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两种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戴行武

贵州省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贵州 印江 5552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本院行胆囊结石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资料,根据其个人选择划入A组和B组(n=49)。A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B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保胆切除术,比较患者的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患者,A、B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发生2例并发症,B组患者发生8例并发症,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术后12个月A组患者未见复发情况,B组患者术后复发5例,B组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相较于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保胆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较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较低,术后恢复速度较快。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临床治疗;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多使用手术的方式予以治疗。随着现代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技术逐渐在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中使用[1]。临床常见的胆囊结石治疗方式主要包含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保胆取石术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文章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探究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本院行胆囊结石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手术后恢复的情况展开论述,内容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本院行胆囊结石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资料,根据其个人选择划入A组和B组(n=49)。A组男女病患占比是27:22,年龄范围31-75岁,年龄平均数是(48.03±5.01)岁。病程时间在5个月-14年之间,平均时长是(5.59±1.35)年。B组男女病患占比是26:23,年龄范围31-76岁,年龄平均数是(48.11±4.95)岁。病程时间在5个月-15年之间,平均时长是(5.51±1.39)年。两组基线数据对照无显著差距,可以划入两组观察研究(p>0.05)。

1.2 方法

A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脐部上缘切口10mm,建立人工气腹。剑突下3cm与右上腹部肋缘下分别切口10mm、5mm,置入腹腔镜器械。腹腔镜下检查患者胆囊,提拉胆囊颈部,解剖胆囊三角,逐步结扎且切断胆囊管、胆囊动脉。超声刀切除胆囊,剑突下切口,取出胆囊。撤离腹腔镜,解除气腹,缝合切口。

B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保胆切除术,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患者脐部上缘切口10mm,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检查患者胆囊情况,胆囊底部定位。患者右上腹肋缘斜向切口2.5-3.0cm。逐步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一直到患者腹腔,解除人工气腹。患者胆囊处于切口下,胆囊悬吊处理。7号丝线牵引胆囊,电刀牵引线中间切开胆囊底,吸引器吸出胆汁,取石钳将胆囊中结石取出。胆囊底切口位置放进胆道镜,检查患者胆囊中是否存在结石,缝合,撤出牵引线,胆囊送回腹腔,缝合患者右上腹切口。重新建立人工气腹,腹腔镜下观察患者的胆囊情况,患者胆囊形态正常,则撤离腹腔镜器械,缝合切口。

术后两组患者均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评价标准

比较患者的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SSPS 20.0为数据整理工具,t检验计量性数据,计数材料x2计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时间指标比较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患者,A、B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时间指标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后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

A组(n=49)

43.74±6.84

15.17±6.22

3.27±0.36

B组(n=49)

88.37±7.81

36.36±3.31

5.24±0.45

t

13.35

11.93

6.33

p

0.000

0.000

0.000

2.2术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A组患者发生2例并发症,B组患者发生8例并发症,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

表2 术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别

腹胀(n)

碱性反流性胃炎(n)

脂肪泻(n)

发生率(%)

A组(n=49)

1

1

0

4.08

B组(n=49)

4

3

1

16.33

x2

-

-

-

6.98

p

-

-

-

0.000

2.3术后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比较

术后12个月A组患者未见复发情况,B组患者术后复发5例,B组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p<0.05)。详见表3

表3 术后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比较

组别

单发结石(n)

多发结石(n)

复发率(%)

A组(n=49)

0

0

0

B组(n=49)

1

4

10.2

x2

-

-

5.67

p

-

-

0.000

3讨论

胆囊结石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胆囊疾病,且患者多为成年人[2]。胆囊结石的发生与多类原因相关,患者会出现胆绞痛、右上腹部隐痛的症状[3]

腹腔镜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对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保胆取石术,尽管能够保留患者的胆囊,但是患者存在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较高的问题[4]。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其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胆囊壁厚度等密切相关[5]。胆囊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保胆取石术后,胆汁中所包含的大量促成核因子,会致使患者胆囊中结石多发,影响患者身体中甘油三酯的水平[6]。在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上升的情况下,患者体内磷脂生成量会随之下降,形成胆固醇结石。患者胆囊壁厚度增加,胆盐的浓度下降,也会诱发疾病的复发。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患者身体内甘油三酯水平,预防患者疾病的复发。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率较低。

综合上述内容,相较于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保胆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较好,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较低,术后恢复速度较快。

参考文献

[1]刘军辉,李小军.老年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8):2273-2275.

[2]杨玉山,乌云.择期和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6):71+73.

[3]刘进学,吴刚.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4):2474-2476.

[4]李盛,郝洲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105-106.

[5]敖士满,任朝珍.基层医院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20+124.

[6]戴志华.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9):26+29.

作者简介:戴行武(1980.06-),男,土家族,贵州印江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