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7
/ 2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

肖春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随着智能电能表“全覆盖、全采集”的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得到全面推广,实现电力客户用电情况的精准管控,为线损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结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提出了加强台区线损管理的方法,指出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提高台区线损管理质量。

【关键词】用电采集;台区线损;线损管理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基本内容

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采集、分析、监控电力用户的用电数据,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监测、自动抄表、用电分析和管理等功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要由主站系统、采集设备、通信信道及智能电能表等四个部分组成。第一,主站系统。采集主站系统能够自动采集、存储用户电能表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电表数据,统计大用户用电量,实时监控用户电能表运行状况并及时发现异常。第二,采集终端。采集终端主要负责各种电能量信息的采集和传输,它主要由采集器、专变终端以及集中器等设备构成。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按应用场所分为专变采集终端、集中抄表终端(包括集中器、采集器)、分布式能源监控终端等类型。第三,智能电能表。智能电能表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安装在用户端,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计量,具有电能量计量、数据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第四,通信信道。通信信道主要负责主站系统和采集终端以及智能电能表之间的数据传输,它主要由远程通信和本地通信两部分组成,其中,远程通信负责主站系统和采集终端的信息通信,本地通信负责采集终端和智能电能表之间的信息传输。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具有大型数据采集管理功能,其主要功能包括系统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控制、综合应用等。采集数据类型包括负荷数据、电量数据、线损计算数据、电能质量数据、交流采样数据、事件记录数据、运行工况数据等。数据管理主要包括:检查数据合理性、计算和分析数据、存储管理数据、查询数据等。系统通过对终端设置功率定值、电量定值、控制相关参数的配置和下达控制命令,实现系统功率定值控制、电量定值控制功能。综合应用功能包括用电情况统计管理、远程自动抄表管理、线损分析管理、异常用电分析等。

2 加强台区线损管理

线损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用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各环节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主要由技术线损与管理线损两部分构成。线损管理是指为确定和达到电网降损节能目标,所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的总称。线损管理作为电网经营企业一项重要的经营管理内容,应以“技术线损最优,管理线损最小”为宗旨,实现从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线损管理采用《线损四分管理标准》的分类管理方法,即分压管理、分区管理、分线管理、分台区管理。台区线损管理也称“分台区管理”,是指针对公用配变供电范围内的线损进行统计、分析、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加强台区线损管理的方法如下:

2.1 扎实线损管理责任制

一是加强线损管理队伍建设,明确线损管理专职人员,压实责任,有序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二是以台区为网格服务和营销管理的基本单元,将台区线损责任制纳入城区网格化综合服务、“全能型”供电所的网格责任区划分体系中,完善营销系统中的网格化管理支撑功能,压实台区线损管理主体责任。三是网格化责任区的划分要统筹现场服务内容、业务承载力,同一网格应合理配置线损、计量、采集、营业、用检等专业人员,按照员工能力合理配置网格数量,减少跨网格责任区的人员过度交叉,持续优化专业协同,以台区线损日常巡查处置统筹解决多专业问题,全面实现台区线损责任落地。

2.2 提升台区线损自动监测水平

一是持续推进存量台区采集全覆盖工作,户表和台区关口必须100%全覆盖,对未全覆盖的问题要逐一解决;应用北斗通信等技术解决公网信号未覆盖问题。二是严格新增用户采集全覆盖,确保新增客户计量装置与采集设备的同步建设、同步调试、同步运行。三是强化台区线损日监测和月管控。对日监测异常的台区要及时处置;月末25日及以后采集失败导致线损无法监测台区,要优先消缺;月末日24时采集不成功的,次月2日前要完成补采或现场使用掌机等设备补抄,对于上月台区线损异常台区本月必须保证表底数完整,提升月度台区线损监测水平。

2.3 加大高损台区治理力度

一是建立高损台区台账和降损销号机制,确保高损台区整改有计划、处理有进展、过程有监督;分级建立高损台区监测动态库,对连续两个月高损、损失电量大的台区重点督办、优先治理。二是建立合格台区的常态监控,防止线损治理合格台区反弹,对于反弹的高损台区要有专项清理,专项开展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三是建立相邻台区高损、负损关联性分析,及时发现户变不一致、台变互供互带等问题,严禁不相关的高损、负损台区合并统计,虚假降低台区线损指标。

2.4强化数据真实性监测和核查

一是强化电量数据溯源管理,严格区分自动采集、现场红外补抄、人工读抄的数据标识和分类监测;重点对人工读抄进行诊断分析,及时处理无法自动抄表、红外抄表等故障,预警人为调整数据问题。二是建立线损核查规则库,规范电量补全规则,严禁对表底码进行人工补全;建立统计报表校核措施,保证电量数据的可用性和表底数据的真实性。三是继续开展台区线损理论计算模型研究,创新台区线损理论计算方法,开展典型台区理论线损与实际线损比对分析,持续优化算法,逐步推进“一台区一指标”应用,将理论计算结果纳入日常分析考核。

3 降低线损的措施

降低线损的措施主要从两方面开展,分为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和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3.1 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一是不断深化线损“四分”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及时更新维护基础资料信息库,落实线损管理职责分工,实现精细化线损管理的持续发展。二是严格抄表制度,强化例日管理。不断提高售电量月末抄见电量比重,尽量减小供售电量统计不同期的影响,准确反映线损情况。所有电力客户的抄表例日应予固定,不得随意变更。三是加强对用户无功电力的管理,提高用户无功补偿设备的补偿效果,促进客户采用集中和分散补偿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功率因数。

3.2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一是在电网建设规划时,应将节能损耗作为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不断优化电网结构的合理性。二是加强配电网经济运行工作,提高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率和三相负荷平衡率,加大高损配电线路、高损台区综合改造力度,逐步更换高耗能配电变压器,减少高损设备。三是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利用科技进步的成果降低技术线损。

4 结束语

台区线损的影响因素众多,由于电网结构和用户性质的复杂性,增加了台区线损的治理难度。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台区线损管理的质量,本文提出了加强台区线损管理的方法,指出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提高台区线损治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永桢,杨正孝.多举措管控低压台区线损[J].农村电工,2020,28(4):54.

[2]黄军,殷豪.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治理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2):191-192.

[3]李涛,王光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精益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4):3453.

[4]徐志光,詹文,卢群.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台区线损[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5,17(1):52-53+58.

[5]汤弘鑫.低压台区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