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9
/ 2

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何洪林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通安畜牧兽医站 615131

摘要:水稻作为我国粮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保证其高产优产是促进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所以在水稻种植中要注意技术革新优化,以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对包括科学选种、合理育苗、水肥管理等各环节加以完善,实现更加规范化的操作,有效控制水稻优质生长的各项因素,并结合生物、药物以及田间管理构建综合化病虫害防治体系,才能更好提高水稻产量。本文对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可以促进水稻栽培更好实现优质高产。

关键词: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农作物。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产量和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当前病虫害对水稻种植的影响还非常明显,因此为了推动水稻种植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并且选择标准化的栽培技术,以促进其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

1 科学选种

水稻种子选择不仅要参考其高产性能,更要结合具体种植环境综合分析,在既定生长条件下能否保证高产,能否顺利适应生长环境才更加重要,所以选种时要以高产、抗病虫害强、适合生长条件的优良品种为宜。选种时首先要注意生长环境气候情况,因为温度和光照是水稻选种必要考虑因素,比如在高温环境下水稻抽穗期容易出现穗子干瘪情况,这就应以抗高温及耐旱类种子为主;同时也要对选定的种子进行品质筛选,最好保证同批次中品种纯度控制在95%以上,才能保证选种有效性;目前杂交水稻在各种生长环境下都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并且可以保证萌芽率在80%以上,所以,在适合种植区域又有种植条件的话可以杂交水稻为优先品种选择[1]

2 合理育苗

完成选种之后,要先将种子置于阳光下适当晾晒,控制好时间,不要超过48 h,否则对种子出芽情况会造成一些不利影响;随后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选择多菌灵溶液,同样消毒处理48 h即可,事后以清水洗涤浸泡10 h左右,完全清除种子表面沾染的药液。在进行催芽期处理时,要保证该阶段种子环境温度为28℃左右,而种子出芽,进入出芽期之后,温度需要提高到38℃上下;具体育苗过程中要保证育苗床上铺设的营养土均匀且充分,并结合水分变化情况定时浇水,避免育苗前期出现缺水旱问题影响秧苗发育。育苗阶段要注意土壤中杂草清除以及潜叶蝇等能够威胁到秧苗正常生长的因素,要及时发现尽早处理;种植前要对水稻秧苗进行检查,一般而言,秧苗生长三周至四周左右,主茎叶片应在5片以上,并且叶片绿色,基部粗壮,此类秧苗即为壮苗,适宜种植。

3 秧苗种植

育苗结束之后就是更加重要的水稻秧苗种植环节,这一过程中,需将秧苗移植到生长田中。首先,秧苗搬运过程中应小心谨慎,做好秧苗根茎部位保护工作,尽量避免根茎处损伤;其次,注意插秧前气候控制,温度应在20℃左右,避免风力过大,以3级以下为宜,以免造成秧苗倒伏严重,不利生长;再者要保持插秧深度合理,保持在1.5~2.5 cm,偏高或偏低都容易造成秧苗死亡;最后要控制秧苗密度,间距应保持均匀,避免过密过稀造成生长环境不佳和产量下降问题。目前虽很多地方都可应用机械插秧法,但也要注意监管,及时调整不合理插秧情况,保证深度与密度合理性[2]

4 水肥管理

水稻栽培中田间施肥是保证其优质高产的基础,在具体施肥管理中,需结合气候、环境等内容综合考虑。施肥中氮磷钾三者比例控制在1:0.5:0.9,能满足田间水稻生长所需肥力,同时也可适当添加一些含锰和镁的肥料;水稻是一种需氮较高的作物,自返青后对氮肥的吸收需求大大增加,分蘖期将会达到顶峰,所以要注意分蘖肥施加,促进分蘖,多以少食多餐为宜,在插秧后一周左右即可追施分蘖肥,而抽穗、返青等阶段更需注意施肥管理,可助于水稻生长。水稻种植灌溉同样需加重视,结合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灌溉;可以叶耳作为主要参考点,灌溉不应高于叶耳,在拔节期时,灌溉可控制减少,维持在2 cm即可,而到达返青期时,最好使水层在5 cm左右,分蘖前期水层需要放浅到3 cm左右,浅水层可提高水温与地温,有利于该阶段水稻根系养分吸收,分蘖后期可深灌10 cm水层,用于限制无效分蘖,促进稻穗生长。

