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输液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儿科门诊输液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李欢欢

元氏县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1130

摘要:儿科门诊输液的特点决定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因此儿科护士应有强烈的主动服务意识,而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及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是儿科门诊输液安全管理的前提;护士精湛的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护患沟通能力,同时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及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减少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是输液安全的保证。


关键词:儿科;门诊输液;安全隐患;护理对策


前言:静脉用药是儿科常见的临床治疗手段。患儿特别是婴幼儿,由于年龄小,不配合治疗,尤其是口服给药途径方面,特别不合作,因而治疗效果不理想,以至于医生不得不选择静脉给药方式进行治疗;或者是由于反复使用抗生素,个体产生耐药,使儿科门诊输液量逐年增加。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门诊输液量每月有500例患儿输液,且以0-3岁婴幼儿居多。为了保证患儿输液安全,本文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常见的安全隐患,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患儿的安全隐患明显减少,杜绝了很多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患儿家长满意,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1、常见的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1.1 医嘱不规范

个别门诊医生书写病历太简单,有些字体潦草,无法辨认;药名用拉丁文缩写不规范;没有掌握新药品的使用方法,由于新药层出不穷,每种药物有两三种规格,相同的药物又有不同的商品名,导致一些医生用传统模板开方面使药物剂量跟患儿的实际年龄、体重、病情不吻合;护士在接收患儿家属取来的药时与门诊病历不符,使护士无法按时间给患儿用药,使患儿家长极为不满。

1.2 药品方面

由于多种新药不断出台,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尚未公布,有些时候一瓶液体中加入很多种药物,提高了药品之间配伍禁忌的概率,而导致护士在使用过程中无暇顾及药物之间的配伍,这样会导致各种医疗隐患发生。

1.3 病情观察不到位

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患儿密度大,陪护多,环境嘈杂,使护士在确认患儿名字时不能够专心,容易发生错误应答现象;护士在输液中,把注意力集中在穿刺部位上,特别是给1岁以内的婴幼儿穿刺时,由于患儿不配合,血管又特别细,导致穿刺难度极大, 而忽略了患儿在注射过程中出现的病情变化; 患儿自我约束能力差,输液过程中,经常用手牵拉头皮针,导致针头脱出血管外或穿破血管引起局部药液渗漏,特别对于补充电解质类(如氯化钾)药物,容易导致局部组织坏死。

1.4 查对制度落实力度不够

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接受全市患儿的门诊输液任务,患者多,护士少,门诊医生有时不固定,个别医师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护士查对困难,容易出差错,再者是患者随来随输液,床位不固定,增加查对难度,容易发生打错针用错药现象。

1.5 人力紧缺

儿科门诊患儿输液集中,高峰时患儿多,护士工作任务重,有些患儿家属又急于求治,加上对医院环境的陌生、对医疗程序的不理解,他们会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 不停地唠叨、催促护士,使护士产生过重的压力,容易出现厌烦、焦躁等不良情绪,对输液过程造成不利影响。当前,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对孩子百般爱护与宠溺,一名患儿就医多位家属陪伴,当护士与家属沟通不畅或抢救工作不到位时,就容易出现误解和冲突。


2、护理对策

2.1 加强护患沟通落实健康教育指导

健康教育是护患沟通的有效途径,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及护患沟通工作,可以让护理工作得到家属的支持和监督,同时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但年轻护理人员缺乏与患儿、家属的沟通技巧,主要表现为语言少、语速快、服务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容易导致患儿家属的误解。 科室针对这种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文知识的讲座,力争提高护士与家属的沟通能力。并将相关告知内容上墙,相关知识印成小册子发放。 同时,每日早班必须做健康宣教,做好输液告知服务,告知收费情况及药品寄存方式,输液大概所需时间,药名及主要药理作用、安全滴数及加快输液速度的危害性、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巡视中疾病相关知识。护士长每月对全科各班次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检查护理服务的落实情况,每月对输液室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针对患儿家长对输液室工作提出的意见及建议, 进行不断的改进护理服务工作,提高门诊护理服务技术水平,减少护患纠纷,确保护理安全。

2.2 加强三基三严培训考核

加强三基三严培训考核,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患儿家长最担心的是穿刺失败, 每个人都希望一针见血。从护士自身来说,在进行静脉穿刺时,也都有一次成功的愿望,儿科的家长最为迫切。作为管理者在加强护理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必须重视技术管理,抓好护理人员的基本操作技能,加强年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和考试,组织安排《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培训,以老带新,不断总结穿刺经验,讲究穿刺技巧及固定技巧,同时对特殊病历应该告知在先;婴幼儿,头皮输液者,可选择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穿刺固定容易,便于家长看护,减少因固定不好或家长看护不周引起的液体外渗或重新穿刺。

2.3 输液室护士认真做好查对工作

2.3.1落实负责制

当护士接到病人的门诊病历本时,首先根据输液单核对全部药物,其次核对是否需要做过敏试验,再次核对药物之间是否有配伍禁忌,同时查看患儿的一般情况及疾病诊断,判断是否需要急诊输液,对有特殊用药做好交代,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3.1配液、 输液、 换液, 实行签名负责制

护士必须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制度,配液体后必须严格检查、核对并在输液单上签名,以确保液体配制无误。

2.4 加强护理安全防范的宣教

在输液室贴上醒目的标记,如: 输液、皮试后请不要离开输液室;请不要随意调节滴数等。我科就诊的患儿流动性较大,皮试后要等20分钟,查看结果,对此我们通过实例加强教育,尽管患儿哭闹等,期间擅自离开注射室的现象几乎杜绝。

2.5 加强儿科门诊输液室管理

由门诊主任、门诊输液室护士长共同对儿科门诊输液中心进行管理,科室每月召开例会,对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及时反馈患儿家长意见,护士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医生整改。

2.6 加强巡视

护士在工作中要自觉提高服务意识及树立慎独精神,多与患儿家长沟通,输液中多巡视,多观察,每15-30min巡视患儿1次,注意患儿病情变化及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对1-3岁的患儿,如果输液中哭闹不安,应特别关注,以排除因静脉药液外渗刺激引 起的哭闹,同时也应确认是否为药物过敏、输液反应等所致的不适;给患儿穿刺时,尽量选择头皮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通气胶带固定,便于观察也使固定牢靠。


结语:儿科患者作为医院治疗的特殊群体,需要护理工作人员耐心、仔细、详细地记录各项工作,交接工作中尽可能避免疏漏,在缓解病人痛楚的同时舒缓孩子及家人的紧张情绪,着力提升职业素养、强化护患沟通,从而保障儿科患者的输液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之瑜,吕华华 .儿科门诊输液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02).
  [2] 候燕,靳小萍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儿科输液室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华西医学,2016,31(02).
  [3] 候燕,帕提麦·马秉成,赵美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减少儿科输液室输液相关投诉中的效果分析 [J]. 护理与康复,2015,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