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8
/ 2

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丁廷昌

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绥阳镇砚台完小 ,贵州 遵义 564201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农村有很大一部分小学生存在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与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数学成绩和数学学习能力明显落后。这些学生被称为学困生。本文将分析农村小学困生的原因,并对学困生提出一些改善建议,希望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由于农村小学教育环境相对落后,部分学生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由于学习习惯、态度、学习方法、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因素,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他们的刻苦学习观念也比较淡薄,逐渐将自己变成了学困生。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只有成功地改造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平,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在农村数学教学探索的基础上,对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转化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提高教师素质引导学生正确前进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指出学生的缺点,还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努力改正和提升自己。因此,面对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以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个问题,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承担起领导的责任,进而更好地带领学生前进。首先,教师要创新传统的教学观念,这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观念。它是一个内在的概念,对教师的外在教学行为起着指导作用。但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不利于学困生的转化。因此,教学观念的创新势在必行。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是造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应寻求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学生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中得到更多元化的发展。

二、尊重学生,提升自信心

学困生常常因为家庭原因和数学成绩低而被嘲笑,在他们心中播下自卑和冷漠的种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表象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预防,让其他人难以走进。但事实上,这些学生更渴望得到家人、老师和同龄人的关心。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给学生灌输数学知识,更要从心理层面入手,主动用爱心,触动学困生的一颗冰冷的心,而不是以分数为依据。教师要扩大自身优势,鼓励学困生通过课堂表达解决问题的想法,引导他们重建信心。自始至终,教师的爱要渗透到学生身上,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或课余时间都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真诚的态度。师爱要真诚持久,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师爱。因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自我修养,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引导学困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打下基础。

三、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老师,而学生基于兴趣的学习效率无疑是最高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努力,经过两次认真的观察,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和教学效果。例如,在“图形认识”课程中,教师很难根据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老师教学生关于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知识,他们头脑中只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会增加他们的记忆力和学习难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向学生讲解本课程的内容,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看一些图片,猜猜图形游戏的完成,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更直观地向学生呈现图形的变化。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教师可以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改造学困生。

四、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意愿

大多数难学的学生意志力很弱。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经常遇到问题,态度消极。基于此,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困生的学习意愿增加,不断提高他们的挫折能力,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处理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此外,在对学困生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鼓励他们克服自我。同时,教师要分析学困生学习失败的原因,引导他们做出调整,使学困生更好地面对学习困难。

五、家庭与学校联合,共同解决

学困生的形成不是一个片面的因素,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解决。家长有时间可以到学校与老师交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与孩子交流。教师还可以不定期探亲,了解学生在家的日常生活和一段时间内的情绪变化,通过学生的变化调整教学计划。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必须相互配合,及时关注学生的成长,促使他们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

六、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复习

家庭作业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巩固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困生的知识欠缺和行为习惯的差异,合理安排集中辅导和个别辅导的时间。对于学习困难、作业主动性低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引导,督促学生有效整合课余时间,尽快完成作业,养成先做作业、后玩的习惯。对于思维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先做参考工作,再做难序。同时,帮助学生梳理总结类似问题的一般思维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纠正错误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找出错误原因和对知识的误解,帮助学生掌握总结的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积极转化农村数学“学困生”,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学业成绩提高以及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农村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合理的方法积极引导“学困生”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因材施教,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帮助,为学生设定科学的学习目标,正确评价和鼓励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梅明德.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J].华夏教师,2020(14):16-17.

[2] 王瑞娟.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因材施教转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23.

[3] 蔡秀池.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浅析[J].才智,2014(34):187.

[4] 杨达莉.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