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探讨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效果

何贵琼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3月~10月社区进行预防接种的86例小儿,通过数字随机的方法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小儿不良反应率和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家长满意度也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预防接种;满意度

预防接种主要是将人工培育且经处理后的病菌疫苗接种于体内,以产生抗体,取得特异性免疫,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是针对小儿群体应用广泛[1]。因小儿年龄较小,机体尚未发育成熟,易感染病菌、细菌,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而通过疫苗接种后,能够预防流感侵袭,减少慢性病发病次数,对于生长发育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多数家长对疫苗接种知识不了解,再加之小儿无表达能力,导致依从性较差。所以,本次研究将针对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采取护理干预,并对其疗效予以分析,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年3月~10月社区进行预防接种的86例小儿,通过数字随机的方法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对照组43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2:21,年龄范围在3个月~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1.12)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3:20,年龄范围在4个月~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9±1.21)岁。两组性别、年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护理干预:(1)接种前,为小儿建立档案,便于定期筛查和整理,接种前了解、询问小儿健康状况,对小儿以及家长采取健康教育宣讲,告知疫苗接种相关注意事项、重要性以及接种后易引起的症状,加深家长对疫苗的了解,帮助家长疑难解惑,消除心中疑虑。同时,带领小儿、家长进入等候室以及接种室,合理控制室内温度,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在室内安放饮水机、悬挂气球,粘贴卡通海报等,提高舒适度。(2)接种时,仔细检查疫苗批号、单位、型号、有效期以及生产日期等资料,并检查有无破裂、浑浊情况,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根据小儿情况采取舒适体位。接种过程中,注意观察小儿情况,若啼哭不止、乱摆乱动时,应及时安抚,并通过玩具或者聊天等形式,分散小儿注意力,确保疫苗顺利接种。(3)接种后,疫苗接种结束后,采用棉球按压,避免出血、疫苗流出,并告知家长于观察室停留半小时,密切观察小儿情况,若出现异常问题,及时告知医生处理。观察结束后,告知家长2天内禁止洗澡,保证皮肤干净、整洁,注意饮食,若出现不适立即回院检查。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小儿不良反应率和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不良反应率包括腹泻、发热、便结。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总分100分为标准,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标准。满意:分值≥90分;一般满意:分值≤89分且≥60分;不满意:分值≤59分。满意度=一般满意+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2.1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研究组不对照组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

组别

例数(n)

发热

便结

腹泻

不良反应率

研究组

43

1(2.33%)

1(2.33%)

0(0%)

2(4.65%)

对照组

43

2(4.65%)

3(6.98%)

2(4.65%)

7(16.28%)

x2


0.799

2.436

4.761

7.218

p


0.371

0.119

0.029

0.007

2.2两组家长满意度对比

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家长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n)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

43

21(48.84%)

19(44.19%)

3(6.97%)

40(93.03%)

对照组

43

16(37.21%)

18(41.86%)

9(20.93%)

34(79.07%)

x2


2.759

0.111

8.117

8.117

p


0.097

0.739

0.004

0.004


3讨论

小儿属于特殊群体,因机体发育不成熟,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差,易受细菌、病菌感染,不利于后期健康成长[2]。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小儿病菌抵抗力,逐渐对小儿群体采取疫苗预防接种,并取得显著性效果。将抗体通过注射的形式注入体内,能够有效提高小儿机体抵抗力,防止疾病[3]。但由于多数家长对于疫苗知识认识性较低,且小儿尚无表达能力,配合度较差。所以,需在小儿预防接种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积极性。

护理干预主要是针对小儿疫苗接种时,通过接种前、接种时以及接种后三个环节入手,为小儿提供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以有效提高依从性,提高满意度[4]。接种前,告知家长、小儿疫苗知识和接种相关注意事项,加深对接种知识的了解,可有效提高积极性,确保接种工作顺利进行。接种时及时观察小儿情况,针对情绪波动者,通过聊天、玩具等形式分撒注意力,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情况。接种后,密切观察小儿各项生命体征,告诉家长接种后注意事项,能够有效确保疫苗接种有效性,从而提高满意度。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小儿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而家长满意度则比对照组高,数据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既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又能提高满意度,确保预防接种工作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王雪. 心理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 031(004):615-616.

[2]朱爱萍. 小儿预防接种中社区护理干预及护理效果探究[J]. 家庭医药, 2018, 000(003):290-291.

[3]刘霞. 护理干预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 甘肃科技, 2018, 034(002):114-115,135.

[4]郝春荣.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028(02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