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探讨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

高丽萍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实施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治疗措施,分析止血控制效果。方法:实验选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并对6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观察组则为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治疗,分析治疗情况。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输血量分别为(768.5±29.6)ml和(414.5±23.2)ml,对照组为(2351.5±151.2)ml和(1154.5±210.3)ml,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术后住院时间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为(5.1±0.9)d,短于对照组的(7.1±1.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治疗有利于控制产中出血问题,其操作简单,止血效果好,还能控制输血量,具有较好的应用成效。

关键词: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


胎盘前置属于妊娠严重并发症,这也是造成阴道流血的原因,会危及到产妇健康。在治疗上剖宫产手术室终止妊娠的方案,也是抢救前置胎盘大出血的基本措施1】。在治疗中,如何迅速、的止血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实验选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并对6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着重分析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治疗的效果。

1.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在患者选取中可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并对68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在患者年龄上看,最小的26,最大不超过34岁,平均年龄为(30.6±4.2)岁。在孕次上平均而有(2.0±1.2)次。此外,可分为中央前置胎盘和部分性前置胎盘,各自40例和28例。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基础身体情况、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整理,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此外,实验的开展征求了家属的同意,并且报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了批准。

1.2 实验方法

所有孕妇实施硬膜外麻醉,并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下推膀胱,将子宫向着对侧牵引,在剖宫产切口下2-3cm处进针,穿过子宫肌层,缝合肌层组织,穿过阔韧带无血区,打结。

观察组则为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治疗,在子宫提出腹部切口外,下推膀胱,并在剖宫产手术下方3cm出,距离右侧边缘2cm处进针,穿透前壁和后壁。随后在出针处1cm处由后壁再向前壁进行垂直进针,出针后拉紧,打结。相同方法下可进行下端压迫缝合。再接着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将子宫收回腹腔,观察引导流血量,观察有无异常,止血后可关闭腹腔。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出血量观察、手术用时统计以及患者的康复出院用时。

1.4统计方法

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在本次实验中,针对手术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采用计量统计,n表示使用计数资料,其中的计量资料以(x±s)进行表示,然后用t/x2进行数据检验。p<0.05为经过检验后的结果,表示具有统计学检验意义。

2 结果

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输血量分别为(768.5±29.6)ml和(414.5±23.2)ml,对照组为(2351.5±151.2)ml和(1154.5±210.3)ml,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术后住院时间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为(5.1±0.9)d,短于对照组的(7.1±1.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相关情况如表1所示。

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对比分析(x±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对照组

34

58.2±15.2

7.1±1.4

观察组

34

45.3±5.9

5.1±0.9

t

-

5.968

2.147

p

-

<0.05

<0.05







3 讨论

现阶段,我国剖宫产率、高龄产妇人数以及非计划妊娠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在手术中,如何控制术中出血也是治疗的关键内容。子宫下段肌组织菲薄,收缩能力不强,难以控制大出血额,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得到可能,产妇可能面临子宫切除。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导致孕妇死亡。由此,我们必须重视出血问题的控制。

在目前的治疗上有药物治疗、子宫按摩治疗、子宫下段局部缝扎、子宫动脉栓塞等,其均可以对子宫出血进行控制2】。子宫压迫缝合术作为90年代兴起的方案,有利于保持组织器官完整性。而子宫下段前壁贯穿缝合措施能够促使肌组织紧缩,血窦关闭,有效地完成止血。在学者研究中,提出该方式有助于止血,还能尽可能的保障女性的生育功能,治疗成功率高3】。在本次治疗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综上所述,采用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治疗有利于控制产中出血问题,其操作简单,止血效果好,有效控制出血量,具有较好的应用成效。


参考文献

[1]张虹芸. 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J]. 智慧健康,2019,5(25):104-105.

[2]孙荣春,高吉中. 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临床体会[J]. 中外医疗,2017,36(01):55-57.

[3]侯志英. 子宫下段前后壁贯穿缝合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2016,36(1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