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量清单预算控制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2
/ 2

浅谈工程量清单预算控制方法

张燕

北京鑫雅市政建设工程处 100032


摘要:在工程量清单预算中,首先要明确投标目的、企业自身的实力和改进企业自身实力的方法,这是清单预算的基础;其次,根据以往投标价格估计对手的实力及可能的报价,预测投标中潜在的来自清单、建筑市场管理体制、施工企业的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将可能的损失减少到最小;再次,确定投标报价的策略,如报高价和低价的原则及不平衡报价法;最后根据招标情况,采取多方案报价、增加建议方案、突然袭击等投标技巧,以及通过横向或级向联合投标做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增加投标的竞争力,并确定合理报价.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目的;实力

目前,建筑市场大都采用工程量清单预算方式确定工程造价,并以 此为基础评定工程招投标中的经济标部分的得分,进而确定中标的施 工单位,而且,后期的工程总造价的确认也以清单预算为依据,所以,招 投标中工程量清单预算中的预算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这一问题 加以阐述。


  1. 工程量清单的优势

  1. 可以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把施工图的预算作为一个公平的基础上,因为设计图纸的误差,使得各施工人员的理解不统一,运算出来的工程量不一,报价相差较大,容易起分歧,借此能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预算的建设计划作为要一个公平的基础上,量,让企业依据实际情况来报价。投标者自主报价让企业的投标报价更具优势,使得建筑市场的秩序更加规范,侧面提高了工程的质量。

  2. 有利于促进项目的定价更加合理,保证使工程的“质”和“量”合理的造价能体现在合理的工期以及各个细节阶段上,例如因为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工人的工作效率肯定会下降,施工方的支出就会增加。工期过于紧张会使工人工作的效率降低,从而降低了工程的质量。工程报价的时候需要提出这些客观要求。利用不断完善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一是提高与市场的真实价差;二是可以真实改进工程中的工序、工期等,有利于各方提高项目的质量与达到利益平衡点。

  3.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有利于在结算,以及进度款申请的核对工作。甲方和乙方能根据工程量清单,高效率找出双方的争议,有利于提高效率。同时对于工作内容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在传统招标时,“高索赔,低报价”的情况较多。索赔的过程可以分为现场签证、取费调整、设计变更以及技术措施的费用价格。因为清单工程量的实施,价格的组成有了更加明细的组成,所以就降低了施工方不按合约索赔的可能性。

  4. 清单的计价模式把工程的计价与国际惯例相结合,使得施工报价的流程更加简化。使用综合单价免去了管理费、直接费、各类取费等流程,更加适合涉外的工程。

  5. 方便工程款的置入和置出,以及工程最终的造价结算。中标过后,业主签订合同的对象主要就是中标企业,中标的价格是确认合同价格的根基,拨付工程款就主要依据于投标清单上面的单价。业主参考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能够很简单地确认进度款的付款情况,能科学规避风险,同时对于工程的把握程度有了更高的效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施工方和业主之间的矛盾。工程量的清单方便业主控制自己的投资金额。因为一般的施工图预算的形式,导致业主对于因为工程量的变更和设计的变动,导致的工程造价的浮动并不关心,导致指令单的工程量以及价格没有及时更新,通常等到完工结算的时候才开始关心这些变化,但是为时已晚。工程量清单的报价形式可以让投资者准确掌握投资的变化,而且在设计变动的时候,可以尽早地知道改变带来的影响,业主就可以参考投资的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进行改变,选择一个最合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将传统定额的计价模式转变为工程量清单的计价模式,不但跟社会主义时代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相符,也和国际惯例相接轨。清单计价模式使得工程量清单的计价行为、发包人、出资人与承包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加良好,推动建筑市场整体发展的进程。


