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改后公务用车的调度和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2

车改后公务用车的调度和管理

孙小平

镇江市委办公室, 江苏 镇江 212001

摘要:公务用车对于我国的公务办公来说无疑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许多公务人员出差日益频繁,其需要一定的交通支持,以提升工作的效率,使自己的工作得到更好的保证。那么,公务用车如何能够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则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其严重地影响着公务用车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车改后公务用车的调度和管理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车改;公务用车;调度;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车辆作为各级机关主要的交通工具,在企事业单位中非常普及,随着单位的车辆数目和用车需求不断增加,就产生了车辆资源的合理分配使用问题。并且,机关公务用车安全管理是车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到车辆管理工作的成败。因此,公务车辆管理工作中要以安全管理为中心。

1 公务用车调度管理概况分析

公用车的调度管理是需要根据公务用车整体需求而来的,在充分满足公务用车整体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公务车的调度管理。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公务用车调度管理工作整体上呈现了灵活性、公共性等多种特点,不同的部门在对公务用车调度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使公务用车的调度工作能够合理进行。根据我国的公务用车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的公务用车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第一,灵活性。对于公务用车而言,其可能会突破计划性的特点,比如说当某位部门领导者需要出门洽谈或者是出访的时候,可能会临时进行公务用车的调动,这种公务用车调度的灵活性体现得十分明显。灵活的公务用车调度需要调度管理工作者在管理的过程引起注意,准确地把握好公务用车调度问题,促进公务用车调动工作得到更好地体现。

第二,公务性。所谓公务性是指公务用车调度是服务于公务的,其具有一定的公务性特点,即其可以支持财政部门的各个领导的外访,也可以支持来宾的迎接,但是无论是外访还是来宾的迎接工作,都是需要基于公务性的,因此,公务性是公务用车调度管理工作所要依据的核心。

2 车辆调度的科学性要求

科学性是我国公务用车调度所需要呈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在进行公务用车调度的过程中要呈现出科学调度的特点,将调度工作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对每一辆公务用车进行及时的追踪,了解行程,便于合理的进行调度监管工作。调度的科学性与否是考察公务车辆管理与调度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调度的科学性评判依据主要有:是否保障与满足了符合公务用车的正常需求、是否确保公务用车的效益最大化、是否保障了公务用车工作任务的完成性。在保障与满足公务用车需求方面,由于公务用车改革后公务车辆将大幅减少,将不可避免地存在有时由于申请用车的部门较多或紧急情况用车,以至于公务临时需要用车之时没车辆可调度以用,这时调度与优化公车资源,甚至借助社会资源保障公务用车需要,就成为考量公务车辆管理与调度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要做好公务用车的保障计划与紧急用车应对措施。要准确与熟练掌握公务车辆的基本状况,当对各公务车辆的可载人数、车况以及司机情况等全面与准确掌握,了然于胸,以便根据不同用车需求作出合适、合理、恰当的安排。

在确保公务用车的效益最大化方面,要科学合理调配好公务车和社会车辆资源。要科学调度,节约资源,提高车辆的利用效益。在常规情况下,要提前做好车辆调度使用计划。工作要打提前量,要尽早、尽可能准确全面地了解公务用车需求和路途,可以集中整合用车安排,优化行车路线,确须安排用车的应尽可能集中合并使用,尽可能提高公务用车的使用效益。

在保障公务用车工作任务的完成性方面,一一预判公务用车可能出现的情况,如行车路程的远近情况、线路的拥堵情况、气候的影响情况、天气的变化情况、行程沿途的路况,甚至公务车辆或社会车辆驾驶员的情况,要熟悉掌握驾驶员的姓名、联系方式、思想状况、身体条件、、驾驶技术、维修技术、办事能力、路况熟悉程度等,以便做出最合理的用车计划,确保用车任务的完成性。随着公务用车改革的深化,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进—步创新探索公务用车的制度建设、科学管理,推动车队公务车辆管理与调度更具科学化水平,成为当前政府机关公务用车管理与调度机构的重要工作职责与努力方向。


3 强化公务用车调度管理的具体措施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务用车调度管理工作,使我国的公务用车调度管理工作得到更好地体现,提升公务用车管理效率,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我国当前的公务用车调度管理进行改革,遵循公务用车应该遵循的原则,使公务用车调度管理工作呈现出完整的状态。

3.1 制定严格的公务用车调度原则

公务用车调度从表面上来看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工作,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公务用车调度管理工作是十分复杂的,其中需要包含对公务车辆的管理、司机的管理,工作时间和工作次序的管理等等,这些管理工作综合起来是十分复杂的。随着我国公务用车调度工作的日趋复杂化,公务用车调度管理工作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成本原则。无论是基于任何原因引发的公务用车都是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的,其可能是对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门的一种成本的支出,针对这种支出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协调,在进行公务用车调度的管理过程中,要遵循成本原则,既能够以节约成本为己任,尽可能的节约成本,对于公务用车所产生的成本需要尽可能的控制在最低,避免因为过度的铺张和浪费而导致了公务用车费用的提升。第二,协调性原则。第三,公平性原则。公务用车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领导层,同时,其还服务于一些需要公务用车的其他人员,那么,在公务用车调度的过程中,就需要体现出公平行的原则,在进行公务用车调度的过程重要遵循公平性原则,禁止一些不利于公务用车调度的现象发生。

3.2 强化科学意识

在进行公务用车的调度过程中,需要具备科学的意识,即在科学的观念指导下进行,以科学的理念为基础进行调度工作。增强公务用车调度的针对性,使公务用车的效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科学的调度意识是保证我国公务用车实现合理化和科学化的基本保证。

3.3 强化管理培训

针对目前我国相关公务用车调度管理者来说,其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公务用车的调度管理工作,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公务用车的调度管理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的培训,即在保证公务用车调度管理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公务用车调度管理人员的培训是公务用车管理人员的培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能够更好的带动我国公务用车调度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3.4 强化责任机制

针对目前我国公务用车调度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的公务用车调度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尊重自己的岗位,在岗位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因此,培养我国公务用车调度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强化责任意识也有助于我国公务用车安全的保证,确保我国的公务用车能够在安全性原则的指导下开展。

4 结语

总之,我国公务用车调度的管理过程中,要结合每一个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公务用车进行统一的调度,因此来带动我国公务用车得到更好的发展,发挥公务用车的效用。同时,在公务用车的发展过程中要体现出现代化的调度管理理念,结合人性化的观点进行协调统一的管理,从而更好的带动我国公务用车调度的管理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钱进.浅议公务用车调度管理及确保行车安全[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4):79-80.

[2]靳建波.论如何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车辆调度管理的效益[J].经营管理者,2012,(14):169.

[3]陈晓军.论车改后公务用车管理现状及其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经济管理,2016,(9):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