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滞后原因的探讨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2

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滞后原因的探讨与思考

王荣彪

甘肃省镇原县新城镇耿沟小学 甘肃庆阳 744518

摘要:我国教育事业正在不断发展,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却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西部农村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投入以及思想观念上都存在一定问题,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然而,这种差距越发突出,会影响到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此,我们应当对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探究,转变观念,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平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实现东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滞后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滞后原因;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在西部农村地区也实现了教育改革。但是,仍然难以改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滞后的问题。这一问题随着人口大规模流动变得越来越突出,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当前西部农村的教育难以满足农民、农业、农村的实际需求,没有适应时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我们应当不断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口优势,提高劳动者素质同时转移劳动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一、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滞后的原因

(一)思想观念落后

当前,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较为落后,小农思想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地区会盛行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这种观念较为传统。当前就业市场需要凭借高学历的文凭才能够有立足之地,单凭劳力去工作获得的工资较低。只有真正学到知识、靠脑力去工作才能够获得更高的薪酬。在西部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思想根深蒂固。很多学生为了能够涌入社会去赚钱,很早就辍学小学或初中阶段就外出打工以换取微薄的收入。此外,还有一些家长不愿意投入教育资本,眼界不高,在思想上不重视教育工作,忽视了长远利益,过早让学生放弃学业[1]。很多农民都存在这种心理,就导致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落后。将这种落后的观念灌输给学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由于农村经济较为落后,父母无法为学生支付高额的学费,也就导致基础教育落后,经济发展滞缓。政策上一些关于农业发展没有完全落实到农村中,农民经济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此外,交通不便也是影响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发展交通才能够更好的将物质转为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教育经费短缺

由于农村地区远离城镇,经常会被教育部门所忽视。对于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农村在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经费困难问题,进一步使得教育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到保障。学生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就难以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此外,教育资源短缺,也是农村基础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实验器材、设施都较为缺乏,学生们只是在几间简陋的房屋内开展学习。教育总体供给能力不足,由于教育政策的导向,政府的经费主要投资在城市教育中,而农村地区投资不足,导致城乡基础教育差距越来越大,严重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2]

(三)教师素质偏低

在西部农村地区,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他们对教育的看法有所不同。在偏远地区,教学条件简陋,导致很多学生会选择最近的村庄来读书。再加上很多年轻教师都不愿意去农村教书,尤其是边远山区。这些地区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很难留住青年教师,只是一些本地代课教师来负责教育工作,在教学水平上落后于城镇地区。在义务教育阶段,很多教师只是敷衍了事,对知识的讲解不够到位。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师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能力差,打骂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伤害学生自尊,从而产生厌恶学习的心态。与此同时,政策上不支持也会影响到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对待教学过程中不能兢兢业业,缺乏创新的教育理念,导致教师队伍素质偏低。

二、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改善措施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提高西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中需要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在获得高学历的同时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只有自己不断去学习才能够推动教学的开展,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积极参与校本培训工作,让教师之间形成互动交流,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方式提高教学素质和能力[3]。此外,教师还应当强化自己的道德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教训学生时应当把握好度,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二)政府加强政策支持

在推动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的过程中,政府也应当参与进来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为改变农城乡教育差距奠定基础。对于贫困地区的学校应当公开进行教育倾斜,为其建立标准化的学校以及模式。在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力度之后可以改变教育落后的面貌,引进先进的多媒体和硬件设施来提高教育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当建设阳光工程来监督政府资金的落实。国家在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之后,可以有效降低农户教育投资成本,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学可上,真正落实中小学义务教育,解决农村地区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为农村学校建立城市标准,并逐步改造,确保农村学生受到平等的教育。

(三)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为了改善西部农村教育问题,就需要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与此同时,还应当依靠农民的努力。政府对于农村经济的改革需要实行税费改革,加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科技下乡活动,将生产力引入农村,凭借生产力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4]。此外,农民也应当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交通建设,让物质资源转为经济资源。掌握一定的技术并合理利用,才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之后,农民也有足够的资本投入到教育中。

(四)推动城乡教育平等

在推动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促进城乡教育平等发展,将西部地区的校舍建设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校舍,使得其中的师资、设备都能够达到规定标准。在班级中为他们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农村孩子能共享教育资源。与此同时,也需要不断强化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吸引优秀人才来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强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不断鼓励优秀教师参与到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增强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进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为了落实城乡协调发展就需要消除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身份差异、政策差异、个体差异,以此促进教育均衡发展[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西部农村教育基础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影响基础教育发展的各个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政策支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教育平等,以此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为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平等教育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彭金龙.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滞后原因的探讨与思考[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34(6):22-25.

[2]吕利丹,刘小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学龄儿童基础教育现状和影响因素——基于家庭背景和地区教育资源的研究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3):54-58.

[3]许燕霞.运用"互联网+",助力农村教育精准扶贫[J].学周刊,2020,2(5):191.

[4]欧兴德.西部农村儿童线描画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重庆市北碚区复兴小学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20,(5):104-111.

[5]王双进.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8,(2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