  1. 工程量清单预算控制方法

1.对用工批量的有效控制

人工费支出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7%,且随市场价格波动而不断 变化。对人工单价在整个施工期问作出切合实际的预测,是控制人工 费用支出的前提条件。首先根据施工进度,月初依据工序合理做出用 工数量,结合市场人工单价计算出本月控制指标。其次在施工过程中, 依据分部分项工程,对每天用工数量连续记录,在完成一个分项后,就 同工程量清单预算中的用工数量对比,找出存在问题,办理相应手续以 便对控制指标加以修正。每月完成几个工程分项后各自同工程量清单 预算中的用工数量对比,考核控制指标完成情况。通过这种控制节约 用工数量,就意味着降低人工费支出,即增加了相应的效益。这种对用 工数量控制的方法,最大优势在于不受任何工程结构形式的影响,分阶 段加以控制,有很强的实用性。人工费用控制指标,主要是从量上加以 控制。重点通过对在建工程过程控制,积累各类结构形式下实际用工 数量的原始资料,以便形成企业定额体系。


2.材料——控制

材料费用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63%,是成本要素控制的重 点。材料费用因工程量清单预算形式不同,材料供应方式不同而有所 不同。如发包人限价的材料价格,如何管理?其主要问题可从施工企 业采购过程降低材料单价来把握。首先对本月施工分项所需材料用量 下发采购部门,在保证材料质量前提下货比三家。采购过程以工程清 单预算中材料价格为控制指标,确保采购过程产生收益。对发包人供 材、供料,严把验收人库环节。其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方面 的程序文件,做到材料堆放合理,减少二次搬运。具体操作依据工程进 度实行限额领料,完成一个分项后,考核控制效果。月末应把控制用量 和价格同实际数量横向对比,考核实际效果,对超用材料数量落实清 楚,是在哪个工程子项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存在同发包人计取材 料差价的问题等。

在工程量清单预算下,材料费用管理的重点是在整个施工期问,随 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化,及时储备价廉物美的材料;建立自己材料供应基 地,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可利用率; 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租赁的周转材料依据施工周期,精确计 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租赁单位,减少占用天数。


3.械费用的控制

机械费的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7% ,其控制指标,主要是根据 工程量清单计算依据现场情况做到设备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特别是要 合理安排大型设备进出场时问,以降低费用。


4.施工过程中水电费的控制

水电费的管理在工程施工中比较重要。为便于施工过程支出的控 制管理,应把控制用量计算到施工子项以便于水电费用控制。月末依 据完成子项所需水电用量同实际用量对比,找出差距的出处,以便制定 改正措施。总之施工过程中对水电用量控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效益的 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合理利用宝贵资源的问题。


5.对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原设计未预料的实际情况或发包人 单位提出要求改变某些施工做法、材料代用等,引起需要设计变更;同样 对施工图以外的内容及停水、停电,或因材料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窝工 等都需要办理工程签证。以上两部分工作,首先应由负责现场施工的技 术人员做好工程量的确认,如存在工程量清单不包括的施工内容,应及 时通知技术人员,将需要办理工程签证的内容落实清楚;其次工程造价 人员审核变更或签证签字内容是否清楚完整、手续是否齐全。如手续不 齐全,应在当天督促施工人员补办手续,变更或签证的资料应连续编号; 最后工程造价人员还应特别注意在施工方案中涉及的工程造价问题。 在投标时工程量清单是依据以往的经验计价,建立在既定的施工方案基 础上。施工方案的改变便是对工程量清单造价的修正。


6.对其他成本要素的管理

成本要素除工料单价法包含的以外,还有管理费用、利润•税金、 保险费等。这部分收入己分散在工程量清单的子项之中,中标后已成 既定的数。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a.节约管理费用是重 点,制定切实的预算指标,对每笔开支严格依据预算执行审批手续;提 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作到高效精干,提倡一专多能。对办公费用的 管理,从节约一张纸、减少每次通话时问等方面着手,精打细算,控制费 用支出。b.利润作为工程量清单子项收入的一部分,在成本不亏损的 情况下,就是企业既定利润。c.对税金、保险费的管理重点是一个资金 问题,依据施工进度及时拨付工程款,确保按国家规定的税金及时上 缴。


结束语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一种真正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招投标 模式,真正贯彻了国家当前工程造价改革“控制量、市场价、竞争费”的 动态管理原则,对施工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改进和现代化科学科管理 水平的提高,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春莲.论投标报价的几个重要环节.山西建筑,2015,31(5):154~156.

[2]邱玲莉.工程项目的管理成本控制,技术与管理.,2016.1.

[3]周景阳.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研究.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