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分析

费敏艳 韦小兰 杨玉枝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采取心内科介入治疗的患者86例进行研究分析,将8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有1例血压下降,1例呕吐,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后,有3例血压下降,3例呕吐,2例腹股沟血肿,2例室颤,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取心内科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护理中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但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采取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对策


心内科是临床常见科室,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病情发展速度较快,也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心内科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特殊,也存在较多的危险因素,从而不利于患者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病率,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影响[1]。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在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尽可能规避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采取心内科介入治疗的患者86例进行研究分析,将8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43例。实验组中有男性28例,女性1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6.8±11.3)岁;对照组中有男性26例,女性1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7.1±11.2)岁。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段,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在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给予患者药物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给予患者关于治疗和疾病的健康知识培训[2]

1.2.2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手段,根据患者病情对护理安全管理风险的因素进行辨别,制定合理的手段规避风险,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第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心内科可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培养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具有应急能力。同时,制定考核制度,护理人员在考核结果达标后才可上岗进行护理工作。第二,为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与患者沟通要保持亲和的态度[3]。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药物护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检查流程和注意事项有明确的认知,多鼓励患者,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第三,日常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可采用分级护理手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每个患者在护理中的护理风险不同,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预估,进行预先处置,提高护理安全管理的质量,规避护理风险[4]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及依从率采用X2检验,用%表示,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有1例血压下降,1例呕吐,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后,有3例血压下降,3例呕吐,2例腹股沟血肿,2例室颤,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对比

组别 例数 血压下降

呕吐 腹股沟血肿 室颤 发病率(%)

实验组 43 1

对照组 43 3

P

1 0 0 2(4.65%)

3 2 2 10(23.26%)

〈0.05

2.2两组患者护理依从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依从率对比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基本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实验组 43 32

对照组 43 26

P

9 2 41(95.45%)

10 7 36(83.72%)

〈0.05

3讨论

在医院的心内科中,介入治疗是常见的急救治疗手段之一,为了提高心内科介入治疗的安全性,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不断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是降低护理风险的关键,由于心内科收治的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患者会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则可有效安抚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心内科介入治疗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病情发展随机性,护理人员无法应付突发事件;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缺乏技巧,引起医患纠纷,导致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存在多种并发症,提高了病情的复杂程度,患者病情持续恶化,给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对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综上所述,采取心内科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护理中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但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采取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沈莹.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养生保健指南,2018,(28):266.

[2]解玉霞,葛群英.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养生保健指南,2018,(20):210.

[3]吴颖.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探讨[J].饮食保健,2018,5(30):132.

[4]许慧敏.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