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人性化护理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李燕 张荣 董小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肝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2018.05-2020.02期间,随机选取我院100例肝病患者,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人性化护理,统计两种方法运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在肝病患者的护理中,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升护理质量,该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肝病;人性化护理;临床价值


肝脏是人体重要器官,是物质能力代谢的中心环节,一旦出现病变,会威胁患者生命。常见肝病类型有甲肝、乙肝、酒精肝等,病程较长,容易反复[1],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导致其情绪波动大,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肝病患者,临床要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维持预后效果。本文以肝病患者为例,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其中的运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基础资料

研究于2018.05-2020.02期间开展,抽取此阶段肝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参照组),各50例。实验组中,男女患者比例28:22,年龄处于38-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21±0.34)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61±0.75)年;参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26:24,年龄处于39-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8±0.38)岁;病程2-3年,平均病程(2.68±0.67)年;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

    1. 护理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热情接待患者,多给予其帮助,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减轻精神负担。实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做法为:(1)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以温和的语言与患者沟通[2],对其讲解肝病相关知识,并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引导患者参与其中,使其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疾病,有基本疾病认知;对于情绪不佳的患者,要给予其心理疏导,帮助其排解不良情绪,避免刺激的行为,维持其自尊心,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2)饮食指导:由于肝脏的特殊性,对食物分解能力贡献大,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热量充足。患者饮食要合理搭配,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吃多餐,嘱咐其多吃奶类、虾、蔬菜等,不得过量进食,以免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延缓疾病康复[3];(3)疾病护理:指导患者遵照医嘱用药,为其讲解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对年龄稍大的患者,要与其家属沟通,嘱咐家属监督其吃药,保证用药依从性,让患者感受到医院与家庭的人文关怀;护理人员要定期培训,了解人性化护理内容,提高工作热情,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为其疾病康复奠定基础。

    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利用问卷评估满意度,总分设置为100分,分为3个等级,8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60至79分为基本满意,5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

    1. 统计学意义

数据用SPSS24.0计算;并发症与满意度均行x2检验,(%)表示,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并发症比较

从表1得知,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两组并发症分析[n%]

组别

例数

门静脉高压

出血

腹水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

50

0

1

1

2(4.00%)

参照组

50

2

3

3

8(16.00%)

X2





4.0000

P值





0.0455

2.2 满意度比较

表2显示,患者更加满意实验组护理效果,组间差异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

2:对比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50

35

12

3

47(94.00%)

参照组

50

15

25

10

40(80.00%)

X2





4.3324

P值





0.0373

    1. 讨论

    现如今,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人们健康观念逐渐增强,在医疗服务中,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4],关注人的需求与价值,让患者获得精神与心理上的安慰,从而增强治疗效果。肝病在临床比较常见,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对护理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希望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常规护理虽然在临床的运用比较广泛,但其存在一定缺陷,往往忽略患者心理情绪,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内心波动大,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也容易引发护患纠纷。人性化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发展未来,具有人文精神价值,其强调患者的主体地位,通过了解患者内心想法,掌握其心理状态及病情情况,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与常规护理比较,人性化护理增添了许多内容,更加注意护理细节,注重护患之间的关系,在诊疗时,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关爱,从而积极配合[5],提升护理满意度;此模式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其约束自身行为,以高超的技术获得患者信任,不断提升护理效率与水平。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展开人性化护理干预,治疗期间保持健康饮食、消除不良情绪,同时还做好用药指导,可以让患者认识疾病,缓解内心压力。根据研究数据可知,护理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只有4.00%,低于参照组的16.00%;实验组满意度为94.00%,高于参照组的80.00%,由此可见,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更加显著,其有利于增进护患关系,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结合肝病患者的病情与特点,将人性化护理模式用于其中,不仅提升了护理效果,还改善了护理质量,此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高淑凤.早期护理干预对活体肝肾联合移植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140-141.

    [2]徐春梅.乙肝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评价[J].系统医学,2019,4(2):145-147.

    [3]龚海南,欧蓉,黄婷婷等.人性化护理行为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8):60-62.

    [4]朱敏,余蓉,张超群等.人性化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22):295-295.

    [5]郑玲.人性化护理对肝移植患者焦虑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1):2962-2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