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6
/ 2

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林慕蓉

广东省汕头市 澄海区凤岭华侨小学,广东 汕头 515824

摘要: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标强调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是实现《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 因为过去的品德教育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着脱离生活,从生活中剥离的现象。在平时的品德教学中,要充分关注生活,创设活动情景,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使小学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关注生活;创设情景;实践感悟;真情投入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关注学生生活应是《品德与生活》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品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为此,在平时的品德教学中,要充分关注生活,创设活动情景,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使小学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关注生活深化文本知识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标强调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是因为过去的品德教育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着脱离生活,从生活中剥离的现象。反映在课程上,是以学科知识为纲,以看似严密的道德规范体系为建构标准;反映在教材上,以名人、伟人“高大全”的人物的故事为道德知识载体,组装成一个个“美德袋”;反映在教学上,以道德认知传授为主要目标,强调脱离情境的技能训练,热衷于道德认知符号的记忆和逻辑演绎。学生学到的不是丰富的生活智慧,只是“呈于道德的知识”。

如:教《注意交通安全》一课,我的教学思路是:将关注的视角从文本转向学生生活社区,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并重点锁定交通安全问题。因为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由于不注意交通安全而带来的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屡屡发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上:首先,我把学生分成几组,有的负责搜集交通工具的演进资料;有的负责搜集有关交通事故案例;有的做个社会调查,走到街头,摄一摄:身边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有的安排到当地派出所跟交警了解交通常识。课前准备充分了,课堂上内容丰富。我设计了下面几个活动:首先,以三维目标为导向,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交通工具的演进资料,指导学生说说交通工具的演进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接着,讨论使用交通工具的便利中产生的不利,学生众说纷纷:污染、停车难、车祸……最后,我把学生引入到交通事故的问题上来,紧跟着视频的播出,一些交通事故案例的题材,让学生在触目惊心的镜头中,如临其境感受交通事故危害性。随后谈感受,抒发心声,这样改变了过去停留在学科文本上的认知,忽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忽视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以综合化的生活事件为教育主要题材,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案例接受教育。

二.走进生活,实践中求知

走进生活,需要我们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加强实践的指导,在亲近社会真实生活的实践中学习课内知识,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感悟,如教学《注意交通安全》可以安排以下主题活动。

(1)、带领学生到交通路口观察汽车和行人通过情况,摄取一些交通违规镜头,回来后讨论该怎样过马路。

(2)、创设模拟活动情景,让学生即兴表演:闯红灯、马路溜旱冰、路边踢球。。。。。。等场景。让学生在活动中讨论:场景中潜伏那些危险性?学生说的不够全面,我把学生做的社会调查,在街头摄到的身边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材料播放出来。学生看后全面撤透地认识到危险无处不在。

(3)约请交警来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与民警互动对话,常识竞猜。

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情境活动,情感的体验,加深了交通认识。整节课改变了以道德认知传授为主要目标,强调情境的技能训练,注重教育的有效性和实践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三.善用教材,激发真情投入

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走进生活,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密切联系当地儿童的实际,及时补充、调整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使学生容易介入,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如:教学《我的兴趣爱好》这一课时,教材中安排一个让学生自己动手写自己的兴趣爱好活动。我根据儿童的实际,重组教材,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地列出来,制成一张卡片,让学生在优美的轻音乐中用彩笔把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后面的旗帜上涂上红色,涂好后把它粘贴在本组展版上,再在组里比一比谁的红旗多。通过涂、评、展示等活动,学生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虽然教学思路基本遵循了原教材,但教学内容更贴近我们班级学生生活,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和喜爱。

真正的品德教育,永远不是停留在对“教材”的“看图说话”上,而是要引领孩子走进生活,用孩子熟悉的生活事件引发、激活引导孩子回顾自己经历的普通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事件等,唯有植根于丰富的生活情境,品德课程才有源头活水,才能激起学生共鸣,惟有与自己真实经历相关,才有真情投入,才能使品德教育发挥对善对美的向往作用,让学生快乐地成长。

四.回归生活,融入班级管理

学生每天的生活环境与班级分离不开,而品德中的许多道德规范,都是班级管理中的要求。所以把学生在一个世界学到的知识和另一个世界的管理结合起来,可使品德教学的内容得到深化和落实。如,在平时班级活动中可以把品德教学与班级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开展“游泳安全”主题班会,指导学生出安全专栏,开展“交通安全.防溺安全.节能减排”签名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中进一步加深思想认识,激发道德情感,逐渐学会理性地调节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愿望,培养自己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感恩生活的心灵。

所以,在平时的品德教学中,要充分关注生活,创设活动情景,注重社会生活实践,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使小学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金萍.如何让小学品德教育回归生活[J]. 新课程(下), 2013(6):144-144.

[2]顾媛媛.浅谈如何让小学品德教学回归生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7, 000(013):P.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