

425

82

19.29

66

15.5

16

3.76

2019

393

166

42.23

144

36.6

22

6.69

合计

818

248

30.31

210

25.6

38

4.64

从高危新生儿筛检的病因分类构成来看,产前母亲因素246例,占比73.65%。产时早产儿39例,占比11.67%,产后高胆红素血症24例,占比7.18%。新生儿窒息9例(3.69%),新生儿肺炎7例(2.09),足月小样儿3例(0.89),颅内出血、败血症、低血糖各2例(0.59)。如表2:

高危新生儿危险因素构成情况(表2)

年度

产前因素

产时因素

产后因素

合计(例数)

母亲因素

早产,低体重

足月小样儿

新生儿窒息

高胆红素血症

颅内出血

新生儿肺炎

败血症

持续低血糖

2018

52

25

0

3

10

2

3

2

0

97

2019

194

14

3

6

14

0

4

0

2

237

合计(例数)

246

39

3

9

24

2

7

2

2

334


2.2管理结果:248名高危新生儿进行上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转诊率100%,回执率100%。追踪随访235人,迁出失访13人,结案16人,结案符合规范管理人数16人。规范管理率100%。


  1. 分析讨论:

从上述数据结果来看,高危新生儿的发生率和筛检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且A类低危组发生率大于B类中高危组,从危险因素分类上看,母亲因素的高危儿占所有高危儿的比例最高,占比73.65。其次是早产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肺炎等。母亲因素的高发生,一方面是全面放开二胎政策,高龄分娩、多次妊娠等异常分娩史因素的增加,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妊娠期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增加,随着产前检查能力的提高,如代谢性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直线上升。而妊娠期母亲的高危因素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多大,或者是否通过健康宣教等方法减少母亲高危风险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伴随着更多的高危新生儿出生,儿童保健面临着新的挑战。社区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分级管理,儿童保健与其他学科协同管理模式,最大程度保障了高危新生儿的健康发展。随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进一步的规范化,高危新生儿筛检能力不断提升,产前、产时、产后三级筛检模式确保了无高危新生儿漏管。根据高危风险等级进行双向转诊,能更早地发现异常信号,早诊断、早干预,最大程度地改善高危新生儿愈后,减少发育障碍、危重病患的发生。

当然目前高危新生儿管理的模式尚不完善,还需持续改进。在此报告研究中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社区与二、三级医疗机构信息不能及时互通,高危新生儿转诊情况不能及时反馈至社区儿保医生,家长来回往返,导致不配合不依从增加。高危儿管理时限长、结案率低,对于各类分险评估无统一标准共识等,这些问题都需在今后的高危新生儿管理中不断摸索前进。

综上所述,社区高危新生儿筛检和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在预防高危儿并发症中起到重要作用,基层社区能发挥优势,提高高危儿筛检率并基础判断风险进行转诊,上级医疗机构能集中医疗资源对高危儿进行早期评估早期干预,两者在高危儿管理过程中协同合作,加强信息互通,建立长效协作模式,必将提高保健服务质量,全面促进高危新生儿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