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德育故事——德育先育其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6
/ 2

我的德育故事——德育先育其心

姚希

重庆市江北区米亭子小学校 400020

育人先育其心,作为老师,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德育。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近十年,我和孩子们的故事有很多很多,有的让人感动,有的让人气愤,有的让人欣慰。虽然品学兼优的学生一直讨人喜欢,但是越到后来我越发现,在特殊的孩子身上,我更能获得某种触动,进而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孩子共成长,真正落实德育工作。

我们班的小苏(化名)和小江(化名)都是比较特殊的孩子。小苏的父母经营一家面馆,平时对他疏于管教,只是花钱让其在外参加作业辅导。再加上后来又有了二胎,父母对他更是不上心。从他平时课堂的状态和家庭作业情况来看,小苏完全对学习没有任何上进心,只是当作任务来完成,不追求质量,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而小江的父母离异,养在父亲身边,缺少母亲的关爱。再加上父亲经常出差,陪伴其身边的是爷爷和奶奶,导致其性格有许多缺陷:和同学相处不够融洽,经常以暴力解决问题;自身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他们二人共同的特点是午餐的时候,经常挑食、浪费粮食,经多次教育后仍收效甚微,以致后面会发生乱倒餐余垃圾的事件。

星期三的中午,同学们用餐完后,都在收拾自己的餐具。这时,我们班的班长告知我:小苏和小江在跑到二楼倒饭菜。当时我才用餐完,正在忙着批改作业。我当时的反应是让记录委员把他们叫回来,可没想到的是:他们二人躲过了纪律委员的追捕,把饭菜倒入了二楼靠校长办公室的垃圾桶。由于接下来的两节课我忙着改作业,没有及时当面问清楚中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下午第三节课,校长走到了我们班教室,对照着手机上的图片,认出了小苏。我顿时明白过来:小苏和小江在中午闯了祸。接下来他们去德育处向王老师说明事情的经过,从他们的说辞可以知道:1平时看起来没有什么主见的小苏却是始作俑者,是他提出去一楼或者二楼倒饭菜(我们教室在三楼,这样可以排除自己的嫌疑)。2面对纪律委员的追捕,他们悄悄躲到楼梯巷道处,结果成功躲避。3接下来前往二楼垃圾桶处,把饭菜倒入了垃圾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通过监控画面,可以看到谁把饭菜倒入垃圾桶,在排除一二年级学生后,最终在三楼查出了真凶。在了解他们的作案过程后,我真的觉得非常震惊:如果他们把聪明才智用到学习上,那该多么优秀,可惜用错了地方。

针对他们二人的问题,我第一时间进行了教育。让他们明白:平时在班上规定不倒饭菜,这是为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也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把饭菜拿到外面倒肯定是不对的,虽然换了地方,仍然浪费了粮食,也破坏了环境。另外,在有同学善意提醒的情况下仍然去做这件事,这就是故意为之,任意妄为。没有人能孤立于规则之外,无规矩不成方圆。同时,还及时联系了家长,必须当面和家长沟通此事,让家长引起重视,在家里也要注重教育和引导。

反思

通过此次事件,可以看出教育的艰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长期的细心栽培与呵护,怎能培育人才?在当今多元的信息时代,小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1思维活跃,接受信息能力强。2个性张扬,富于激情,现代意识强。3注重自我,缺少责任感。4心理问题增多,承受挫折能力不强。5追求时尚,缺少艰苦奋斗精神。事例中的小苏和小江就是典型的注重自我,个性张扬,越是不被允许的事情越想去做。对此,在以后的德育工作中,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道德教育的底线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一句至理名言:“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习惯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的影响着我们的品德,左右着我们的成败。解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应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先说道理、再定规矩、量化管理、赏罚分明、教师示范、持之以恒。

二、培养公民素养——现代德育的重要任务

今天在校中小学生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中的一员,他们不仅应当是一个血脉里流淌着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的中国人,还必须是一个有着现代公民素养的世界人。在上述事例中的小苏和小江就是缺乏公共道德,乱倒垃圾,破坏了校园环境。因此可以通过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活动、班级日常生活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

三、爱心与责任——道德的核心价值观

首先,引导学生从关注自己走向关注他人,关注社会。让学生明白“爱与责任”是一种关心、是理解与尊重。一个对社会负责的学生,应该对社会表示关心。

其次,要引导学生懂得“爱与责任”就是不做损害他人的事。一个对社会负责的学生,应遵守社会规则,不做不利于社会的事情,诸如:损坏公物,危害社会安全,违反社会规范等。

最后,还要让学生明白“爱与责任”应当是一种给予或奉献。一个对社会负责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可以有针对性地举办“爱心义卖会”“手拉手助学友”等活动,让学生努力为公益事业服务,并让他们懂得无论力量大小,都是对社会有意义的贡献。

四、诚实守信——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

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时时事事讲诚信,给学生做城市守信的榜样。换言之,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班主任自己坚决不做,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感染和取信于广大同学,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其次,要将诚信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和任课教师的沟通,充分发挥课堂强大的教书育人的功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诚信教育,这样才能将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五、正确的人生观——认识路上的方向标

正确的人生观的基本特点应该是:以善待自己,服务他人为人生核心,以成就自我,奉献社会为人生目的,以乐观进取为人生态度。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首先,要让学生确立珍爱生命、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还要致力于净化学生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学生对社会不良环境的抵抗力。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结合社会注意荣辱观教育举办“知荣明耻立志向”主题班会等等活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净化学生心灵、涵养学生情操的精神家园。

六、规则意识——现代人的基本特征

所谓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比如遵守校规、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游戏规则、遵守法律的意识。古人说的好:君子慎独。君子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是很慎重顶顶顶顶顶,因为没有人监督你,人性中的不好的一面就会跳出来,千方百计地诱惑你。如果没有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顺手牵羊不是没可能的。规则意识作为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如此中哟啊,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呢?

在全球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中国社会转型激烈变革的新时期,培养什么样的青少年一代才能既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时期我国德育内容在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主旋律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要求,德育内容更加强调民族精神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行为习惯、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生命意识、规则意识的培养,并与时俱进地增加了信息时代网络道德、科技道德的新内容。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要深刻领会新时期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将其融入班级日常管理与活动之中,通过各种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落实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而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