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7
/ 2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探讨

吕彦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江南小学校 四川 广元 628400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具备十分重要的地位的教学模块,由于作文这一语文实践应用活动在语文素养与语文应用能力方面均对于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在展开写作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应用创新性教学策略,发挥学生在写作学习中的中心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形成浓厚的写作兴趣和应用写作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以此切实增强作文教学的整体实效性。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教师高效开展作文教学的具体实践策略,旨在提供具备一定参考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写作水平直接反映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状况,作文教学质量亦是衡量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1]。新课改下,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视力度,重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创新性教学策略,重构作文教学模式,切实增强作文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着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通过写作教学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发展。

一、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写作是一项具有很强生活性的语文实践应用活动,小学语文作文主题与生活之间普遍具有密切联系。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采取将写作主题直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直接展开写作的教学做法,没有重视围绕作文教学内容引入生活化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因此难以调动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对作文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感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学习与写作实践热情。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应更新作文教学理念,重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展开生活化情境创设,引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向学生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以此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与情感,为学生提供写作动机,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推动学生通过写作活动记录生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比如,在进行“多彩的活动”这一写作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本班班集体活动相关图片和视频,创设相应写作教学情境,以此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调动学生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体会,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增强学生作文的真实性与生活性。

二、重视实现读写结合,深化学生写作积累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两个具备密切关联的教学模块,一方面,通过开展广泛的语文阅读实践,学生能够积累大量优质语文表达,获取丰富的语文写作素材,从而在展开写作实践时做到“言之有物”;另一方面,读后感本身即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一类重要教学主题,通过实现读写结合、推动学生应用写作记录阅读感受和体会,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2]。为此,在作文教学实践之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着力实现读写结合,既要重视从阅读课文出发展开写作方面的延伸,引导学生对阅读课文进行摘抄、仿写,又要重视推动学生写作读后感,系统整合自己关于阅读内容的感想,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比如,在进行《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的教学时,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出发,教师应重视组织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技法进行模仿核对实践应用,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实践,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提高。

三、加强写作技巧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技法教学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核心所在,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着力加强写作技巧教学,重视帮助学生掌握各项关键写作技法,推动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应用这些技法完成对于写作素材的组织,从而提高作文结构的缜密性与内容的深刻性。在此方面,教师同样需要重视实现读写结合,首先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中运用的写作技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掌握,接着再推动学生展开迁移应用,推动学生将写作知识内化为写作能力。比如,在进行《月光曲》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所使用的联想、想象写作技法进行体会,然后调动学生应用这两项技法对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描写,推动学生进行写作技法方面的迁移应用和巩固提高。与此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修改习作的技巧,推动学生对自己所创作的作文进行反复修改完善,在修改过程中形成对于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间区别的深刻认识,对作文中语句进行锤炼,提高语言表达的精练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给予学生相应反馈,让学生获取针对性修改建议,进一步增强师生互动交流。

四、创新写作训练形式,发挥学生创造精神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中,写作训练是关键,为提高学生的写作实践水平,教师需要突破单一的作文训练方式,重视对写作训练形式进行创新,设计开展多样化的写作实践活动,以此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优势,发挥学生的创新创造精神,培养学生形成独特的写作个性。比如,在进行《有你,真好》这一模块的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突破传统单一主题作文实践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开展以下两项综合语文写作实践:其一,引导学生进行对话式写作实践,推动互为同桌的两名学生进行合作写作实践,以对话的方式展开写作,在交流之中互相发现对方的优点,然后将对话内容记录下来,从而突破单一视角写作的局限性,拓宽学生写作思路的同时,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增强学生作文的生活性与情感性;其二,让学生分别展开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写作实践,促进学生对不同的人称进行写作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呈现“有你,真好”这一写作题目中写作对象的特征。

结束语:

新课改下,为切实提高作文这一重要教学模块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创新作文教学策略,重视通过创设作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学习与写作实践兴趣;重视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与写作素材积累;重视加强写作技巧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实现提高;重视应用创新性写作训练形式,发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创新创造精神,培养学生形成独特的写作个性。

参考文献:

[1]廖晓琴.小学作文教学策略[J].进展,2018,000(002):118-118.

[2]吕菲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例谈[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00(2):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