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对预防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集束化护理对预防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王月娟 解莎莎 石磊

济南市济钢医院 山东 济南 250101

【摘要】目的: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40例。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以集束化护理为主,比较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护理质量。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消毒隔离评分、护理文书评分、病区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都优于乙组(P<0.05)。结论: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并可缩短ICU住院时间、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集束化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效果

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来说,常需机械通气来辅助护理,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其是指机械通气治疗两天后到拔管后两天内出现的肺炎,属于一种获得性肺炎,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分组(双盲法)研究,乙组和甲组,各40例。女32例、男38例。23-76岁,均值55.35岁。患者基线资料P>0.05。

1.2 方法

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压疮预防、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维持电解质平衡、降压降糖等。甲组以集束化护理为主:(1)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小组长由护士长出任,负责指导、监督护理措施的落实,定期召开座谈会,找出、纠正护理问题。给予组员培训,内容主要是吸机相关性肺炎知识、7步洗手法、人工气道护理操作流程等,培训后考核, 合格后再上岗。(2)具体护理措施:(1)气囊护理,监测气囊的压力,维持25-30cmH2O,避免声门分泌物下滑到肺部而引发肺部感染。紧密监测气管,观察受损、坏死等发生与否。(2)体位护理,如无禁忌证,头高脚低位,抬高床头30-45°,脚下垫软枕。根据实际情况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酌情实施背部叩击、肺部理疗。(3)无菌护理,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定期空气培养,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4)营养护理,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检查胃潴留情况,维持肠道内营养,避免细菌移位。(5)口腔护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者做好口腔卫生,口腔护理每天4-6次。(6)气道湿化护理,湿化瓶水温32-35℃,维持湿度60-70%,一人一用雾化器用,并定期更换。

1.3 观察指标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统计两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从消毒隔离、护理文书、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等方面评估两组的护理质量,每项0-100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就越好[2]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4.0软件,(%)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5fa0e9b9e0db3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计量资料,t检验,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甲乙两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ICU住院时间短于乙组(t=10.6042,P=0.0000);甲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乙组(t=11.1265,P=0.0000)。

表1 比较甲乙两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5fa0e9b9e0db3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d]

分组

ICU住院时间

机械通气时间

乙组/40例

15.12±1.48

10.35±1.21

甲组/40例

10.22±2.52

7.52±1.06

t

10.6042

11.1265

P

0.0000

0.0000

2.2 比较甲乙两组的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小于乙组(x2=5.5411,P=0.0186)。

表2 比较甲乙两组的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n(%)]

分组

吸机相关性肺炎

乙组/40例

11(27.50)

甲组/40例

3(7.50)

x2

5.5411

P

0.0186

2.3 比较甲乙两组的护理质量

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甲组消毒隔离评分大于乙组(t=22.6869,P=0.0000);甲组护理文书评分大于乙组(t=16.1804,P=0.0000);甲组病区管理评分大于乙组(t=13.9091,P=0.0000);甲组基础护理评分大于乙组(t=12.7861,P=0.0000)。

表3 比较甲乙两组的护理质量[(5fa0e9b9e0db3_html_199d25296068e7ac.gif ),分]

分组

消毒隔离

护理文书

病区管理

基础护理

乙组/40例

81.32±4.55

83.52±4.82

82.62±6.89

83.52±7.25

甲组/40例

98.12±1.11

97.25±2.36

98.02±1.25

98.33±1.05

t

22.6869

16.1804

13.9091

12.7861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通气功能,但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比如吸机相关性肺炎等[3]。因患者病情比较重、肺功能低、抵抗力差,极易发生感染,加重病情[4]。集束化护理属于预防性护理模式之一,可提供给患者更全面、有预见性的一系列护理措施,避免影响疗效事件的发生,规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5]。本课题给予患者集束化护理,实施口腔护理、体位护理、营养护理、气囊护理、气道湿化护理、无菌护理等,结果为:甲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消毒隔离评分、护理文书评分、病区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都优于乙组(P<0.05)。

总之,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并可缩短ICU住院时间、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裴杰.集束化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9,35(52):147.

[2]王魏.集束化护理对预防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4):685-687.

[3]郎华,王静,李晓婧.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中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5):180.

[4]曾磊,杨萍,王艳, 等.集束化护理方案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现况及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3):25-27.

[5]赵文佳.集束化护理方案对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