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提升老年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优质护理在提升老年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沈莉敏 李琰,张建琴,张艺薇,徐常琴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上海 200120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脑梗塞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实验对象为82例老年脑梗塞患者,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利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结果:在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提高方面,明显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开展优质护理,能够取得理想护理效果。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脑梗塞;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脑梗塞患者脑部血管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分析患者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已有斑块,在血液粘稠、血压下降、血液流速减慢等因素干扰下,在患者动脉内膜中,大量沉积了血液中凝血因子,导致患者形成血栓,阻塞患者血管,可对患者脑部血液循环产生中断效果,从而导致患者发生脑组织缺氧缺血[1],导致患者出现脑组织坏死情况,在患病人群中,老年人居多,应为患者提供对应治疗以及护理。本组选择82例患者,研究了老年脑梗塞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选择老年脑梗塞患者82例,均知情入组,随机法分组,观察组数据:41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区间是62岁至99岁,中位年龄90.5岁,对照组数据:41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0例,年龄区间是61岁至98岁,中位年龄90.0岁。比较二组患者资料,P>0.05。

1.2方法

利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护士应做好患者病情观察、入院指导以及环境干预等常规护理服务。

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1)健康教育。护士可利用科普手册、讲座、面对面宣教办法等,为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内容涉及治疗方法、发病原因、注意事项等,护士应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将患者内心疑虑有效消除。(2)心理干预。待患者入院,护士应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住院环境、制度以及设施等,将患者陌生感明显减轻,护士应积极沟通患者,了解患者性格、家庭以及社会背景等,促使护患关系和谐,将患者信任护士程度加深。对于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来说,为患者提供情绪干预及安抚,利用心理疏导、心理暗示等办法,告知患者情绪愉悦对疾病的积极影响,确保患者情绪稳定。对于处于病情稳定期的患者来说,护士应积极沟通患者,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充分掌握,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开展个性化干预,为情绪暴躁患者介绍坚持康复训练重要性,确保患者循序渐进开展康复训练,若患者情绪过于悲观,护士应积极沟通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安慰患者,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为患者介绍成功案例,组织病友会,对康复训练心得进行分享以及讨论,将患者治疗信心重建。若患者容易发怒,治疗期间,护士应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发泄情绪,告知患者情绪稳定的作用,引导患者培养积极爱好[2],将疾病关注度明显下降,对不良情绪进行明显改善。(3)康复训练。对于患者来说,在患病之后,下降了自理能力,部分患者甚至丧失自理能力,加重了患者家庭负担,因此,应加强患者康复训练,围绕患者洗漱、穿衣以及进食等基本行为,开展相应训练,告知患者穿宽大以及舒适衣物,在训练过程中,指导患者训练患侧,然后过渡至健侧,将穿衣动作完成,在洗漱过程中,指导患者使用健侧肢体、配合患侧来完成。护士应根据患者病情以及治疗情况,为患者开展早起被动训练[3],然后开展主动训练,从床上运动开始,逐步过渡至床下活动,对患者训练效果评估工作进行强化,遵医嘱为患者实施训练方案调整。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护士应指导患者规律作息,为患者开展针对性康复训练,训练期间,鼓励以及支持患者坚持。

1.3效果分析[4]

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利用SF-36评分表、自拟问卷来完成数据统计。

1.4统计学办法

根据SPSS22.0统计学软件来完成X2以及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对比对照组,在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提高方面,明显观察组更优,P<0.05。

1 二组数据对比

组别名称

精神状态(分)

躯体疼痛(分)

活力(分)

生理职能(分)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84.6±3.6

83.5±3.2

83.6±4.4

84.6±3.2

40(97.56)

对照组

77.1±3.2

78.1±3.2

72.5±3.3

77.1±3.2

30(73.17)

t值/X2

9.9703

7.6404

12.9226

10.6117

9.761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不断加快,临床越来越常见老年脑梗塞患者,病情危重,由于患者各项身体机能降低,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患者预后严重不良[5],患者在疾病发作后,存在语言、神经、吞咽等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此,加强患者护理干预,十分必要。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重点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做好患者心理干预及治疗,加强患者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循序渐进,不断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促使患者生活质量相应提高。另外,护士应不断优化护理服务内涵,为护士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理想的护理服务打下基础。

临床实践证实,老年脑梗塞患者开展优质护理,高效可行,可促使患者护理效果及质量均明显提高。

分析本组数据获知:在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提高方面,明显观察组更优。

综合以上得出,老年脑梗塞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促使患者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胡南燕. 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6(18).

[2]李宏, 刘彦, 赵丽,等. 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 健康之路, 2018(6).

[3]王玉霞, 樊静.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19(7).

[4]李美, 汪静.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13):156-157.

[5]刘芳.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22).