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儿童人工气道内雾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机械通气儿童人工气道内 雾化治疗 的 研究进展

刘恬甜 1.2 , 梁慧怡 1.2 (通讯作者)

1.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护理单元 / 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

2.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610041

【摘要】通过回顾整理近年来关于机械通气儿童人工气道内雾化治疗的相关研究文献,从雾化对象、雾化方式、雾化时卧位、雾化器放置位置、雾化时模式的选择、雾化器的消毒、雾化药物以及雾化联合其他护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雾化对象、雾化器放置位置、雾化方式、雾化器的消毒、雾化药物以及雾化联合其他护理方法等方面各类证据已趋向一致,护士在执行操作时可参考证据。但在对于雾化时卧位、雾化时模式的选择应用方面仍未根据形成统一的观点,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明。


雾化吸入是指通过高速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从而将药物传输到呼吸道及肺部的一种治疗方式 。药物不仅对呼吸道产生局部作用,而且能产生全身性疗效 ,具有湿润黏膜 、消除炎症、化痰 、解除痉挛 、平喘等作用,此外,其在吸收范围广、高效性以及定点用药以减少药量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特别是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具有非常可观的的疗效[1] 。儿童人工气道雾化吸入治疗与自主吸入雾化时相比,气道内雾化改变了雾化时气溶胶输送的方式和环境[2] 。但是人工气道雾化仍存在问题:会导致患儿发生过敏、定植菌或感染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困难、呃逆等不良反应。通过收集近年来儿童人工气道内雾化吸入相关研究的文献,以期提升护理人员对儿童人工气道雾化吸入的认识,从而将基于实证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护理中。


雾化对象

机械通气人工气道内雾化对象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需进行呼吸道的湿化或药物的吸入。儿科疾病中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例如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哮喘 、喉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患儿雾化吸入治疗。达到治疗局部及全身的目的。其操作方法简单方便,起效快,安全,不良反应较轻[3]


雾化前评估

雾化方式

在机械通气中,氧气驱动雾化是利用氧气作为雾化驱动源 ,连接呼吸机雾化器 ,接在呼吸管路出气端 ,利用氧气震荡雾化并通过呼吸机传送到患者肺部 ,从而达到雾化目的。然而不带雾化功能的呼吸机 ,对于需要雾化吸入的患者则需要脱机雾化 。病情不稳定以及无自主呼吸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停止,危及生命 ,造成极大的伤害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带有雾化功能的呼吸机逐渐成为目前的发展趋势[4]


雾化时卧位

在雾化时,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选择端坐卧位、半坐卧位、侧卧位、俯卧位等常用卧位。尤其不能选择仰卧位,仰卧位时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并且机械通气患儿丧失咳嗽、咳痰能力,呼吸道分泌物若不及时清理,患儿极易发生窒息。且药液易流出,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在患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常采用半坐卧位或侧卧位进行雾化吸入。[5]


雾化中护理

雾化位置:

经研究发现,三处位置可进行雾化,一种是呼吸机回路中Y型接头吸气端的15cm处,第二种湿化器出口端,第三种是呼吸机送气管冷凝水杯收集处行气道雾化。三处位置相比较,Y型接头吸气端15cm处、湿化器出口端以及呼吸机送气管冷凝水杯收集处行雾化治疗均能减轻呼吸道症状,但是距Y型接头吸气端15 cm处改善症状更有效。因此,目前文献建议临床雾化在Y型接头吸气端15cm处连接雾化装置[6]


雾化时呼吸机模式的选择

临床上主要应用的通气模式分为容量控制模式和压力控制模式。在容量控制模式时,当外接的雾化氧流量增加,患者端的潮气量也会随之增加。在压力控制模式时,当外接的雾化氧流量增加,患者端的峰压以及潮气量不会发生显著变化。然而,容量控制模式与压力控制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缺陷:患者端的潮气量与呼吸机监测出的吸入、呼出潮气量无法完全匹配。因而结合来看,建议在临床对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时优先选择压力控制通气模式。但是如果必须使用容量控制模式,建议降低一定量的潮气量预设值。在容量控制与压力控制都具有一定缺陷的情况下,雾化的调节模式还需深入的研究[7]


雾化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雾化药物的选择,雾化药物种类多样,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具有消炎、止咳等功能,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具有扩张气道等作用、化痰药物包括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能够治疗浓稠粘液分泌物过多的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等,起到稀释痰液、化痰的作用。


雾化后管理

在雾化器管理过程中,多组数据表示采用固定的雾化器雾化、采取75%酒精进行消毒、保存使用无菌罐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也可减少消化道等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气道内雾化时对雾化器的日常管理消毒是非常重要的

[8]


雾化联合其他方法治疗

有研究发现雾化联合机械拍背及吸痰治疗效果更佳。有学者对106例患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用气道内雾化联合其他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先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人工气道内氧气雾化来稀释痰液,然后采用排痰仪叩击进行振动排痰,用食指轻压胸的骨凹陷处,刺激患者咳嗽,使用吸痰法将痰液吸尽,此种方法能使患者氧合功能改善,增快的心率、呼吸频率降至正常范围,明显缩短患者上机及在ICU治疗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掌握机械拍背的禁忌症及机械拍背的方法,不是所有上机的患者需要雾化都适合机械拍背,方法及适应症都正确才能产生一定的效果[9]。如果患者伴有急性心梗、肺部肿瘤、结核、气胸、肺栓塞、肺出血及咯血,胸背部有损伤等,是机械拍背的禁忌症。[10]。 在雾化、拍背、吸痰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管道的稳固及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



小结

机械通气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雾化吸入应用越来越广泛,需要注意的是,应当减少不必要的、频繁的雾化吸入,否则会造成机械通气患儿病情没有好转,反而会增加定植菌或感染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MDRO)及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13] 。对于使用呼吸机的相关科室,应该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操作、理论的培训及考核,从而确保医护人员对需要雾化吸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及护理。从收集的数据中发现雾化对象、雾化器放置位置、雾化方式、雾化器的消毒、雾化药物以及雾化前后辅助工作方面等方面各类证据已趋向一致,护士在执行操作时可参考现有证据。但在对于雾化时卧位、雾化时模式的选择应用方面仍未根据形成统一的观点,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证明。






参考文献

1] 胡威,邓雪琳,李玲,王莹,蒋媛媛.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有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6):894-896.

2] 倪亚珺.影响机械通气患者雾化疗效的因素及规范化护理的研究进展[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6,14(4):420-423.

3] 孙晓云,冯少林,黎晓强.沙丁胺醇雾化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哮喘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2,32(2):31-32.

4] 宋爱华. 30.婴幼儿雾化吸入疗法的护理进展[J].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4, 024(007):4705-4709.

5] 杨美廷.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应用侧卧位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5):108-109.

6][11] 冉碧勤,谭道琼.有创呼吸机不同雾化器位置的气道疗效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4):247-248.

7] 王琳.呼吸机不同参数设置下雾化吸入对呼吸力学指标影响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8:1-61

8] [12]陈斌.雾化器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6):98-99.

9] 孙群,王学湘.不同气道排痰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90.

10] 陈莲芳,徐凌忠.体外振动排痰机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淮海医药,2016,34(2):164-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