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科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7
/ 2

浅析学科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潘红梅

黑龙江省宁安市兰岗镇中心校 黑龙江 宁安市 157400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数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层级结构,非常适合用学科思维导图来体现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适时运用学科思维导图来进行教学,不但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思维导图;运用

引言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数学理论知识的硬性传授和机械化灌输,大多数小学生都是以死记硬背、反复记忆的方式掌握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不仅不利于学生深刻掌握重难点知识,也忽略了数学课程的系统性、全面性,很难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改善此状况,教师应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情况,将思维导图高效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利用思维导图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构建完整、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实现触类旁通,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1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1.1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其具有抽象性、逻辑性明显的特征,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具有较高要求。思维导图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综合能力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自然地提升了自主探究、分析、归纳的能力。教师还可在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和反思,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1.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思维导图的开放性特点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研究各种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逐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模式。教师结合思维导图进行讲解,不仅能帮助学生厘清思路,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化对抽象数学理论的认知,进而促使学生数学学习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

2学科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1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这门课程的学业成绩肯定差不了。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很多老师认为数学就是要板着脸一本正经的去上,这样才能体现出数学的严谨性。其实不然,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长期下去,会让学生认为数学就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从而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小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运用学科思维导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等来代替数学概念,或者给数学概念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有一种亲近感,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有关三角形分类的知识时,可以先让学生把不同三角形卡通化,给他们起名字,比如锐角三角形可以叫“锐锐”或者“小锐”等,接着让学生去表示三角形分类的相关知识,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同时学生不但能够清楚的表示出三角形之间的关系,还能运用思维导图表达一些很有创意的想法。

2.2巧用思维导图识记概念

古人云:“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概念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准确识记概念内涵,激励他们自主思考概念定义,要巧妙运用思维导图。在概念识记期间,改变以往单纯背诵的教学形式,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抽象概念内涵、外延,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避免他们逐渐遗忘概念。同时,在概念教学中,可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区别相似概念,避免他们出现认知混淆问题,能准确区分、辨别不同概念。这种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其中,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教学时,为帮助学生识记“容积”这个概念。课堂上,可先向学生展示提前准备好的牛奶盒,边指牛奶盒上“净含量”一词边说出其容积。接着,为学生展示一个饮料瓶,鼓励他们大胆说出饮料瓶容积具体数值。当学生初步理解了“容积”概念以后,以“容积”为关键词,为学生展示一幅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描述L、ml计量容积的单位和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区别,直观、形象阐述容积概念内涵和外延。看到思维导图中对容积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描述,学生们将准确完成这一概念的识记。

2.3思维导图促进单元复习

单元复习主要是为了巩固单元知识点。单元知识点之间往往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而在实际学习中,小学生很容易将知识点孤立起来,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无法做到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有的学生在教师讲题时能听懂,但当题目出现变化就不会解题了。究其原因,学生没有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不能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首先,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其巩固脑海中的数学知识。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回忆相关知识点,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其次,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薄弱之处。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会发现自己对一些知识点较为陌生,甚至思维混乱。在找出薄弱之处后,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巩固。巩固学生的薄弱之处是复习课的主要目的。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本单元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关键词完善、脉络清晰,使人一目了然。而知识掌握得不好的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各知识点之间联系混乱,让人一头雾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判断学生的薄弱之处,然后对症下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科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学习工具,只有教师在充分认识学科思维导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运用于数学概念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同时在绘制之前注意甄别学科思维导图的适用范围,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左学军.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30-131.

[2]刘子健.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0):157.

[3]张惠平.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2019(9):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