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作文的源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8
/ 2

生活——作文的源泉

王吉东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第一中学

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的困惑和尴尬。确实,我们写文章,要想做到内容充实,有意蕴,就离不开一定的材料作支撑。也就是说我们很多学生要想改变这一困惑和尴尬,首先必须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像蜜蜂采蜜一样不断的从生活中摄取有用的养料,日积月累,素材仓库自然也就丰富了。而我们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无尽的素材。叶圣陶老先生在《作文论》中就曾说过:“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而我们学生正是因为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领悟,使本来最有创新力、生命力的作文陷入了说假话、说空话、套话的绝境。所以深入生活,贴近生活,让真实的生活唤起我们真实的感受和无限的遐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唯一的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感悟生活,把握生活的真谛,写出高水平的作文呢?

一、留心观察生活,从观察、实践中积累素材

有同学说我们学习负担重,“三点一线”的生活单调,没有什么生活素材。其实,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还是折射了社会的“七彩阳光”的。只要你做生活的有心人,主动地去观察感知生活,你就会收集到对自己有用的写作素材。比如当一个同学受到表扬时,你可以仔细观察他的表现:他是昂着头喜笑颜开,还是显得很平静,绷着脸极力掩饰着内心的喜悦,或是低着头红着脸连手都无处可放。记下这些细小的表情、动作、心理,如写入文章中,就能的把场面写得具体、生动。所以我们不要无视生活的点点滴滴,要从小处着手,从一滴水看太阳的光辉。正如罗曼`罗兰说,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当然,老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精神饱满地参与生活-----劳动、参观、游玩、采访、布置会场、家庭游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事物的动态和静态;观察大自然的各种色彩;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观察事情发生的环境、场面。当学生们在一起充满激情地感受生活时,生活也馈赠给他们写作的灵感,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掀起波澜。那么写作的兴趣和冲动将自然而然地滋生于学生的内心。如在学校生活中为了体育达标,学生们拼命练习蛙跳,以至于双腿疼痛,一周一次的周末回家、返校,每次月考中学生的成绩起伏……这些都可作为学生作文的素材。总之,“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完全可以在观察中获取很多的写作素材。只要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积少成多,就能捕捉到真实、闪 光的瞬间。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过,要“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著名作家老舍 先生也曾说过,要养成观察研究生活的习惯,可见,观察对于积累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我们可以借鉴的介绍几种观察的方法。
1、全程观察法。即对事物的整个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进行仔细观察,从而掌握事物发展的因 果关系。
2、全局观察法。即仔细观察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局部)和各部分(或局部)之间的相 互关系,然后进行综合。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要从头到尾,寻根问底,把整 个事物观察全面。
3、局部观察法。对所观察的某一个部分进行细致的观察,找出它的主要特征。
4、定点观察法。选择一个固定的观察点,对事物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5、多角度观察法。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这样能把文章写得更丰满。

当然,要想真正使其为己所用,还应及时做好观察记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像许多作家那样随身带一本记事本,只要是有趣的新鲜的有感触的人、物、事,乃至一句妙语,一个心灵的火花等都应及时积累起来,并养成习惯。这样也可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坚持练笔,天长日久,文笔自然会鲜活灵动,佳作纷呈。唐朝诗人李贺为写出优美动人的诗篇,经常背着破旧的锦囊,骑着毛驴外出游历,一路上所见的自然风光、人情风俗常使他吟出一句句诗来,他随手就将诗句记下来,丢进锦囊,返回后,把零散的诗句加工整理成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歌。冰心著名的诗集《春水》,就是她善于捕捉平时生活、阅读时闪现的零碎的思想的火花,及时记下,日后整理而成的,如:“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地变小了。”

二、用心感悟生活,让真情拨动心弦。

白居易说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不是无情物,一篇好的文章,或者有深刻的思想,或者有飞扬的文采,或者有感人至深的情感。要写出感动读者的文章,首先自己的内心要有情感的波澜,“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这是冰心老人说的话,如果有写作诀窍的话,这也是大家所公认的。真情出至文。

然而,在平时的学生作文中,矫揉造作、虚情假意、言不由衷、无病呻吟的现象较为突出。当然,原因很多,有社会的,有学校的,有老师的,也有我们学生自己的。譬如当前社会和学校向学生过多的灌输特定意识形态的东西,一味强调要多唱颂歌、赞歌,分明是虚的,假的,也要大张旗鼓的颂赞。譬如当前的学生教学封闭,写作封闭,三点一线的学习环境和模式,等等。但这些都是外部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源于自己。我们没有生活的真感受,拥有生活,但没有真情实感。所以我们要从自己身边的生活着眼,用去观察、体味生活。

譬如看到一件事,要透过事件本身,思考事件背后所反映的矛盾、问题;看到野草,要领悟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看到一个人,要从他的言行举止分析出任务独特的个性。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才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才会在作文中负载思想的泪和笑,承托自身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才会 作文拥有真情实感并获得鲜活的生命。

三、勇于表现生活,用创新展示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
曹文轩先生说:“智慧在于对世界能有自己的一份独特看法,在有了独特的看法之后,又能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将其表达出来。智慧在于思维不再是僵直的、机械的。当路被堵死时,能换另一种思路,而思路一转,则柳暗花明,新意顿现。”这就要求我们去细心观察和真切描绘,以独具个性的眼睛去观察,用独具个性的耳朵去倾听,用独具个性的心灵去体味、去感悟,在自己独特的经验世界里自由地驰骋想象,从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出发,寻找新颖的角度去开掘事物的特点,探求事物的本质,勇于表现生活,写出属于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情感。只有这样,你才能写出一篇闪烁着个性光彩、具有创新精神的佳作。

所以我对学生在这有两方面的训练。

1、写真生活。生活是色彩斑斓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又是各不相同的。通过生活写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进而表现自己的真实生活。

2、写自己的生活。在传统的作文指导中,教师常常采用“求同思维”的模式,引导学生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去思考。习作要体现个性化,首先要让学生写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如写反映家庭生活的习作,许多学生都是选取亲身经历的事,写真实的感受,没有了编造和拼凑,那一份份真情发挥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感动。学生有这么一篇《争吵》中的片段:“近来,我天天没有好心情,上课无精打采,回家做作业精力总是集中不起来。我被父母吵架的事烦死了。爸爸搓麻将像着了魔似的,常常是晚饭也不回家吃,一向勤恳的妈妈也像发了疯似的沉溺于打扑克。几乎天天与爸爸争吵……”每一位学生,生活经历不同,写出的作文也迥然不同。


总之,“生活处处皆学问”,“点滴生活皆成文”,新的课程改革开拓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和思维空间,为学生抒写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搭建了平台,只要你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你就会受益匪浅。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