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机器人专业建设和高端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3
/ 2

高等职业院校机器人专业建设和高端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邓威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广东省江门市 529040

摘要: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机器人专业备受人们的瞩目,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一系列先进科学技术与一身的一套人性化的生产设备。目前我国机器人专业开设的现状并不是很好。尤其对于高职院校开设机器人专业,由于专业老师力量的不足,而且对于高端技术的掌控并不是很好,所以高职院校开设机器人专业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并且我国现在对于高端人才严重的缺失,所以期待需要培养一批高端的机器人技术人才。机器人在提高生产率方面,降低成本替代人做一些高危的活动具有先进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开设机器人专业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是必然的趋势。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机器人专业建设 高端人才培养

前言:在进入空前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时代,机器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机器人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改善的劳动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对产业结构的改变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工业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机器人专业是非常有必要的,进一步对高端人才的培养。中国面临着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迈进,推动人类共同利益共同体构建。所以,大力发展高端人才,发展人工智能等主打技术需要高端人才的培养是战略方针。我国的教育必先着眼于未来,适应进入新时代的要求,我国必须对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器人专业的大力加强建设,对于高等人才培养也必须重视。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教学重点传授知识转到能力培养上,把教育改革与发展推动到高的人才培养上。本文分析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机器人专业建设的现状及推动方案以及对于我国高端人才培养的方案分析,以此为着眼点进行阐述。

  1.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机器人专业建设和高端人才培养的现状

  1.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现状

截至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到近两千所,所招生的在校人数近达到一千万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量超过了高等教育。

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的要求下,进入社会主义强国的要求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更大挑战,高等院校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重要生 力军。由于追求规模扩张提高想提高质量转变,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改变大幅度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在去年的年初,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国家非常重视建设多元办学格局和完善技术技能人才的保障政策。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进一步推动了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也进一步达到了高水平的实训基地。这说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得到了国家支持,然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并不是很严格,在未来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制度,学生毕业率和专业能力的培训实训教育上必须要建立健全的制度体制,来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自我修养,培养高端人才,适应社会化的大浪潮。


  1.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机器人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和岗位的分析发现,高职学生很难胜任;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加工需要的是加工制造类相关专业人才。工业机器人简单的编程和维护,只要中职的学生或者企业员工经过在职培训即可胜任。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最适合于机器人系统集成岗位,从事工业机器人的相关工作。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及其应用专业刚刚兴起,而培养机器人应用一线应用人才中职业学校还在尝试中教育部也没有被证相关的专业目录当前社会的普遍反映是:机器人,虽然很热门,人才缺口很大,但是由于教育之厚的原因,学校设置机器人专业和相应的实训工作站。

  1. 我国高端人才的现状:

虽然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但我国还不是科技人力资源强国科技人员自然密度人均产出效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从高端人才情况来看,人才结构问题实质是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未能有效链接的问题,表明教育和科技之间科技和产业之间的对接有待加强。从而确保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能够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各级政府有关,科研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对于高端人才的培养,具有颇多关注,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我国提出的新一代五年计划中,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化重视目标:培养近万名专业化技术以此转移人才。我国高端技术人才由于国外薪资情况,对于国内的滞留并不是很多。而且技术高端人才的培养计划管理缺乏完整的体系构建,相关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对于高端专业职称的体系有待建立,而且缺乏更多的国家鼓励支持政策,所以我国高端人才严重缺失,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对于高等院校机器人专业的建设。


  1. 我国对于高等技术院校机器人专业建设措施以及高端人才培养方案

    1. 我国对于高等技术院校机器人专业建设的方案:

    加强政府引导,要实现专业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要发挥统筹规划的作用,加强宏观引导意识。

    我国需要增加开设机械专业的院校数量增加扩大人才培养的规模。科学合理的开设专业,了解各个机器人应用专业所需要的职业要求以及技能特点。确定专业课乘以教学内容。相关职业院校需要优化课程体系,确保公共基础专业理论专业实践等各类课的比例协调。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相关实训设备,鼓励机器人行业企业参与相关院校的实训设施与建制,强化师资队伍加强双师性教育。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教师自身素养,开展全面系统的机器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制定实施专业的教师。加强相关科研团队的建设,大力引进企业的专业人才,争取教育与企业的相关部门可以建设一个联动部门,推动机器人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

    1. 对于高端人才培养:

    企业先导学校全程参与,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师资培养方面,企业与学校全面,对接完成,按照企业需求培养人才,将企业营业,学校由学校投资购置设备,在学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依托企业产业的优势,一边完成企业产品生产任务,一边完成学校高端人才的培养任务。

    我国高职院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职业性倾向明显,过于强调岗位技能的培训和企业的需要,过度削减甚至取消必要的理论课程,忽视了学生文化培养,导致学生知识积累过于简单,思维逻辑训练严重不足,缺少创新精神,所以高职教育,对于高端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改善,集中学习培训,远离网络课程的学习。在企业中在职自学,集中培训后发展课题研究,建立量化考核体系实行奖励与淘汰机制,我国高端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来自于学校,而且也要来自于企业,企业加大和学校共同联合培养人才,双方面进行资源的共享,努力推动高等职业院校高端人才培养,使职高本科教育创新化,推动人才的全面培训是发展高端人才的种种之本。

    总结:

    我国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机器人专业的建设中亟待需要改善,国家需要大力的鼓励加强机器人专业在高等技术院校的发展。随着对于高等院校的高科技专业提高,高端人才培养进行鼓励,我过日后会不断涌现高端技术型人才,当今中国社会正向现代化强国迈进,所以建立好人才培养体系和各类的专项措施是中国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一步,相信在企业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下,中国会快速进入现代会化强国序列。


    参考文献:

    1. 罗来谨,黄晓祥.我国机器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5):14-16.

    2. 袁海亮,王振兴,张朝辉.基于鲁班工坊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国际化专业建设发展路径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9):71-73.

    3. 李树勇.浅谈“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建设路径[J].电子世界,2014(1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