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5
/ 2

测试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

李蒙蒙

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中学 236000

摘要:课堂测试的核心目标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知识应用及问题解决等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中选择测试方式加以应用时,应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进行考虑,进而在教学策略方面进行调整,适当使用测试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验,之后通过针对性教学开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教学策略 教学质量 教学发展

  1. 测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当堂完成的测试,能把教与学的效果真实且及时反映出来,教师作业的布置目的在于温故知新和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而借助测试则能够实现上述作业目标。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把测试充当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为教师工作负担减轻提供帮助的同时,在课堂上完成温故知新及学习效果检验目的。初中数学课堂上应用测试,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极为有利,因当堂测试一般会在课堂之上出结果,此时对于一些成绩好的来说,往往会有津津乐道等表现,并且期待下次测试取得更好成绩;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通常会有跃跃欲试表现,并且期待快点进行下一次测试,把之前的“耻辱”洗刷掉,这一现象就会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风气逐渐浓厚,对学生数学素养提升极为有利。此外,测试能使得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及积极性得以最大限度激发,为课堂良好教与学效果的实现提供保障。

  1. 测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 激发兴趣、先学后教

他人传授及自主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两个途径,一般学生往往会牢固记忆自身通过自学获取的知识,并且通过自学获取知识的情况下,学生会有一种愉悦感及自信心产生,因此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学兴趣培养。目前,在新课标贯彻落实的背景下,各阶段教育教学开展开始提倡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而先学后教的关键就在于学生自学兴趣培养。对此,为确保学生自学兴趣得以有效培养,教师教学过程可先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自主学习,这一过程教师仅需要提出几个问题或由学生自主提出几个问题即可。

例如:教学《相交线》这部分数学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观看,这一过程选择几个问题出示给学生:第一,在对邻补角和对顶角定义进行理解的情况,思索为什么对定角会有相等情况;第二,针对教材探究中的问题进行回答。把这两个问题提出给学生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告知学生自学过程有问题可举手提问,在此之后选择与例题类似的题开展测试,对比学生谁做的好。通过此种先学后教及测试的方式应用,不仅能够对学生自学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同时也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有效激活。

  1. 把握目标、当堂测试

以课程标准要求为依据,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测试就是当堂测试,这一环节在学生做完测试习题后,需要教师立即给予点评和指正。通过当堂测试的积极开展,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及举一反三能力形成等极为有利,同时也能够确保课堂教学目标得以有效达成,并且通过测试也能够帮助学生对自身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使得教师来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并反思自身教学不足之处,为后续教与学的优化提供基础保障。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当堂测试能使得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及学生主体得以充分体现,同时也能够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例如:针对《有理数的乘除法》这节课知识进行巩固时,教师可选择学生提问极教师提问的方式加以应用,进而把学生学习热情再次激活。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本节课知识问题提出,通过学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由教师把课堂教学中的即时问题及提前设计的问题提出,之后同样由学生通过合作方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并做出回答,此环节教师可把自身辅助及指导作用充分发挥。最后,为了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教师可把几道练习题出示给学生,应用考试方式要求学生独立进行作答,并在下课之前交给教师,因练习题较少。所以教师能够随堂进行快速评卷。此种测试方式能够把学生学习的达标与否情况及时反应出来,为下节课教学做铺垫。

  1. 精心设计、因材施教

学生的差异化问题较为显著,只有进行针对性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标,为学生学习能力等提升提供有效指导。基于此,教学过程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对学生认知能力进行充分考虑,尤其是不同学生的知识深度及广度等问题,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进而把不同内容及不同学生的教学内容及目标处理好,以此为基础精心设计教学,才能够实现因材施教和针对性教学目的,如教师应合理安排知识结构设计、同时优化设计问题、制定不同教学要求等。

例如:教学《多边形及其内角和》这部分知识时,在对新知识进行学习过程,一些学生通过新知学习往往会很容易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公示,但一些学生的理解难度就会很大。如教学教学中可先进行测试,借此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之后进行针对性教学。问题如下:怎样求得五变形内角和呢?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基于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来解决。在学生对新知进行探索过程,一些学生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时,就能够明确通过转化三角形内角和能求得五边形内角和,但有一些学生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或再引导才能理解。此时通过这一简单问题的测试,则能够为教师后续教学带来指引,后续教学过程,教师应考虑不同内容和不同学生实际情况,进而精心设计针对性教学,如此才能实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

结束语:

在初中阶段,能对学生问题分析及思维等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学科之一就是数学,以往数学教学存在一定枯燥乏味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不能保障教与学的效果。而选择测试的方式加以应用,不仅利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同时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数学思维培养也能够提供极大帮助,因此教师应注重初中数学教学测试方式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云. 刍议"小测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 中学教学参考, 2011, 000(004):67.

  2. 次仁白珍. 初中数学复习课合作学习新模式探讨[C]// 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四).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