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课赛模式实施技工教育Illustrator矢量绘图技术课程的实训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2

应用课赛模式实施技工教育 Illustrator矢量绘图技术课程的实训教学

张雪莹

伊春技师学院 黑龙江伊春 153100

摘要:随着计算机专业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高校各专业改革的深入进行,关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人员的认可和研究。课赛模式下的“以赛促教、学赛结合”便是近年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新涌现的一种教学理念,通过竞赛等形式来促进教学。

关键字:课赛模式 技工教育 Illustrator矢量绘图技术课程实训教学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实践的目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是由教师制定,这是被动实践。被动实践是对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一种巩固。然而,真正使知识成为活的知识,还应该由认识的主体去完成这种过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非常强调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作用。这与主动实践的要素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领导力有着诸多的内在联系和契合点。因此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对于学生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深刻的启示。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主动实践是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关键,而技能竞赛又是其主动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课赛”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是将课程的实践内容以任务的方式呈现,即将实践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子任务,再以技能竞赛的形式来完成实践内容。在“课赛”实践教学中兼顾了“教”和“学”的设计,可以比较充分地发挥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做到了以赛促学和以赛促教。

一、“课赛”教学模式的内涵

课赛是指通过组织具有高度仿真性和强烈针对性的技能竞赛,营造良好的竞赛环境,把学生在Illustrator矢量绘图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中必须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的操作应用于练,然后通过实际能力水平演练进行考核。通过竞赛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实战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课赛”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改革实施

1.将技能大赛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中。

技工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能满足当前社会就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而专业技能大赛又很好地和企业职业技能联系起来,注重实操技能的熟练程度。结合各项技能大赛,加强Illustrator矢量绘图技术课程技能的要求的变化,不断完善课程标准,将就业需求与大赛标准做相应调整,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2.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Illustrator矢量绘图技术课程教学一般是基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设计相应的实验实训内容,这样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不仅教学效果一般,也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竞赛根据大赛的具体需求而制定标准和内容,大赛内容实用操作性强,因此,根据所参加的几项大赛而更改教学内容,将技能大赛中的典型案例融入重点教学内容;实训中,增加大量的简单设计性和综合设计性的实验实训内容,满足各种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同时,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一个逐步进阶的明显过程。教学中,基于原有教授―实验―实训的模式,将项目驱动法和小组竞赛法贯穿始终。采用项目驱动法,给学生独立思考空间的同时,培养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益求精的学习途径;而在学习初就分好若干个学习小组,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项目都由整个小组合作完成,并在各个小组间开展竞赛,这样在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

在所有计算机平面广告设计专业内定期举办校内技能竞赛。竞赛中采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设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另一方面,为了方便学生平日的学习和交流,将竞赛的所有相关内容放到学院搭建的专业网络资源平台上,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赛的相关知识和竞赛内容,也提供给学生和教师之间、学习小组之间互相交流的空间,从而提高教学成效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将课赛模式下“以赛促学教、以赛促教”落到实处。

4.进一步丰富典型可操作的“竞赛+任务”。

“课赛”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关键是“竞赛+任务”的设计,只有构造出针对实践能力的可操作的“竞赛+任务”,才能让学生在完成竞赛任务中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素质。尽管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系列典型“竞赛+任务”,但还需进一步丰富。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从来不缺少实践环节,但学生的实践能力仍显不足。课题组针对这一现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为学生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他们的就业和再深造都有帮助。

三、“课赛”模式《Illustrator平面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为了检验“课赛”模式的效果,我将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比较教学。一组是采用“课赛”模式,另一组仍是采用老旧的方式进行教学,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制作小齿轮“这个任务。

“课赛”模式下,按八角桌的个数将学生分成3个小组,任务用时时限为一节课时间(40分钟),小组内成员先讨论协商分工每个人应该做什么,之后再对各小组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最后按最终作品的完成质量、时间等评出一二三名。

“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先把整个制作过程传授给学生,学生再去实践,虽然整个听课过程知识点掌握得很好,学生们也能按时完成任务。

通过两组对比,很显然“课赛”模式下教学效果远高于“传统教学“模式。因为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仍然是主体,学生缺少实践的能动性,缺少了互动,缺少了设计想法,虽说学生们也能自己独立完成实例的制作,但无论从质量上还是用时上都与“课赛”模式的作品相差甚远。

总之“课赛”模式的实施,能充分激发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在我们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多采用这样的方法。最后融合世赛标准训练,让学生们在技能的灵活运用和思维的创新有个质的飞越。

参考文献:

[1]金宗安,项莉萍,李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3):1-3.

[2]殷晨,刘美芳.“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改革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培训,2015(0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