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需而为  教学相长——记《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策略改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1

应需而为  教学相长——记《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策略改变

王兴地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朝阳小学

今天,按照进度,我该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小公鸡和小鸭子》,上课伊始,我先给学生提出自读要求:
根据拼音自己阅读,标上小节的序号;准备好你学会的生字或者词语,一会儿当小老师教给其他孩子;如果你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弄明白学习要求了,孩子们都忙了起来。
汇报交流环节,当我准备检查孩子们学习情况时,有个孩子小手举得老高。我让他先说。他站起来问我:“老师,课文中两个‘de’怎么分啊?”
我一时没听明白,问他:“你能说得具体一点吗?能不能把你的问题在哪里给我们读一下呢?
于是,他开始读。原来课文里有两句话是: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他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让小公鸡坐在自己的背上。其中的“得”和“地”都读“de”,他分不清。
我很诧异,表扬了他读书很认真,居然能发现这个问题,但又迅速地思索该如何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联系到前边也学过了“的”的词语,我临时改变了教学任务——专题解决“的”“得”“地”的用法。可是小学一年级孩子没学过词性,就是给他们讲了,他们也记不住,在实际阅读中遇到了还是不会。怎么办?我思索了一下,决定让孩子们来解决。

于是,我让孩子们开动脑筋,想想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三个字?孩子们七嘴八舌,开始说起来,我也随机板书,不一会儿,我们在黑板上写下了:
弯弯的小河、宽宽的公路、美丽的校园、漂亮的礼物、雪白的雪莲、遥远的新疆、遥远的北京、壮观的仪式、蓝蓝的天空……
跑得飞快、吃得很欢、跳得很高、画得漂亮、哭得伤心、来得很迟、走得太快、笑得开心……
飞快地游过去、难过地直哭、慢慢地走、开心地笑、偷偷地跟着、起劲地打……
我让孩子们读读这些短语,然后找到规律,让自己容易记住和区分。
很快,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老师,我发现‘得’的前边都是表示动作的”,“老师,我发现‘地’的后边是表示动作的”,“老师,我发现‘的’的前后都没有表示动作的词”……
我肯定了孩子们敏锐的洞察力,并告诉他们:“这是最好的记忆和区别方法,这么伟大的发现是你们自己总结出来的。”孩子们高兴得欢呼起来。
接下来,我出了练习题,让孩子们按这个方法选词填空,孩子们都选对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设计,都应有助这种方式的形成。”
这次教学实践,让我很好地践行了《课标》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是我们师生的一次共同成长和飞越。我的教学引导促进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探究的种种变化促进了我改变相应的教学策略,更彻底地践行《课标》理念。
我们不能小瞧孩子的潜能,尽管一年级孩子的知识体系和还不丰富,探究能力还十分薄弱,但,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系统。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地放,把学习的时间和学习权利充分还给了他们,让他们在学习实践中思考、感悟、提升。我很好地扮演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
语文学习,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与文本的精彩对话,这样的教学更能激发生命个体彰显自己的个性。语文教师,就应该担负起激发生命个体潜能的职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