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防治小儿哮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6
/ 2

冬季如何防治小儿哮喘 ?

陈建

眉山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眉山 620010

小儿哮喘是临床儿科十分常见的疾病,每次哮喘发作时,小儿会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如端坐呼吸、面色青灰、呼吸困难、喘息、咳嗽、胸闷、气促等,多伴有哮鸣音,一旦发作会给患儿带来极大痛苦,而家长往往无能为力,十分揪心。而冬季往往是小儿哮喘发作的高峰期,那么在冬季应该怎么做好小儿哮喘的防治工作呢?这也是大部分患儿家长所关心的问题,为此笔者咨询了相关专家,向其询问了相关问题,并于下文中做出总结。

什么是小儿哮喘呢?

小儿哮喘这种疾病家长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往往较为片面,部分家长的认识甚至是错误的,那么小儿哮喘到底是什么呢?小儿哮喘在临床上被称为支气管哮喘,其往往又被简称为哮喘,其属于呼吸系统疾病,是指由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细胞组分与细胞共同所参与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其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群体及过敏体质儿童群体,具有遗传倾向,多于清晨或(和)夜间发作或加剧,大部分患儿可自行缓解或治疗缓解。

小儿哮喘是怎么产生的呢?

小儿哮喘的主要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免疫因素,大部分患儿出现哮喘是过敏因素导致的,因吸入或食入过敏原等诱发过敏机体出现慢性气道炎症与变态反应。二是遗传因素,哮喘具有遗传倾向,因此若是患儿的家庭成员存在特应性体质或过敏性疾病,如食物过敏、皮肤过敏等,则其产生小儿哮喘的几率要比正常群体更高。三是精神因素,患儿的疾病发作与情绪存在密切关系,其原因尚未明确。四是环境因素,相关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情况越发严重,与此同时受到宠物、吸烟、食品添加剂、装修等因素影响,哮喘的发病几率逐渐增加。

为什么冬季小儿哮喘发作更加频繁呢?

小儿哮喘的诱发因素有很多,如空气污染、食物、药物、天气变化、烟雾、尘土、花粉、冷空气、流感等,而冬季小儿哮喘的发作频率往往会增加,这是由于冬季的气温更低,空气更加干燥,空气中存在的悬浮颗粒增加,昼夜温差增加,而患儿的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其体质往往较弱,免疫力与抵抗力较差,该季节儿童很容易患上感冒、流感等,再加上冷空气的刺激,其更容易出现哮喘发作。

冬季如何预防小儿哮喘呢?

冬季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小儿哮喘呢?一是要远离诱发因素,上文中对小儿哮喘的诱发因素做了简单介绍,在日常生活中患儿要尽量原理这些诱发因素,以免导致哮喘发作。二是要定期对房间进行通风,保证房间内空气新鲜,但要避免出现对流风,以免儿童受凉或感冒。三是要做好感冒预防与保暖,南北方的冬季往往存在一定差异,就南方而言,其空气中存在的悬浮颗粒较少,所以需要加强颈部保暖,以免冷空气导致气道发生痉挛,进而引发哮喘,而北方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则相对较多,所以除了要做好颈部的保暖工作外,若外出则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四是控制饮食,家长要控制好患儿的饮食,要鼓励患儿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与水果,同时多食用可以滋补肺部的食物,如栗子、芡实、黑豆、银耳、羊肉、枇杷、莲子等,同时禁止食用过咸、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五是要加强监控,就像高血压病人监测血压一样,家长可使用峰流速仪在家检测患儿的肺活量情况,并做好记录,若患儿的肺活量降低且超过40%,则要立刻进入医院就诊。

冬季如何治疗小儿哮喘呢?

就目前而言,小儿哮喘的治疗可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急性发作时的治疗,如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糖皮质激素与短效茶碱等,均可有效缓解患儿发作时的症状。另一方面是平时的控制治疗,主要为西医治疗与中医治疗,前者主要采用西药,如ISC、抗IgE抗体、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缓释茶碱、全身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等,后者则通过穴位贴敷、食疗与推拿进行治疗,中医通常将小儿哮喘分成三种类型,分别为寒性哮喘、热性哮喘与虚性哮喘,文章篇幅有限,仅对虚性哮喘进行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介绍,食疗:参苓粥,取30克茯苓,将其捣碎后用温水浸泡三十分钟,取两次药汁,取5克生姜与30克党参,将其切片,取120克粳米,使用上述材料熬制成粥食用。推拿:选取三阴交穴、关元穴、肾俞穴与脾俞穴,前两者按揉各一分钟,后两者则按揉各两分钟。穴位贴敷:取30克延胡索与白芥子、15克细辛与甘遂,研制成粉末后使用姜汁将其调匀,贴敷于膈俞穴、心俞穴及肺俞穴,每次半小时即可。

家长如何做好护理工作呢?

小儿哮喘属于慢性疾病,其疗程较长,再加上治疗成本的影响,绝大多数患儿会在家接受治疗,而此期间家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家长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观察患儿是否存在先兆症状,如打喷嚏、咳嗽、流鼻涕、发热等,一旦存在上述情况则要及时根据医嘱给予药物进行控制。二是若患儿咳痰无力,则家长需要协助患儿排痰,拍打其背部,从边缘到中心、从下到上。三是保证患儿休息充分,协助患儿采取半坐体位,保证环境安静,通常为每天十到十二个小时。四是坚持锻炼,如广播操、慢跑、游泳、散步等,加强患儿的免疫力,提高其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