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模式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品管圈模式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 梅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15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通过采用品管圈模式的实际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品管圈模式进行护理。结果:2组患者在护理前尿蛋白、BUN、SCr水平较高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尿蛋白、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2.70%,对照组13.51%,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运用品管圈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控制其病情进展并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护理;品管圈模式;效果

品管圈是工作于同一场所内的工作者所自发组织形成的小圈团体,从而协作解决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团体成员通过集体协作并充分集思广益,严格依据所制定的活动程序完成工作内容,有利于提升业绩水平。品管圈活动在临床医护领域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改善医护服务质量和协调护医护患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以下将分析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通过采用品管圈模式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8月~2020年6月本院74例肾病综合征病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观察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33~79岁,均值为(52.6±1.3)岁。对照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龄32~78岁,均值为(52.5±1.3)岁。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包括环境卫生护理、用药指导、日常饮食管理和口头健康知识宣教等;观察组运用品管圈模式进行护理,方法为:(1)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由主管护师以及护士等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全体成员投票选举一名成员作为圈长以及一名成员作为辅导员,其余成员均为圈员,利用下班时间进行品管圈活动。同时通过微信群等实现圈成员的交流与沟通,明确本次的圈活动主题是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质量;(2)把握现状:将患者尿蛋白、血尿素氮等相关生化指标在护理后的改善以及降低并发症率来作为患者护理质量评估的标准[2];(3)现状分析: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针对影响临床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方案;(4)拟定对策与实施:结合所明确的问题和制定的护理计划目标来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圈成员需要接受学习与培训,掌握肾病综合症的各临床知识,结合患者的受教育水平、家庭环境、背景以及性格特点等,来明确相应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在患者护理期间加强巡视,并密切护患间的交流,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临床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信赖感以及依赖感,帮助缓解其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3]。动态化的评估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变化,针对出现的负面情绪需要做好心理疏导,掌握并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从而为护理计划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强化安全护理工作,避免发生意外事件,确保患者治疗期间病区环境的卫生与整洁,指导患者科学饮食,以低钠、低磷和低钾以及高蛋白的原则进行日常饮食指导。

1.3评价标准

(1)比较2组患者在本次护理前后主要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包括尿蛋白、血尿素氮(BUN)以及血肌酐(SCr);(2)统计2组患者观察5个月内的并发症情况,如感染、营养不良、血栓栓塞等。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5fdffdcc349c0_html_974ceb15fce297b8.gif ±s),组间数据行t/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化指标对比

2组患者在护理前尿蛋白、BUN、SCr水平较高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尿蛋白、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1 2组生化指标对比(5fdffdcc349c0_html_974ceb15fce297b8.gif±s

组别

例数

尿蛋白(mg)

BUN(mmol/L)

SCr(umol/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7

108.26±30.59

52.62±3.19

452.16±95.26

236.25±25.26

102.62±32.15

63.15±11.15

对照组

37

107.95±31.26

72.06±4.08

451.59±96.79

313.69±38.59

102.59±32.17

88.59±16.26

t值


0.625

11.526

0.296

15.326

0.925

9.625

p值


0.336

0.000

0.273

0.000

0.718

0.000


2.2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率2.70%,对照组13.51%,P<0.05。

2 2组并发症对比[n(%)]

分组

n

感染

营养不良

血栓栓塞

总计

观察组

37

0(0.00)

1(2.70)

0(0.00)

1(2.70)

对照组

37

2(5.41)

2(5.41)

1(2.70)

5(13.51)

χ2


1.896

0.625

0.325

5.183

p值


0.318

0.253

0.262

0.011


3讨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往往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来进行治疗,由于患者的治疗周期长并且费用较高,这使得其思想和经济压力较重,患者容易产生担忧、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放弃治疗的念头,影响患者的依从性与疾病控制效果。所以,加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科学护理至关重要[4]。品管圈模式的运用通过护士组建品管圈,加强组内成员的学习和培训,在此基础上把握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明确护理目标,拟订更具个体化和规范化的护理服务措施,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服务质量,并且还能够在心理层面上给予充分的鼓励支持以及安慰,所以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对于提升其病情控制效果意义重大。例如,本次的对比结果证实,观察组通过运用品冠圈模式进行护理,患者在护理后主要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这也表明,品管圈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运用品管圈模式进行护理可有效控制其病情进展并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傅高燕.品管圈模式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之友,2020,11(15):28.

[2]陈久彬.品管圈模式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5):238.

[3]张凤霞.品管圈模式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19,6(50):39.

[4]刘永红,白燕,陈云庆, 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尿酸达标率中的 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