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红花岗区2009-2019年居民意外死亡比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3
/ 2

遵义市红花岗区 2009-2019 年居民意外死亡比较分析

郭济荣 阮银

遵义市红花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 目的 了解遵义市红花岗区不同人群意外死亡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对2009年和2019年遵义市红花岗区居民意外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年红花岗区居民意外死亡率较2009年下降2.74%,意外死亡死因结构和死亡率均有所变化。结论 针对意外死亡高发人群和不同死因,采取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居民意外死亡的发生。

【关键词】 意外死亡 死因 死亡率

1、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9年和2019年红花岗区死因监测资料;人口资料采用公安部门、统计部门提供,死因按国际疾病分类(ICD-9、ICD-10)编码归类。

1.2 统计分析 运用EXCEL表,使用死亡构成比、居民报告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对死因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死亡率:2009年红花岗区人口数496594人,报告居民死亡2586人, 居民报告粗死亡率为520.75/十万,校正死亡率为621.15/十万:其中意外死亡211人,居民意外粗死亡率为:42.49/十万,意外校正死亡率为50.89/十万;2019年红花岗区人口数为629700人,报告居民死亡3540人, 居民报告粗死亡率为562.17/十万,校正死亡率为604.56/十万,其中意外死亡285人,居民意外粗死亡率为45.26/十万;校正意外死亡率为48.63/十万。2019年与2009年相比居民死亡率下降2.74%,居民意外死亡率下降4.44%。

2.2 意外死亡死因顺位及死亡率

2.2.1 2009年意外死亡前五位死因分别是:1、意外跌落(45人);2、自杀(42人);3、交通事故(41人);4、意外中毒(20人);5、其它有害事故(17人),详见表1。

2.2.2 2019年意外死亡前五位死因分别是:1、意外跌落(111人);2、交通事故(78人);3、自杀(36人);4、溺水(14人);5、中毒(13人),详见表1。

5fbb1d307bcd4_html_5595064491c46acc.png

2.3 意外死亡年龄构成

2.3.1 2009年0-14岁年年龄段死亡12人,占5.69%;主要死因为溺水、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15-39岁年龄段死亡72人,占34.12%,主要死因为自杀、交通事故和意外中毒;40-59岁年龄段死亡73人,占34.60%,主要死因为溺水、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60年以上年龄段死亡54人,占25.59%,主要死因为溺水、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详见表2。

2.3.2 2019年0-14岁年年龄段死亡25人,占8.77%;主要死因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溺水;15-39岁年龄段死亡51人,占意外死亡17.89%,主要死因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自杀;40-59岁年龄段死亡72人,占25.26%,主要死因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自杀;60岁以上年龄段死亡137人,占48.07%,主要死因为意外跌落、交通事故和自杀,详见表2。

5fbb1d307bcd4_html_2bf38e4ce721eec5.png

2.4 意外死亡性别构成:

2.4.1 2009年意外死亡男性死亡151人,女性死亡60人,男女比2.52:1;男性意外死亡率为58.68/十万;女性意外死亡率为25.08/十万。男性前五位死因:1、交通事故32人,占19.43%;2、意外跌落28人,占21.33%;3、自杀22人,占19.91%;4、意外中毒18人,占9.48%;5、其它有害事故13人,占8.06%;女性前五位死因:1、自杀20人,占19.91%;2、意外跌落17人,占21.33%;3、交通事故9人,占19.43%;4、被杀3人,占19.43%;5、意外中毒2人,占9.48%。

2.4.2 2019年意外死亡男性死亡192人,女性死亡93人,男女比2.06:1;男性意外死亡率为59.13/十万;女性意外死亡率为30.49/十万。男性前五位死因:1、意外跌落75人,占21.33%;2、交通事故51人,占19.43%;3、自杀16人,占19.91%;4、溺水12人,占8.06%;5、意外中毒10人,占9.48%;女性前五位死因:1、交通事故36人,占19.43%;2、意外跌落35人,占21.33%;3、自杀23人,占19.91%;4、被杀2人,占19.43%;5、意外中毒3人,占9.48%;

5fbb1d307bcd4_html_7488be0067c45167.png

3、讨论

3.1 2019年至2009年相比较,红花岗区居民死亡率和意外死亡率均有所下降,说明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迅速发展,对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减少伤害事件发生均有明显的的促进作用。

3.2 2019年和2009年意外死亡首位死因均为意外跌落,2019年意外跌落死亡率较十年前上升94.26%,意外跌落成为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因此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预防跌落、摔倒,完善公共场所防跌落、摔倒等设施建设,同时关爱和照料好老年人,降低意外跌落致死发生率。

3.3 交通事故由2009年第三位死因上升到2019年第二位死因,死亡率上升50.0%。说明随着汽车等交通工具数量的迅猛上升,交通事故发生率也随之上升,提示在应加快和完善道路建设的同时,要加大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和普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4 2019年自杀死亡率虽下降32.39%,但自杀死亡一直排意外死亡的前三位死因,提示要继续加大社会人文关怀力度,改善人群生活状况,减少社会矛盾,加强心理疏导,积极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病,降低自杀死亡率。

3.5 十年来男性意外死亡均明显高于女性,这与男性从事体力劳动、户外生产作业等工作多于女性有关,因此各单位企业,特别是高风险生产行业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减少有害事故发生,降低男性意外死亡率。

3.6 2009年意外死亡构成由以青壮年为主,逐渐转化为2019年以老年人为主,占比由25.59%上升到48.09%,其中意外跌落和交通事故有较大幅度上升,提示社会应加大老年人安全防护力度,降低老年人意外死亡。溺水死亡是低年龄段青少年意外死亡的常见原因,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加强学生及儿童安全知识教育,减少溺水致死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功焕,黄正京,陈爱萍。中国人群的意外伤害水平和变化趋势。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3):142-145.

2、底秀娟,轩水丽,郭万申,许汴利。河南省居民死亡模式变化趋势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25(8):903: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