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对话互动教学的研究

/ 2

促进对话互动教学的研究

吾金措姆 禇雪峰 杨月芹 陈仁柯 次仁卓嘎

西藏昌都洛隆县中学

一、 实施促进对话教学模式的前提

“灌入式”的“独白式”的教学中,学生完全地服从于老师,完全相信老师。学生成为了没有想法,没有个性的教材和老师的任务完成的机器。师生关系呈现出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变成了实现教师目的的场所。师生成为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想要实现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有爱的和平的生态环境下的对话互动教学,改变和打破旧教学方式,倡导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一你"关系,双方平等,自由对话,思维农民碰撞,共同探讨,相互倾听、密切合作,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提高、发展。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

课堂应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摒弃填鸭式被动学习,教师应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
1.作为学习的组织者
要构造开放的教学环境。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需要教师构建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应该具有平等开放的特质。正如刘庆昌教授指出的:“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的第一法则。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24]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要坚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设计、策划好教学活动,用平等对话贯穿在数学课堂的各环节,这样的课堂,杜绝了教师的一言堂模式,学生的思维会激活,意见得到表达和尊重,必然带有开放的特点。这种开放会覆盖整个教学过程。

2.成为学习的引导者

没有学习的热情就很难有学习的效率,素质教育条件下,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成为学习的成功引导者。

教师要不断地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探索和研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维层层深入,学生的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过:“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教师应当为他们的自身活动创造环境。”

3.作为学习的研究者

对于知识的传授,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无论课本怎么变化,也超不出教师的能力范围。问题是,新课改推动的素质教育不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标,知识的形成过程会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6]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在应试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基本被无视,学生厌学普遍。

1.教师要和蔼可亲
应试教育注重教师的师道尊严,教师相对于学生地位崇高,教师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学生没什么主体地位,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教师是绝对的掌控方。学生不敢表达自己,不敢冒犯教师,只能正襟危坐、唯唯诺诺,对教师敬而畏之远之,教师可敬而不可亲。在这种情况下,正如金业文所说“学生的课堂对话权则受到压制甚至被教师完全剥夺。”[27]学生思维钝化、创造力想象力被漠视,个性压抑,学生单纯的成为知识的接受者。

2.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很多伟人正是在强烈兴趣的指引下走向成功之路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以看出他在物理学上的巨大成功来自于他的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最好的秘诀就是通过对话教学激发、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要打造平等、尊重的学习氛围。“亲其师,信其道”,其实学生对学习的喜爱与否,主要与他是否喜欢老师有关。 二要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初中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换阶段,抽象思维所占比重不大,形象性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初中生的兴趣。对于一些形象丰富的课程,比如语文、历史、英语、地理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三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课件、电子白板、互联网,融精美短视频、高像素画面、背景音乐于一体,辅助课堂呈现视觉、听觉盛宴,即便是数学课,也可以化枯燥的抽象的讲述为直观的形象。

三、教师在课前设计科学的促进对话互动教学活动

对话教学的课堂首先是可以设计出来的,对话的内容与方式都可以通过教学设计来实现。对话式教学设计的理念应是通过增加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所学内容的趣味性;重视学生个性,考虑学生差异,舒展学生个性,营造舒心善于沟通和分享的学习环境;在互动与合作充分激发学生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种尊重主体性、 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方式。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并提出“生活即教育”。 [32]他主张课堂教学应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很多课堂之所以枯燥乏味,那是因为教学远离了生活,变成了书本知识的死板传授,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变成死的而不是鲜活的东西。教学成了训练活动,机械、呆板、冷酷,对大多数学生的评价倾向于打压。为此,对话式教学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围绕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所关注的世界正如肖川博士所说,“课堂是生命相遇、 心灵相约的场域, 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求真理的地方。”这一重建的课堂概念应成为对话教学设计的重点。

三、促进对话互动教学评价方法

1.注重适度的激励性评价,活跃课堂氛围
  青少年学生有强烈的被肯定的心理需要,满足这种心理需要的最好方式是赞扬、激励。若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则会进一步在所被肯定的方面产生动力,从而取得新的进步。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的实验研究表明:缺乏激励,一个人自身潜力只能发挥20%~30%;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潜力的80%~90%。由此可见,教师善于运用激励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潜能,取得良好效果。当然,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也应该是适度的,既肯定学生的进步和优势,也让学生明白进一步前进的方向。这样学生会以理性的心态积极正确地面对自己,而不是迷失在一时的成绩里,更不会因被泼冷水而一蹶不振。

3.重视多元评价,善于发现学生不同闪光点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课堂评价中,应实行多元评价,多方面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并使学生多侧面了解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评价的重要目的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审视,发现优势与不足,因此要避免为表扬而表扬。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评,对自己逐渐有清醒的积极的认识,从而能正视自己,进而不断弥补不足,取得进步,这样可以减少对学生的刺激与伤害,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互评。
5.避免仿真式教学互动

仿真式教学互动当中,要么是教师设置好问题和步骤牵着学生,要么整堂课让学生率性而为,教师却没有对学生的问题做出及时的点拨、引导、深化或纠正。课堂要么处于按部就班状态,很呆板,要么处于失控状态,学生自由散漫,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实质上大多仍处于被支配地位。从内容上说,要么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要么是仅仅关注学生的感情和兴趣,课堂缺乏丰富性的生成和学生思维的深度发掘。从形式上讲,要么是僵死的有序,要么是活的无序,而缺乏活而有序的互动,这偏离了对话互动教学本意。

西藏昌都市第五期自主科研课题。课题编号:CDKYKT5-201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