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开发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8
/ 2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开发探索

吴婷

成都市温江区第二中学校 61113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应该将学生的创新能力考虑在内,组织一些创新的教学活动,积极开发各类资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文章从探究类问题、物理习题、物理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方式四个方面探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创新能力是高中生应该具有的一项能力,而“创新”也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物理教师应该基于当下学生的真实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必要延伸,从物理实验中寻得关键信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新课改下的教学工作,教师可以从习题、提问和实验三个方面进行综合阐述,打破常规性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他们的内涵。

一、探究类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和物理相关的知识点,强化学生的具体认知,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在设置探究类问题的时候,要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和讨论,将关键信息一一罗列出来,并从中获得对应的心得体会,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把握住问题的难易程度,尤其是在初期的教学活动中,以简单的问题为导入媒介,当学生在思考的时候,也要主动分析,并利用联想的形式理解物理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例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中,以“钟摆”,或者是游乐园的“大摆锤”开始导入,请描述生活中遇到的两种物理,为什么可以来回摆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以此来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钟摆和大摆锤是否可以永远这样摆动?这些问题就如同游戏中的关卡一样,每次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学生就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在探索类的问题阐述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探究的活动进行反思,将重点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从中获得一些发散思维的方式,以此来达到优化教学的效果。

二、物理习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习题教学是整个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单凭教材内知识点,难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学生的解题速度也会下降,要想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组织一些合理化的教学方法,及时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掌握解题技巧的时候,也能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

例如质量为M的两个物体,当A与B在水平力F的作用力沿着光滑的平面运动,且A和B两点的接触面光滑,为60°夹角,AB两物体同时运动时,试着求出水平力F的范围大小?当学生看到题目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合成、分解等物理知识来解答,并联想到数学知识中的三角函数,两门课程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控能力。

此外,教师引导学生画出受力分析图,如图1所示:AB两物体做匀加速运动,F推力增大的时候,B向A做垂直向上的力,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0,A和B为相对运动时,水平力F是某个数值,地面A的压力也是0,结合分析对应的解析式:F=2ma,F-Nsin60°=Ma,Ncos60°-Mg=0.最后得出取值范围[0, 25fcf31b2406ff_html_a486bdca5110ba5d.gif ]。由此可见,在物理习题训练中,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实际上也是创新能力逐渐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物理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促进作用。

5fcf31b2406ff_html_bc9408ae47addc7e.png

图1

三、物体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探索事物的一种途径,但是以往的实验教学大多注重演示,或者是理论教学,没有将学生的特点考虑在内,进而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因此,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亲自参与到其中,观察和体验的时候得出结论,并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潜在联系,便于日后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够轻松借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由于两个物体下降的速度非常快,如若只是让学生利用双眼观察,很难分析其中的关键点。所以,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的优势,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打破教材中的局限性,设计对应的实验步骤和方法,主动验证自身的猜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阶段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逐渐减少演示实验的次数,采用探究类的实验,基于多元化的培养目标下,发散高中生的思维。教师组织趣味性极强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端正自身的态度,善于观察和总结物理现象,主动分析物理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借助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思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物理教育中可以借助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互动,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预习阶段,老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知识点图片、文字、视频等,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印象,同时能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中“速度的描述”知识点为例,在课堂开始之前,老师可以播放一段奥运会田径比赛的视频,通过视频中枪响起跑到终点,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用时不同让学生对速度描述有个基本的简单认识,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点之前就了解其在实际中当然应用。同时老师可以问学生如果有风会对运动有什么影响?借此开拓学生的思维。

同时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途径,把原本只能用单一语言形式表述的知识,通过更加生动的形式表述出来,以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中“固体和液体”知识点为例,通过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

从教师的角度,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使自己的想法得到更好的表达,把知识点变得更容易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课堂后,鼓励学生利用现在的互联网途径进一步拓展所学习的知识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达到开拓思维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作,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主动优化和分析,不断寻得一些恰当且合适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崇山.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开发探究[J]. 天津教育(下半月), 2019, 000(011):111-112.

[2]朱小军. 探究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求知导刊, 2016(13):11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