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小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2

民族地区小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陈昌艳

贵州省兴义市向阳路小学


摘要:小学教学是学生受教育的启蒙阶段,也在孩子的一生中相对重要的一个时期。小学教育阶段道德教育的程度决定着孩子将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对他们的人生也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出许多丰富的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就让他们接触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涵对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学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避免学生因思想不成熟被不良的观念所感染,从而形成思想上的偏差。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多代人都是在传统文化的引领下,才有了今天炎黄子孙的繁荣昌盛。所以从小学阶段就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更有利于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同时还会使他们的综合素养有所提升。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随后从四个方面讲述了小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1. 小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小学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即使是成年人也可以不断地从中汲取深刻地意义。所以在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阶段,以传统文化作为指引,能更好的引领孩子们形成高尚的价值观,为将来的人生观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教学决不能局限于只通过背诵一些简单的古诗词来进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这样只能是简单地背诵,并不能让孩子真正的体会传统文化深刻内涵。无法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同时也起不到在小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1]

  1. 小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

  1. 引入多元化传统文化渗透的内容

在小学教学中,如果只让学生通过古诗词和文言文来了解传统文化,会显得传统文化渗透的单一,无法最大化的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真正魅力。所以教师就应该引入多元化传统文化的渗透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述一些课外的传统文化知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为以后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传统文化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该积极引入多元化的传统文化渗透内容,努力提升传统文化教学的效率。[2]

  1. 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

小学教学中,小学教师可以称为学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所以教师的思想往往会影响学生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然要在小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那么教师自身就要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给学生传授相应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深刻意义。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在平时多看一些传统文化的资料,并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感悟,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的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逐渐养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对传统文化有着初步的了解,为将来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奠定坚实地基础。

(三)打造良好传统文化渗透的教学环境

小学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往往会比较单调,所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将传统文化深入渗透到教学中,就需要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变化多样的PPT,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PPT中穿插一些简单的繁体字,让学生逐渐养成看到PPT就可以有传统文化的感觉,这种意识一旦养成,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授课中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这方面意识。[3]

(四)在实践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课堂上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毕竟是纸上谈兵,只有在实践中培养文化素质,才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所以学习和教师就应该积极组织有关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野外写生,在写生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把课堂搬到室外,让学生摆脱传统的学习理念,不仅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传统文化渗透的效率。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不是简单地解释就可以理解,而是需要真正的体会和感受,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才能有所启发,最终学生才可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4]

(五)开阔视野,拓展文化延伸

小学教材虽然都是学习的经典,但是未免单一,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仅仅局限局教材,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不全面的。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的拓展与补充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拓展,在课下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让学生受到不同的文化资料熏陶,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形成自我初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结束语

小学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的素养,同时还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要最大化的吸引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要打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做到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传统文化渗透的效率做到最大化。让学生从小就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引领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秀芳.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 考试周刊, 2018, 000(005):50-51.

[2]许丽春. 在小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J]. 新作文:教研, 2019, 000(012):1-2.

[3]赵江丛. 浅析小学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 000(001):53-54.

[4]俞晓玲, 赵雪芹. 小学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实践反思[J]. 课外语文(教研版), 2017, 000(001):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