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引入 方法引导 活动引领 ——以《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7
/ 2

任务引入 方法引导 活动引领 ——以《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 指导 为例

陈大勇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中心学校

部编版新教材把名著导读从原来教材的最后部分调整至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后,实际上是把它作为了正式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同时在导读中,编者对名著阅读走进课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注重区分不同文体、不同文本和不同课型,落实“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目的是通过教材来引导学生多读书,强调语文课就是要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以来,“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已然成为老师、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的共识。《语文课程标准》随即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面对考试的指挥棒,学生整日在题海中很难挤出时间去阅读一本名著,“名著阅读”指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仍是一块灰色地带。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经典阅读,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正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作为学生都熟知的作品,又作为七年级上学期名著阅读的重要部分,我尝试着按照“任务引入——方法引导——活动引领”三步阅读模式,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

一.任务引入,计划先行,有的放矢读名著

到底该怎么读书?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说,读书其实不能乱读,而是要有计划地读,且要读经典名著。《西游记》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的四五十个故事大都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在阅读前,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商定详细且可操作的阅读计划,明确每天的阅读任务,小组长对阅读情况进行监督并做好等级评价,个人总结阅读得失。教师根据阅读的进展情况,科学合理调整阅读计划。

我的阅读箴言:

班级:

姓名:

组名:

《西游记》阅读计划表

时间节点

阅读量

阅读任务


月 日—— 月 日

每天 分钟

章内容

(要求:跳读、浏览)

1.人物成长史 人物小传

2.交流取经故事会

3.……

小组评价:□优 □良 □中 □差

阅读得失:



月 日—— 月 日


每天 分钟

章内容

(要求:精读、圈点批注)

1.精读 批注

2.细读 精思

3.

小组评价:□优 □良 □中 □差

阅读得失:

争做马桥镇中心学校最美阅读少年!

二.方法引导,精准施策,事半功倍读名著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一事的本身,教师没有给一点儿帮助,就等于没有指导。”阅读虽然是一个个性化的行为,但他是有技巧、有方法可循的。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组织学生连滚带爬地在书本里阅读,更应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地慢下来,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根据兴趣、文本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浏览、精读、细读或跳读、略读的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也可以交替运用多种方法。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略读”并用。精读就是细读、精思、鉴赏,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略读可以浏览、跳读、默读,不要求细致入微的读,围绕个人的阅读目的归纳出重要信息即可。

1.精读——抓住一条“主线”

这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塑造了一群鲜活的神魔人物形象。《西游记》是单线发展的线性结构形式,每个故事都是相对独立的,将每个故事串起来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孙悟空。在指导学生精读时,抓住“孙悟空从猴到人到佛”这根成长线,将情节联系起来,教会学生体会孙悟空在取经前后的性格变化,进而将整本书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推进整本书的阅读。

2.精读——教会圈点批注

古人云:“读文无批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批注不可已也。”可见,圈点批注法是阅读经典不可缺少的读书方法。教师要教会学生在阅读时利用一套自己能够理解的代表某种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作上标记,批注疑问。如书中的“古人云”“常言道”中引用的俗语、歇后语等可以画“

”;人物的精彩描写可以用“ ”;有疑问的地方用“( )+?”,自己有感悟、想法的地方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批注下来。

3.精读——围绕专题展开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探究。如:书中推荐的“取经故事会”。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重重磨难,构成了一系列惊险而曲折的故事。开展学生讲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老师制定讲故事比赛的规则,让学生讲出故事曲折的情节。除了书上的专题之外,教师还可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出发点设置新的专题。如:取经团队秀。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写一篇小传或是人物介绍信。要求学生概括人物身世、归纳性格特点、写出喜欢的理由,并引用一些故事来印证。通过专题探究,让学生深入文本,感悟人物形象。

4.跳读——依据阅读倾向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阅读是有一定倾向的,即阅读的主线。如:学生想探究书中的妖怪,那么,在不涉及妖怪的章节就可以采取跳读的方式来认识妖怪。学生在识别妖怪之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导,让学生根据有无保护伞加以分类,就可以让学生再读文本。当然,随着阅读倾向和探究目的的改变,阅读主线也是不断变化的,略读的内容也随之改变,阅读方式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采取默读、浏览、跳读等方式。

三.活动引领,激发兴趣,形式多样读名著

阅读的作品,越是经典之作,越是具有无限解读的可能,只有最优秀的阅读者才能无限接近它。怎样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怎样让学生成为最优秀的阅读少年?教师必须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引领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1)开展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阅读成果展示,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除了讲故事会比赛、名著知识竞赛、精彩情节再现展演、精美句段的朗诵……还要倡导形式新颖的创意展示,例如:我与××有约,××的朋友圈,让学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发挥联想与想象能力走近名著,走近人物。

(2)教师精心上好阅读提升课。学生在完成整本书阅读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再读文本,由浅入深地阅读,真正把握经典作品的精髓。教师要及时上好读后提升课,总结阅读收获,包括作品主题的把握、语言的品味、人物形象的分析、读书方法的整理、阅读作品的启迪等。

(3)推进名家解读《西游记》。教师向学生推荐有名的名家解读《西游记》的文章,如顾之川解读《西游记》、李卓吾评点《西游记》等。让学生通过延伸阅读,跟名家的思维产生碰撞,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来引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播放影视剧直观欣赏。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影片播放给学生欣赏,让学生对名著内容有更直观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将影片与名著相关内容进行对比,感受文字与影视两种不同形式所呈现出来的不同之处,思考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与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是否一致,若自己是一位小导演,在导戏中会有哪些新奇的想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对学生人格的形成都有重大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用智慧去激发孩子阅读名著的兴趣,引领孩子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