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再生医疗技术应用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干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探讨再生医疗技术应用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干预价值

伊丽超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31


【摘要】 目的探讨再生医疗技术应用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的临床护理干预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再生医疗技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情况为95%,对照组伤口愈合情况为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中应用再生医疗技术能明显提升伤口愈合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再生医疗技术;糖尿病足;伤口换药;护理干预;价值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糖尿病每年发病人数呈递增趋势。由于糖尿病患者会合并周围血管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随着病情发展,导致足部发生感染、溃烂和坏疽等症状,称为糖尿病足[1]。一旦未控制好病情发展,将导致死亡或致残,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现阶段,临床针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皮炎药物控制伤口感染,但是在换药过程中,会增加伤口感染风险。本文主要在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过程中应用再生医疗技术,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我院就诊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分成对照组40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60.25±4.51)岁,干性坏疽3例,湿性坏疽33例,混合坏疽4例;观察组4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0.84±3.86)岁,干性坏疽4例,湿性坏疽30例,混合坏疽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感染方式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足部清洁,测量血糖,告知患者及家属服药副作用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再生医疗技术护理。包括:①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人员使用再生医疗技术进行换药专业度,直接影响换药效果。因此,在应用再生医疗技术时,应先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让每位伤口换药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再生医疗技术,提升伤口换药质量,预防感染发生。②心理干预。在应用再生医疗技术前,应先向患者详细介绍该技术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对再生医疗技术认知,提升治疗依从性。同时,很多患者在伤口换药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疼痛感,导致换药过程中产生恐惧、抵触心理。在伤口换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转移疼痛感。在治疗过程中,还可鼓励患者,增强治疗信心。③伤口清洁护理。伤口部位较为敏感,在伤口清洁时,动作要轻缓,切忌不能用力过大,给患者带来不适感。使用生理盐水清理伤口分泌物,减去受伤组织,清除干净所有病灶部分后,可插管进行引流,确保伤口保持清洁。伤口清洁禁止使用消毒剂或水溶剂,让伤口保持生理湿润。④再生医疗技术。局部伤口换药主要使用MEBO直接涂于伤口表面,涂抹厚度为1mm,每隔6h重新涂抹1次。在此过程中,可根据伤口分泌物多少增加涂抹次数。接下来采用湿润暴露治疗,直到创面完全愈合。也可在伤口外敷美宝创疡贴,每天换药1~2次。在治疗过程中,应坚持使用一种药物治疗。换药过程中不能更换其他药物。伤口愈合情况良好,应每天坚持使用MEBO涂抹在伤口。坚持涂抹1~3个月,达到生理性原位再生,避免伤口感染复发,提升伤口愈合质量。

1.3 疗效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效果。显效:伤口愈合质量较好,溃疡面出现结痂;有效:伤口愈合质量较好,溃疡面部分出现结痂;无效:伤口溃烂面积增大。伤口愈合效果=(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伤口愈合效果(%)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情况为95%,对照组伤口愈合情况为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愈合情况

对照组

40

18(45.00)

9(22.50)

13(32.50)

27(67.50)

观察组

40

26(65.00)

12(30.00)

2(5.00)

38(95.00)

χ2

-

8.081

1.453

24.821

24.821

P

-

0.004

0.228

0.001

0.001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比较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是指糖尿病患者发生在局部神经异常及下肢远端周围血管病变的足部感染、溃疡或深组织感染。其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综合作用的结果。据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足患者致残和致死率较高,因此需采取积极有效治疗控制伤口再次感染[2]

在伤口换药护理常使用干性愈合护理和湿性愈合护理,虽然能明显缓解疼痛效果,降低感染率,加快血管和肉芽组织形成[3]。但是很多患者在治疗后,伤口仍出现感染,预后性较差。近几年,临床发现在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过程中应用再生医疗技术,不仅能提升伤口愈合效果,还能降低患者疼痛感。再生医疗技术主要是利用肝细胞来修复受损组织,将人工培养的活性细胞置入伤口内,使组织再生,促进康复。且很多糖尿病足患者反应,应用再生医疗技术伤口恢复情况较好,伤口恢复后坚持用药,能使足部组织快速恢复,复发性较低。目前,再生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治疗中,且取得较好应用效果[4]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伤口愈合情况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说明在糖尿病足伤口换药过程中应用再生医疗技术,能促进伤口愈合,提升愈合质量。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换药中应用再生医疗技术能明显提升伤口愈合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张珊.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J].双足与保健,2019,28(05):53-54.

[2]周健.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行为护理干预的价值探究[J].双足与保健,2019,28(05):49-50.

[3]李芝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8):205-206.

[4]单丹丹.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3):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