5水稻病虫害防治分析

5.1 生物及物理防治

水稻栽培植株距离较近,如果出现病虫害问题,很容易四处扩散影响,造成整个田地的严重损害。生物防治以生物间属性关系实现绿色防治,比如可在水稻田间添加克制稻螟虫或者稻飞虱之类害虫的杂草,实现对稻田生态简单调控,可减少病害威胁;物理防治以物理手段实现害虫诱杀清除,比如部分地区使用的光

源诱杀法,利用害虫趋光性,吸引害虫积聚清除。

5.2 药物防治

虽使用药物防治病虫害对水稻也会造成一定危害,但面对一些发病迅速且危害性极大的病虫害也需使用药物及时控制病虫害蔓延,减少水稻种植损失。因为化学药物中不少成分都容易造成水稻生长受限,所以在使用时先对病虫害种类加以明确之后再进行针对性用药,并控制田间水层在3 cm以上,更有效、更针对性发挥出化学药物的防治作用,而减少水稻危害性;具体农药使用中还要适度适量,严格遵循药物说明要求,避免过度造成水稻受损,也避免过少未能防治病虫害造成田间危害加重。

5.3 田间管理

其实很多病虫害发生多是因为水肥控制等田间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的,实现田间管理科学合理性也使预防病虫害发生关键内容之一。首先是对水肥工作严格管理,结合水稻各生长期需求量不同,合理调控灌溉和施肥情况,为水稻生长提供最佳环境;其次要在水稻生长期间定期进行田间除草工作,避免杂草抢夺生长养分,如果杂草过多,可适当结合化学药剂除草,添加适量丁草胺,保持稻田适量水层等,都有助于田间杂草清除;最后要注意水稻栽培前整地工作,尤其是对于上季出现病除害多发或者危害严重的情况,要对田间杂物进行细致清除,减少潜藏病原或虫卵,尽量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3]

5.4 常见病虫害防治

这里简单分析一些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其一,水稻纹枯病,主要可以田间管理方法进行防治,进行灌溉时可将田间杂质全部清除,破坏病菌形成条件,并在施肥中减少氮肥使用量;同时也可以适量使用井冈霉素或者洁苗乳油进行病害处理。其二,稻瘟病,低温多雨是其主要形成原因,对其预防可以在发芽前将种子置于强氯精1:500配合药剂中浸泡一段时间,清洗洁净之后播种催芽后对该疾病有更好的预防效果。其三,螟虫害防治,主要可以通过对该类害虫成蛹生长特性进行清除,在其成蛹前将田间水层降低,等其成蛹之后即刻大水灌溉,提高水层,可杀死大部分螟虫,此外,还要在田间管理中事前清除田间杂草,削减螟虫生长条件;在稻田受其危害时,可适量使用杀螟松、敌百虫等药物喷洒除虫[4]

6 结语

实现水稻种植优质高产必然需要着重关注栽培过程中水稻具体技术要点的严格规范,从科学选种到田间水肥管理,结合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等,为水稻生长营造良好生长环境,再者还要注意不同生长环境差异,结合技术要点积极调整,使水稻在可控条件下更健康生长,促进农业经济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岑继清.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与常见病虫害防治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9, 39(8): 95-96.

[2] 徐云全. 优质水稻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 南方农业, 2019, 13(6): 18-19.

[3] 刘建萍, 张心怡, 唐斌.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 南方农, 2019, 50(19): 74

[4] 章晓霞. 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 农家参谋, 2019 , (14):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