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手术室麻醉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负性情绪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心理护理对手术室麻醉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负性情绪的影响观察

徐会

贵州省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贵州 铜仁 5552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手术室麻醉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86例进行麻醉的手术患者为对象,所有的患者随机实施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护理之后总结效果。结果:乙组和甲组护理前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差异不明显,乙组护理后的评分低于甲组。乙组的满意几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5.3%和65.1%数。乙组的不良反应几率低于甲组,分别是4.6%和9.3%,各项数据资料分析可知,乙组的效果明显。结论:针对手术麻醉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的方式,整体上有重要的作用,可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有助于确保患者手术过程的心理健康,值得借鉴和实施。

【关键词】心理护理;手术室麻醉;应激反应;心理负面情绪


近些年来临床手术治疗优势比较明显,在医疗实施中手术室麻醉患者是常见的一种方式,针对具体情况,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指导,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烦躁的情绪。由于患者对手术本身存在一定的恐惧现象,实施适当的护理指导有重要的作用,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很重要,能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为了分析心理护理对手术室麻醉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负性情绪的影响,选择86例进行麻醉的手术患者为对象,所有的患者随机实施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的是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护理之后总结效果。详细的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86例进行麻醉的手术患者为对象,所有的患者随机实施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分别是43例。甲组的男女分别是23例和20例,年龄区间是30-57岁,平均年龄(45.26±0.17)岁。乙组的男女分别是24例和19例,年龄区间是31-58岁,平均年龄(46.28±0.17)岁,对比分析基本资料可知,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数据研究。

1.2方法

甲组的患者实施的是常规护理方式,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和心电情况等,在整个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正常水平。

乙组实施的是心理护理方式,如下:

  1. 术前护理

在术前实施合理的护理指导,告知患者在术前是否会出现突发情况,即使出现突发情况,也不要过于紧张,需要积极配合。在第一阶段对患者的自身基本情况有一个了解,术前讲授一些疾病对应的知识,让患者对疾病和手术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提升认知度,消除自身的紧张感[1]

  1. 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到手术室之后,由于缺少家人的陪伴,可能会存在孤单的现象,加上对手术室的环境不熟悉,必然产生不安全感。在护理阶段需要准备好对应的设备,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操作的压力。此外利用有限的麻醉时间对患者进行开导和交流,在交谈的过程中保持微笑和和蔼的态度,避免在交流的过程中受到伤害[2]

(3)术后护理

患者完成手术之后,身体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的现象,如果出现刀口疼痛的情况,出现严重的情绪不稳定和焦躁等现象,影响到患者的心情,等到患者麻醉清醒之后,可能会担心手术治疗的效果,在术后护理,需要告知患者手术效果,使其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针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举措,使其可迅速恢复。

1.3指标分析

(1)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各项评分情况;

(2)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满意度评分;

(3)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24.0进行计算,计量资料(年龄、病程、疼痛评分)以(5fa1fb355ff62_html_abcb267ac997b10f.gif ±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占比、有效率)以(%)表示,x2检验;P<0.05表示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1. 结果

2.1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各项评分情况

两组护理前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差异不明显,乙组护理后的评分低于甲组,各项数据资料分析得知,乙组的效果比较明显,详细的数据分析如表1:

表1:两组案例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5fa1fb355ff62_html_abcb267ac997b10f.gif ±s)分]

分组

例数

焦虑情绪评分

抑郁情绪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甲组

43

57.52±0.21

46.25±0.18

59.69±0.14

48.78±0.18

乙组

43

59.36±0.17

32.36±0.11

58.18±0.11

40.78±0.48

P值

0.58

0.00

0.98

0.00

t值

7.45

6.78

7.48

6.79

2.2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满意度评分

乙组的满意几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5.3%和65.1%,数据资料分析后可知,乙组的整体优势明显,如表2:

表2:两组案例的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几率

甲组

43

26

2

15

65.1%

乙组

43

38

3

2

95.3%

P值

-

-

-

-

0.00

2

-

-

-

-

7.69

2.3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不良反应情况

乙组的不良反应几率低于甲组,分别是4.6%和9.3%,各项数据资料分析可知,乙组的效果明显,详细如表3:

表3:两组案例不良反应几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恶心

呕吐

不良反应几率

甲组

43

2

2

9.3%

乙组

43

1

1

4.6%

P值

-

-

-

0.00

2

-

-

-

7.58

  1. 讨论

在治疗阶段,手术麻醉之后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现象,出现恶心和呕吐等情况。很多患者对麻醉类知识比较缺乏,手术麻醉前会产生紧张和不安的情绪,针对具体情况,在当前护理阶段需要实施心理上的护理指导,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减少应激反应[3]

在整个护理阶段,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测定,在整个检查阶段,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能保证患者的隐私。对暴露的隐私部位进行保护,麻醉前患者不会出现不安和羞涩等情况,照顾好患者的情绪,通过互动和交流之后拉近彼此的关系。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强化医护人员的配合和治疗,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对手术治疗的信心等[4]

心理上的护理和指导之后能为患者摆脱不良的心理状态,提供全面和优质护理服务,能降低不良反应几率,提高预后效果,必须尽快将心理护理的对策进行落实[5-6]。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对于手术麻醉的案例实施心理护理方式,有突出的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上的护理指导有突出的作用,可行性较高,满足了患者的自身要求,可让其尽快恢复,值得实施借鉴。

参考文献

[1]孙翠兰.心理护理对手术室麻醉患者应激反应及心理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5):28-29+31.

[2]马春,魏丹娜,马贞贞.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J].心理月刊,2019,14(12):60.

[3]李润,王琼,张英.护理干预措施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9):292-293.

[4]刘萍.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8):100-101.

[5]旷四华.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24):172-173.

[6]李歌.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J].西藏医药,2018,39(6):116-118.

作者简介:徐会(1975.10-),女,土家族,贵州印江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