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武术教学模式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武术教学模式的探究

王晓勇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摘要:将传统武术纳入应用技术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之中,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弘扬民族文化以及丰富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全面贯彻了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也调动了学生学习传统武术的积极性。因此,将中华传统武术融入应用型技术高校公共体育课既是传统武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开放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传统武术;应用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

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武术的学习,不但可以增強学生的体质,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现阶段高校武术教学模式仍然存在较多的弊端,为此,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提高高校武术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

武术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中的瑰宝,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高校武术课程的开设也同样吸引了众多的高校学生。但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单一,使得其教学质量并不理想。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武术教学中,往往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学大纲向学生讲解教学内容,而未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引起应有的重视,致使学生长期在一种枯燥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进而逐渐丧失了对武术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由于教师沿用的是讲解——示范——练习——巩固的单一教学模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在传统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中,其对武术技术动作教学比较侧重,而忽视了武术文化内涵的教学,最终使得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只见其形,未见其神,对武术的健身价值和休闲娱乐价值也知之甚少,为此,将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武术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华传统武术融入应用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武术是我国流传至今的一个融技术、文化于一体的民族体育项目,既具有体育的特性,也具有自身的特征。长期以来,无论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高等教育阶段,传统武术都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虽然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有所不同,但在公共体育课程的价值预设方面却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所以,无论是武术也好还是其他体育项目也好,依托公共体育课教学对于立德树人的价值具有内在一致性。在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中融入传统武术教学具有无可争辩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对于高校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所处的年龄段正是身体素质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还是灵敏性等方面都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但从国民体质监测的结果来看,结果却并不令人乐观,学生体质在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呈下降趋势。从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一方面与学生遗传、营养、生活方式等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认识偏差与效果不足有关。

从体育课程的设置来看,传统武术与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等体育项目相比,它既注重“手、眼、身、步、法”等外在层面,更注重“精、气、神”等内在追求,讲究内外兼修。在高校体育课中,无论是二十四式太极拳还是初级长拳,都属于套路,“其动作周密严谨,进退自如,求真务实,处处体现了武术的内在美。其套路简单实用,动作难度不大,跳跃动作少,适应于各种人群。”

(二)有利于在高校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文化中医学、哲学、兵学等思想相互勾连,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在应用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开设武术课,除了可以让学生学习掌握丰富多彩的技术外,还可以让学生在习得武技的同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2015年,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通知》(体宣字〔2015〕70号),明确提出要“挖掘体育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促进以运动项目文化为核心的体育文化建设。”

三、中华传统武术融入应用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建议

(一)由武术技术传承向武术文化传承

传统武术中蕴含着许多文化因子,除去我们所熟知的武德外,许多武术动作都体现着一定的礼仪伦理,这些都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在行为学家看来,“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也就熟知了他所面临的问题;明白了他人的行为内涵,也就有可能谅解他们的行为,而不会像过去那样一味地加以攻击了。”从武术肢体行为中观察携带的人类文化,这本身就是一种意义生产。如武术中的抱拳礼,盈盈一握之间将技击所带来的野蛮进行了文明包装,虽然接下来的比试可能极为残酷。同时,在中国武术技术中一些口诀本身也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如“点到为止”“止戈为武”“四两拨千斤”等,这些说法本身就蕴含着人性的慈悲。所以,在实际的武术教学中,一定要将这些技术之外的文化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他终生受用。

(二)加强武术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传统武术是一个很宏大的概念,它本身包含着众多拳种与武术门派,以及与现代教育完全不同的传授方式。对传统与现代间武术传授方式的差异,徐浩峰在《武人琴音》中这样说道:“民国武术普传,后又海外传播,为适应学校制度和异域人群,拳理要预先全说,才能取信于人。武术以前都是秘传,师父犹如特务机构的上峰,指派任务直说一半。”可以说,在现代教育体制下,以往基于师徒间的秘传方式完全行不通了,这不符合现在师生间的契约关系。但习武之人又深受这种秘传风气的影响,会在无形之中影响教师平时的授课习惯。因此,教师在武术授课中要摒弃师徒秘传的弊端,竭尽全力传授自身所掌握的武术技术。

(三)融传统武术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历史,无论其长短,都具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积淀。与一些传统的高校相比,我国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历史相对较短,但这并不妨碍它们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目标和理想、信念与追求的集中展示,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提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当代社会,校园文化更加成为衡量一所大学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四、结语

传统武术进入高校,是社会发展对武术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高校进行内涵化建设所进行的必要创新。将传统武术纳入应用技术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之中,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弘扬民族文化以及丰富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全面贯彻了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也调动了学生学习传统武术的积极性。因此,将中华传统武术融入应用型技术高校公共体育课既是传统武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开放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马文友.“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设计与实践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9(09):73-78+2.

[2]耿莹莹.示范法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价值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9):100-102.

[3]黄东辉.高校体育课程中武术教学对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6):97-98.



作者姓名:王晓勇,男,1979.08,汉族,中共党员,籍贯:山西省吕梁,硕士研究生,单位: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研究方向: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